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桂平
乳腺癌是女性朋友身上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一旦被確診為惡性腫瘤,通常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今科技的不斷發展,手術的成功率也大大提升。但是手術成功,并不代表患者就完全康復了。臨床發現,復發和轉移的病例也常會發生,這就是沒有做好術后護理而導致的。由此可見,乳腺癌的術后護理也十分關鍵,那么如何進行術后護理呢?本文就帶您一起了解乳腺癌的術后康復護理。
1 飲食護理
1.1適度飲食,控制一定的飲食量
乳腺癌患者術后切記暴飲暴食,這樣不僅會造成營養過剩、肥胖等現象,更加不利于術后身體的恢復。雖然術后病人身體虛弱,身體流失了過多的養分,但是補充時也要注意把握好一定的度。在術后恢復的飲食中,要保證身體所需的營養基礎上,有節制地飲食,不要過量,不然會給身體帶來更多的負擔,使恢復的情況受到影響。
尤其不要吃太多的肉食,因為肉食中含有飽和脂肪酸,這會使手術復發的危險性增加。此外也不能過度服用營養補充劑,過量補充也會產生一些副作用,甚至也會加重病情。
1.2飲食要考慮治療的相關情況
乳腺癌患者在術后應該積極進食,及時補充營養,充足的營養能夠促進機體的恢復,傷口愈合的速度也會加快,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一些患者在放療和化療之間,治療會使患者的食欲不振、味覺變得不靈敏,有時也會出現惡心、嘔吐等現象。此時身體上的巨大痛苦,就更需要用飲食來得以緩解,患者要以頑強的抑制克服手術帶來的不良影響。在飲食上,可以嘗試吃一些比較容易消化,而且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米湯、藕粉、酸奶等。
2 康復鍛煉
患者進行乳腺癌手術后,患者的家屬應該及時引導患者進行康復功能鍛煉。因為術后患者的肢體一般會出現水腫,及時而正確的康復鍛煉,能夠幫助患者保護身體,家屬也能監督患者,保證她們的譬如不會被抓破,而且要避免患者操拿重物。
術后的前兩天,患者可以嘗試活動活動前臂和肘關節,進行每組重復10次的屈伸運動,每天大約進行5組左右即可。術后的2-3天,患者可以嘗試屈肘屈腕練習,以及座位屈肘等,每組10次,每天進行5組。術后的5-7天,用患肢手觸摸同一側的耳部和肩部,并且進行肩關節的抬舉練習。術后的7-10天,患者需要將患肢上舉,練習“爬墻”動作。手臂盡量向上伸,伸到最高處時,需要停留4秒左右再放下。
功能鍛煉想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效果,患者就需要堅持大概半年左右,而且前3個月的功能訓練對患者的術后康復十分重要。
3 心理護理
一般患者術后恢出現很多的心理問題,而家屬又與患者最為熟悉,陪伴時間也最多,所以很容易發現患者的心理問題。一部分患者也會向家屬吐露心聲,比如一些心理上痛苦焦慮的想法。因而家屬在乳腺癌患者的術后心理護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屬不僅要給予患者基本的生活照顧,更要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疏通和開導。必要時也可以尋求專業心理醫師的幫助,鼓勵和引導患者接受相關的心理治療。而且要讓患者了解術后帶來的并發癥、后遺癥等,能夠對這些問題有積極的理解,并能坦然接受這些現實,從而使其打消對心理治療的抵觸心理。
患者術后心理上常常會表現出抑郁、痛苦、暴躁的行為表現,家屬應該充分理解患者此時的心情,并能通過一些方法去緩解病人的痛苦、煩躁情緒。比如可以從思想上和精神上安慰患者,鼓勵患者能夠正確地面對接下來的生活。家屬的開導能夠幫助緩解患者的消極情緒,患者才能逐漸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緒,身心的痛苦也能在積極的情緒中得以緩解,患者術后的康復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4 生理護理
在經歷乳腺癌手術后,通常因為各種原因,患者有可能會出現胸腔積水、傷口感染等情況,這也就需要家屬及時地進行傷口的護理。家屬在家中,應該密切留意患者的脈搏、血壓、體溫、呼吸等正常生命體征的變化狀況,及時觀察患者手術部位的創口,以及滲血、出血的情況。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進行護理,必要時還應去醫院就醫。
患者在術后的頭幾天如果出現創口疼痛、低熱等現象,都是比較正常的,不必過于擔心。這通常是由于手術的創傷引發的,可以不用處理。但是如果傷口疼痛難忍、高熱,創口局部滲出液體等現象,這就可能是產生了術后感染,此時應該及時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術后如果患者的恢復情況比較不錯,就可以進行簡單的活動,來幫互助傷口更好地愈合。而且能夠使術后的并發癥大大減少,讓患者能夠盡可能早地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家屬如果發現患者的傷口出現潰爛或是流膿,也需要引起注意。可以先用雙氧水進行消毒、清洗,然后定期到醫院換藥,讓創面逐漸愈合。患者這段時間也最好不要去洗澡,使得傷口發炎處保持干燥。如果潰爛和流膿現象較為嚴重,可以常會上服用一些消炎藥,像阿莫西林膠囊、頭孢拉定膠囊等藥物。
最后,患者在日常起居中也要注意,盡量少去公共場所等人多的地方,因而術后患者身體一般比較虛弱,人多的地方就容易引起術后感染。女性患者也要注意不要穿過緊的上衣,像內衣、吊帶等,都不宜過緊。總之,乳腺癌的術后護理只有堅持了上述幾點護理措施,患者才能夠更好更快地康復,盡早過上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