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霞
醫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生的噶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處于潛伏期的感染。一旦發生醫院感染,不僅患者的住院天數會延長、醫療費用會增加,其康復速度也會受到延誤,現已成為一個受到廣泛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在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在為患者提供病情觀察、健康教育指導等護理服務時均需與患者進行密切接觸,所以,護理人員更應該積極參與到醫院感染防控當中。
1 醫院感染管理需要護理人員參與嗎?
護理人員在醫療機構工作人員中的所占比例約為三至四成,并且醫院中的各個部門均分布有護理人員,護理人員的具體工作內容涉及到醫院工作中的各個流程,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一家醫院的基本服務質量。將連續的高質量護理服務提供給患者、盡可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復是護理人員的根本工作目標,急救護理、專科護理、基礎護理、重癥護理等均為護理業務范疇,一名患者在醫院的24小時均享受著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與護理質量和患者的安全、醫院的工作效率、醫院的醫療質量關系密切,消毒隔離技術也是一名護理人員所必須具備的技能。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貫穿在各項護理活動中,兩者密不可分。
2 醫院感染管理中護理人員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呢?
2.1教育者角色。在醫院感染預防工作中,許多患者和患者家屬會十分依賴護理人員,自身并未形成正確的醫院感染主動預防觀念,感染風險較高,此時護理人員需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通過健康宣教等方式鼓勵患者及其家屬主動參與到醫院感染管理當中,增強其主動預防感染的能力。
2.2管理者角色。護理人員應該以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中相關內容的具體差異為依據,從手衛生、無菌技術、一次性醫療用品使用、職業防護、消毒隔離、抗菌藥物使用、傳染病預防幾個方面入手,建立起相應的管理機構,并對管理方法進行持續的改進,調查統計本科室抗菌藥物的應用情況、增強自身手衛生依從性、嚴格執行物品清潔消毒工作、規范處理醫療廢物、提升自身防護意識、督促指導多重耐藥菌預防與控制等等。使醫護一體,院感預防、控制措施得到更好的貫徹落實。
2.3監督者角色。護理人員應該定期檢查醫院感染控制工作,在發現問題時立即進行完善與改進,并在檢查監督時通過設立獎罰制度、簽署責任書等方式來增強自身感染管理意識和責任感。同時,護理人員要善于就個別案例展開討論和總結,不斷加強自身專業知識,以更好提升醫院的整體院感管理水平。
3 護理人員參與醫院感染防控時應做些什么?
首先,護理人員應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加強無菌觀念、確保正規操作,只有這樣才能使醫院感染得到更好預防與控制,保障患者與自身安全;其次,護理人員需加強對醫院感染相關知識的學習,明白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的重要性,不斷開拓視野、更新自身知識儲備,提升自身醫院感染預防能力;最后,護理人員應該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對醫院感染進行預防,如抓好護理人員洗手關、嚴格遵守消毒方法、加強侵襲性操作管理、患者床單元定期通風換氣、患者被褥定期拆洗、每日更換吸氧用濕化瓶、定期檢測高壓滅菌器效果、使用前認真檢查一次性醫療用品包裝和有效期、規范處理醫療垃圾、引流管護理操作時戴乳膠手套、限制探視、特殊感染者隔離且物品專用、積極為患者開展健康教育等等,以使醫院感染得到有效的預防和控制。
總的來說,可導致醫院感染發生的因素有很多,護理人員必須參與到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中,護理人員應該充分掌握臨床感染動態和各種臨床指南,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對感染預防與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正確判斷,充分發揮自身在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中應有的作用,積極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和散播,在確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時提高醫院的整體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