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腦出血指的是排除外界影響的基礎上出現的腦部血管破裂現象,腦部出血量占據腦部的30%以上,并且死亡率較高。腦出血的發病時間較短,一般而言出現發病現象與死亡時間間隔較小,一旦不能夠進行良好及時的救治會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
1 腦出血的臨床表現
腦出血的發病人群基本上是老年群體,在發病的過程中主要集中在季節交替和溫度交替較為明顯的時候?;颊甙l病的狀態基本上是動作較大、心情變化極為明顯、受到冷熱交替影響的狀態在。腦出血的發病沒有具體的征兆和前期表現,患者在發病的早期階段會出現頭痛、嘔吐、血壓升高情況,在發病一段時間之后則會意識障礙、腦出血數量不斷提升、昏迷等。
運動障礙和語言障礙。指的是患者出現了明顯的意識不清醒的情況,語言比表達和肢體動作難以與患者的主觀意識相匹配。患者的四肢動作不協調,難以自理。
嘔吐。腦出血患者的嘔吐現象較為明顯,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爐內壓力較大,腦膜難以承擔壓力,進而引發嘔吐。
意識障礙。患者出現意識障礙的主要影響因素是腦部出血的數量,出血量較多,意識障程度較深,出血量較少,意識障礙也會在短時間內恢復。
眼部障礙。眼部障礙出現的原因與患者的嘔吐現象之間具有明顯的關系,當腦部承擔的壓力較大,患者的眼部障礙也會逐漸加深,視覺模糊。
2 腦出血的治療方式
腦出血的治療形式基本上是臥床靜養,能夠保證充分的休息和實踐,進而降低患者腦部的壓力,使用靜養、休息的形式降低患者的血壓水平,進而能夠避免患者病情出現惡化和反復,降低患者的患病死亡率,提升患者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患者發病之后的三周內應當保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時間,切不可出現情緒的明顯變化和波動,患者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專項護理人員記看管,一旦出現突發情況及時就醫。
患者應當攝入充分的水電解質,這一指標能夠按照患者的排尿數量計算,當患者出現明顯的發熱、盜汗、嘔吐情況,應當保證患者的血壓在5—12mmHg左右,避免出現水電解質失衡現象。并且及時補充患者身體中的微量元素,保證患者的身體技能恢復。
患者的血糖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可,應當保證在6—9mmol/L左右最佳。
當患者的頭痛情況較為明顯的時候,可以征求醫生的意見適當使用止痛藥緩解患者的病情。一旦患者自身的情感變化較為強烈,應當適當使用鎮靜劑,避免影響患者的病情康復。
由于腦出血患者在發病的過程中腦部壓力較大,應當在診療期間適當降低患者的腦部壓力,通常情況下在患者接受診療之后的3—5天腦部的壓力就能夠出現明顯的降低,并且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中。一旦患者的腦部壓力較大,應當加以診療和控制,進而避免患者病情受到影響。
以上的診療方式應當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酌情考慮,而面對發病較為嚴重的患者應當及時使用手術治療的形式,避免病情出現嚴重的惡化,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3 腦出血的康復治療
醫院應當建立專項的診療康復小組??剖易o士、護士長、管床醫生、科室主任各一名,組織所有組員接受專業康復護理路徑培訓。
專項護理人員應當提升自身的護理意識和方法。生命體征不穩定的患者,給予其入院介紹,要求患者絕對臥床,若患者處于腦水腫高峰期則要將患者頭部抬高15至30度,擺放良肢,給予患者小墊子保持正確功能肢位,促進骨盆帶和肩胛帶恢復,避免患者墜床、跌倒,嚴格根據醫囑給藥,給予患者皮膚干預和生活干預。針對體征和病情穩定、腦出血1至2期的患者,給予肢體康復的相關知識教育,并開展早期肢體康復訓練,給予患者患肢按摩和被動活動,觀察患者的電解質平衡、出入量、尿量等,避免并發癥,要求患者絕對臥床,給予飲食和心理干預,保證患者順暢排便。針對腦出血3至4期患者,給予患者康復訓練,如關節活動、橋式運動、床上翻身等,從被動逐漸進展為主動訓練,避免誤用、過用,保證患者病房環境安靜和休息質量。針對腦出血5至6期患者,給予患者站立、行走訓練,指導患者進行精細抓握和日常生活活動,協助患者使用輔助工具,促進患者身體機能的有效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