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蓮
摘 要:文章理論結合實踐,闡述了供電企業在線損管理中從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兩方面采取多種措施,進行降損,全面提升線損管理水平。
關鍵詞:管理措施;技術措施;降損;線損管理;無功補償
線損率是電力企業的一項重要經濟技術指標,是電網規劃設計水平、生產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開展節能降損工作不僅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而且直接影響企業長期、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
1 線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線損管理中,我們雖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節能降損方面還存在如下問題:(1)對用戶諧波的治理力度不夠。個別線路諧波污染嚴重,造成電容器無法正常投切,且損壞嚴重,而諧波的徹底治理費用太高,給電壓無功管理帶來很大的障礙,另外由于缺乏諧波治理的專業技術人員,致使在諧波測試、比對、抑制、處罰上不能有效地開展工作。諧波對電網的污染不僅影響了電壓質量,而且還增加了電能損耗。(2)節電產品的質量、壽命、價格已成為節電工作的瓶頸,部分節電產品“節能不省錢”的事實,使用戶使用節電產品的積極性不高。(3)經費預算撥付制致使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或社會團體節電減預算。這種制度實際上是鼓勵了浪費,再加上公職人員的節電意識不強,使得節能工作在上述機關不能很快取得實效。
2 降低線損的方法
2.1 業擴管理中的降損設計和防竊電
2.1.1降損設計一個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電網及科學合理的設備選型是降低電網技術(理論)線損的基礎。但作為農村電網來說,具體到一條供電線路,負荷的增減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1)嚴格業擴工程的勘測設計。由公司營銷部牽頭,生技部、調度中心全面參與,從各角度嚴格把關。在有較大業擴工程進入電網前進行潮流計算、無功優化和理論線損計算,找出電網存在的薄弱環節,明確建設、改造的重點,提倡設備選型適當超前、負荷側優于電源側的設計思路,盡可能降低線路損耗。(2)嚴格配電變壓器型號選擇,降低變壓器損耗。早在1998年,國家計委、科委、機械工業部就聯合下發文件,要求推廣低能耗變壓器,1998年年底前停止生產、安裝及使用SL7和S7系列變壓器,改用S9系列變壓器。(3)對專用變壓器無功補償裝置要同時設計、同時安裝、同時投運。推廣無功自動補償裝置,根據無功負荷或功率因數的變化分組自動投切,盡可能減少線路無功損耗。
2.1.2防竊電對于竊電問題要立足于防范在前,查處、打擊在后的原則,防范竊電是我們在業擴過程中必須要做的。(1)在確定供電方案時,要根據用戶報裝容量盡可能采用高供高計、全電子多功能電子式電能表、主副2套計量裝置,以增加竊電難度。(2)在選購計量裝置時,必須由計量管理中心選定有較大規模和相應生產資質的企業供貨,盡量選用防竊電功能強的產品,且經計量檢定合格后才能使用。在投運前用戶不能與生產企業接觸,防止用戶與生產企業勾結,在計量裝置上做手腳,比如在組合互感器或電能表內部加裝電阻、開關、遙控裝置等。(3)在計量裝置安裝時,要盡可能采取防竊電安裝方式,表前線路盡量采用鎧裝電纜或套管防護,不能有開關和接頭,進出線要盡量簡單明了,減少迂回和交叉。
2.2 適應竊電技術新變化,提高反竊電能力
2.2.1常見的竊電手段傳統的竊電方法有:改動或短路計量裝置的電流線圈,通常是在電能表內部或外部用導線將電流線圈短接;斷開電壓連片或在電壓線圈上串聯分壓電阻;改變相線、中性線進出線;將電能表進線端的中性線斷開并將其隱蔽;更換計數器齒輪或將計數器齒輪的部分齒去掉;繞越計量裝置竊電。這些竊電方法比較低級原始,容易防范。近幾年,竊電分子的手段和方法不斷更新,或在原來的竊電方法上改進,或應用上了遙控、電子眼等高科技。(1)利用強磁場使電子式電能表反轉。(2)在驅動電子式電能表計數器電動機的接線上加裝電阻或遙控開關,使其少計數或不計數。(3)斷開變壓器中性線,不動計量箱,在計量箱以上將中性線斷開后塞入PVC管內。有的打開扣在變壓器低壓套管上的計量箱甚至同側的高壓套管,在變壓器箱體內將中性線斷開,然后在控制箱內將中性線接地,加裝自制裝置后將中性線送回計量箱,利用該裝置控制電能表數據采集。
2.2.2加強反竊電的措施(1)與電能表生產廠家合作,對不防磁的電子式電能表進行改造,加裝防強磁裝置和防諧波裝置;新裝用戶選用有液晶顯示的單相電子式電能表或三相多功能電子式電能表。(2)選用新型防偽帶統一編號的鉛封,加強對封印、封鉗的管理,指定專人負責,領用有記錄,封印編號、領用時間、用戶名、安裝位置全部輸入微機,用電稽查人員現場重點檢查封印并與微機存檔數據進行比對,發現開啟、偽造等異常情況,保留證據后在用戶在場的情況下作進一步檢查,確定竊電方式、計量差錯,固化證據。
2.3 積極應用新技術,提高降損科技含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降損節能新技術在電網中的應用更加廣泛。比較成熟的有:遠程抄表技術、線損在線檢測技術、無功優化技術等。通過遠程抄表系統在線電力數據,進行電能量統計,完成從35kV線路到10kV線路的多層線損計算,利用功率曲線、電壓曲線、功率因數曲線對線損進行分析,杜絕功率因數超前或者低于0.85引起線損增加;發現兩相電流不平衡或者有失流現象及電壓互感器失壓或者有失壓的表計,及時解決,避免電能量損失;監測線路需量,為供電線路配置合適變流比的電流互感器,保證其正常運行中的實際負荷電流達到其額定值的60%左右,至少應不低于30%,防止因負荷過大或過小造成電能損耗;利用遠程抄表系統完成變電站母線電能量周、月的平衡率計算,確保母線電能量平衡率在合格范圍內;系統投入運行自動讀取相關數據并加以分析,使計量管理、線損管理和用電營業管理更加高效、簡捷、準確。
3 結束語
在國家電網公司大力倡導精益化管理和“三節約”的今天,降損節能更顯其核心價值和現實意義。我們堅信:隨著科學技術和設備水平的不斷發展,將有更多更先進的手段和方法來防范竊電、降低線損和提高線損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倪建立,馬放瑞,等.農村電網節能降損與自動化實用技術[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6.
[2]金東邑,楚長玉.現代用電管理實用手冊[M].當代中國音像出版社,2016.
[3]賓林.電力行業線損管理及降損措施手冊[M].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15.
[4]趙全樂.線損管理手冊[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