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怡
腔隙性腦梗死是指發生在大腦深部白質及腦干的小灶性直徑在0.5~15毫米的缺血性梗死,最大直徑不超過20 mm。也稱為腔隙性卒中,占缺血性卒中的25%。腔隙性腦梗死的病因包括繼發于高血壓、血管炎、動脈硬化玻璃樣變和淀粉樣血管變性所引起的微動脈粥樣硬化、脂質透明變性、纖維素樣壞死。但是大多數與高血壓有關。腔隙性腦梗死占腦梗死的20%至30%。
腔隙性腦梗死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中更為普遍,男性多于女性。多在白天活動中發作。高血壓患者的腔隙性腦梗塞風險比普通人增加了8倍,吸煙者為5.6倍,糖尿病患者為1.3倍,定期進行適度運動的風險降低了60%至70%。心臟病不是造成該病的危險因素。腔隙性腦梗死多為急性發作,其中一些為漸進性或亞急性。少于20%的患者以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形式起病,持續超過幾個小時,尤其是24小時以上的患者應考慮該病。它起病緩慢,并逐漸加重臨床癥狀,大多數沒有頭痛,嘔吐和意識障礙等癥狀,其神經系統癥狀有限,常有單純運動性偏癱,面部或舌頭麻痹或簡單的感覺障礙等癥狀失語癥為臨床癥狀。顱骨的CT掃描中可見2-20毫米的低密度病變。
導致腔梗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壓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這是由于腦深部腦動脈管腔阻塞引起的梗塞。第二大原因是微栓子,當身體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潰瘍脫落時產生。第三個主要因素是糖尿病,它可以引起小血管損傷。
腔隙性腦梗死的臨床癥狀不明顯,經常被患者及其家屬忽視,無法及時發現和治療,因此很容易引起廣泛性、多灶性腔隙性腦梗死并促進腦血液流量減少,會影響腦細胞功能并導致智力下降,而智力下降的程度與腦血流量下降相一致。腔隙性腦梗死應盡早治療,否則反復發生深部小動脈阻塞,病情會逐漸加重,逐步發展,智力逐漸下降,最后導致腦血管性癡呆。
這種疾病是嚴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過去,通常僅通過神經系統檢查,腦電圖,腦血管造影和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來確認診斷。近年來,隨著CT和核磁共振技術的廣泛應用,診斷率大大提高。腔隙性腦梗死多發于腦血管深部穿孔分支。如果一個人患有腔隙性腦梗死,則意味著該人的腦血管硬化程度非常嚴重,這表明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復發其病,而且發病次數還會越來越多。盡管腔隙性腦梗死通常是一種輕度的臨床疾病,大多數患者都能康復。但是,患者應充分注意這種疾病。腔隙性腦梗死通常是高血壓腦動脈嚴重硬化的征兆,是更大和更多次中風的先兆。如果不及早進行預防和治療,將威脅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
如何預防腔隙性腦梗死?首先,應治療高血壓以利于及早發現和合理治療。定期進行血液流變學檢查,觀察血液粘度的動態變化,積極治療高脂血癥和高粘滯血癥。有效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一旦出現腔隙性腦梗死癥狀,就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立即去醫院明確診斷,以便及早采取及時,適當的治療措施。
糖尿病患者應嚴格控制飲食并堅持降糖治療,以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定期檢查血脂,血脂異常的患者應進行血脂調節治療。定期進行血液動力學測試,血液粘度高的人需要服用少量的阿司匹林。
定期進行心臟檢查,特別注意心臟功能和心律不齊的變化,改善心臟血液供應,并預防冠心病。對于突然的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遺忘,視力模糊,面部刺痛和其他癥狀,應保持警惕并盡快去醫院進行CT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早期治療。同時,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憤怒和沮喪等不良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