王金花
摘 要:在初中教學中,物理學科屬于重要內容,能夠培養學生好奇心,促進綜合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隨著課程不斷改革,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在作業編寫中也發生變化,本文將結合傳統教學優勢與先進教學方法,研究與改革各環節,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促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關鍵詞:物理教材;初中;人教版;作業設計;作業思考
當前,在初中教學中,物理學科符合當今社會需求,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應用性,物理學科教學有助于提升邏輯思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在新形勢下,人們更加重視物理教學,做好教學工作成為初中教師必要工作[1]。在新教學大綱中表示,課程改革的實施存在機械訓練、死記硬背、接受學習現象,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想提倡學生樂于探究、主動參與、勤于動手,并培養學生的搜集與處理信息能力,分析與解決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能力。教材作業歐威物理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合理設計對學生的綜合成績具有重要意義。
1、教材作業在設計和教學中困惑分析
(1)教材作業題和中考題間存在較大差異
我國在課改以后,中考物理題的題型包括填空題、選擇題、簡答題、做圖實驗題、綜合應用題紅,且中考題重視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與問題的解決能力,考題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對社會的熱點、難點問題十分注重,尤其是相比于課改前,計算題難度降低,但在分析物體過程、使用知識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相比于教材習題與知識點綜合,其難度增加,因此僅僅要求學生練習課本中習題無法滿足中考要求。基于此,教師另辟蹊徑,為學生尋找很多習題訓練,學生也購買大量練習資料,以便應對中考。
(2)部分作業題具有較大的實施難度
在農村初中學生中,多為留守兒童,受到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的影響,為了確保學生的生命安全,多采用封閉管理,這就意味著學生無法隨便走出校門,只有在放假時才可走出。項調查研究指出,在設置作業類別中,實驗題約占13.91%,科學小作文與調查報告約占3.25%,調查查閱資料題約占8.88%,以上三類題型在作業總量中,約占26.40%。農村初中生無法走出校門,也便無法完成實際調查與社會實踐,教師也需結合實際情況降低作業題要求,其完成質量無法達到滿意效果。
2、物理作業設計的思考
(1)促使學生的說理能力訓練不斷加強
研究調查顯示,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在編排練習題時,觀察說理簡答題約占40%,當前,在多個城市的中考中出現簡答題,題目難度較小,但學生很難得分,得分率約為30%-40%。簡答題具有內涵豐富、取材廣泛、設計巧妙、立意新穎、能力要求高、思維容量大等特點,然而初中生在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方面較為欠缺,這就使得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出現疑惑,知道如何回答,但采分點尋找不準,不具有清晰的答題思路,這就使得在回答問題時出現本末倒置,東拉西扯,無法將論點與論據抓住,在回答問題時存在較強隨意性[2]。因此,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改革課堂教學,確保學生成為課堂主人,由學生多發表意見,并提出個人疑問,進行討論交流,促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判斷能力不斷提高。
(2)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
縱觀近年來學生的中考答題情況,學生在計算能力方面有所下降。在物理教材中,運用基本公式解題的約占17.16%,隨著我國新課改的實施,計算題在量方面有所減少,在難度方面也明顯降低,這就使得學生在計算題內解放。然而,盡管計算難度降低,仍然應當培養學生計算能力,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展一定量運算題訓練,才可確保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可促使學生的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有效提高。由此可見,在物理教材中,計算練習所占比例應當提高,可有效避免教師備課過程中尋找資料,很難把握習題難度,對教學效率產生影響。
(3)訓練學生解答綜合題
在物理教材練習題中,均涉及到本章節知識內容,知識點太過于單一,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解決問題能力[3]。有教師則表示,教材應當在章節學完以后,增加綜合性練習題,結合本章節知識與之前所學知識,促使學生的知識把握系統性明顯增強。在編寫習題時,應當與學生生活實際盡量聯系,包括社會難點問題、熱點問題等,與現代科技發展相聯系,確保練習過程中,學生能夠鞏固知識,并了解科技、生活與社會。除此之外,教師在對學生開展訓練時,需提供合理尺度與標高,將學生與教師由題海中解放。
3、總結
在教學的不斷改革中,教師應當有機結合傳統教學優勢、先進教學方法,促使備課、教學、輔導、考試等環節改革與研究不斷加強,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促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宋偉,李炎,張麗萍等.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思考與討論"欄目的分類及教學功能[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8,36(1):18-19.
[2]曲志敏.大數據時代下的初中物理作業設計[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7,24(8):39-40.
[3]周培強.基于優化初中物理作業設計的幾點思考[J].求知導刊,2017,(27):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