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翠華
痰液是人身體內產生的一種分泌物,主要是產生于氣管、支氣管和肺泡三個部位。在臨床醫學上,對其進行檢驗有三個方面的目的,第一,基本診斷由呼吸系統所產生的疾病;第二,確診部分呼吸系統類疾病,主要是與肺有關的疾病,例如:肺結核、肺吸蟲及肺癌等疾病。第三,判斷患者的治療情況。以下我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與痰液檢驗相關的問題。
1 痰液檢驗及標本采集
痰液是肺泡支氣管及氣管當中的一種分泌物健康人的痰液量一般非常少在正常的情況下,支氣管黏膜腺體盒子杯狀細胞能夠分泌出少量的粘液,使呼吸道黏膜始終保持濕潤的狀態下,在病理情況之下呼吸道的粘膜與肺泡在受到刺激之后,會使粘膜充血、水腫導致漿液滲出,增加粘液的分泌量,各類細胞、纖維蛋白的滲出物與粘液吸入的灰塵,以及某些組織壞死物等混合之后形成痰液的成分非常復雜,它是有95%的水分與5%的灰塵加上蛋白質等物質構成痰液檢驗。對于呼吸系統類疾病,例如:肺結核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及愈后的判斷有著重要的價值。痰液檢驗通常有一般性狀檢驗顯微鏡檢查,微生物學檢查以及免疫學檢查等。
第一,采集方法痰液標本的采集方法是按照檢查的目的與患者的情況來決定,主要有自然咳痰法、霧化蒸汽吸入法、氣管穿刺吸取法,以及一次性吸痰管法,其中常用的方法是,自然咳痰法,該種方法是讓患者進行自然的咳痰在清晨時留取并使用清水,反復漱口三次,從而將口腔當中的細菌清除掉,無談者可以使用,加溫到45攝氏度左右的10%的鹽水霧化進行吸入將痰咳出來之后,立即放入到通過消毒且干凈的痰咳之內,將蓋子封存放好,立即送到檢驗處進行檢驗
第二,注意事項,采集痰液時必須要注意三個環節,也就是所保留的痰液標本,必須是要從肺部內咳出,且混入唾液、漱口水、食物的痰液務必要保持新鮮度,而且是要在痰液采集的前一天晚上的10點之后開始禁食。
2 一般檢查
一般檢查主要是基于觀察痰液的顏色及性狀兩個方面,從而正確地判斷出患者的疾病類型,基于顏色的角度而言,通常情形下,正常人的痰液主要是呈現出無色或者是灰白色,若是痰液呈現出其他的顏色,便表明已經出現了某類疾病,若是痰液為黃色,則表明患者也許已經患有化膿性的感染,若是痰液為黃綠色,那么就可以表明患者可能存在綠膿桿菌感染,若是痰液為鐵銹色,這便表明,患者可能已經存在大葉性肺炎的危險,若是痰液為粉紅色泡沫樣,這表明患者也許存在急性的左心衰,若是痰液為咖啡色,這表明患者也許伴有阿米巴肺濃腫等。
從性狀的角度而言,通常情形下正常人的痰液呈現出粘稠性狀,當患者痰液出現了其他性狀的時候,也會表現出某種疾病的特征。若是痰液,為漿液濃型,那么患者就也許已經患有肺組織壞死及肺膿腫等疾病。若是痰液為粘液性,則表明患者也許患上了大葉性肺炎以及支氣管哮喘等疾病,若是痰液為出血性,則表明患者也許患上了肺癌肺吸蟲,以及肺結核等疾病。若是痰液為出膿性,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表明患者也許患有肺膿腫,以及支氣管擴張等疾病。
3 顯微檢查
3.1 細胞
針對檢測細胞,可以對人體狀況進行全面判斷。一般來說,正常人痰液含有很少的白細胞或是柱狀上皮細胞存在,沒有心力衰竭細胞、紅細胞。若是正常診斷結果和正常健康人比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則可代表,患者的身體上某個位置已經是患有某類疾病。若是患者身體當中的紅細胞較多,則代表患者可能患有器官出血與肺出血的情況;若是發生白細胞增多的情況,則代表患者自身存在呼吸道炎癥的癥狀;若是患者的嗜酸性粒細胞有增多的情況出現,則代表患者有肺吸蟲病等癥狀出現;若是有柱狀上皮細胞出現,則代表被診斷者存在急性支氣管炎癥狀;若是有心力衰竭細胞的癥狀出現,則代表患者可能伴有肺炎等相關疾病。
3.2 細菌、寄生蟲
在檢測痰液當中細菌、寄生蟲檢測時,可以判斷出患者自身所患有的疾病。一般來說,健康人的痰液當中沒有致病菌、寄生蟲卵。若是患者有致病細菌、寄生蟲細菌,代表可能已經患有針對性疾病;若是在患者的痰液當中含有鉤蟲蝴、蛔蟲蝴、肺吸蟲卵三種類型的寄生蟲,則代表對應患有鉤蟲病、蛔蟲病、肺吸蟲病;若是在患者的痰液當中含有肺炎雙球菌,則可以將該檢測者劃分到肺炎的患者中;若是匯總痰液,有放線菌出現,則代表該類患者有放線菌疾病。
4 涂片檢查
這種檢測方法共分成兩種類型,第一,染色涂片,第二,不染色涂片。于不染色的涂片下,若是有白細胞、紅細胞的情況出現,則代表患者的支氣管、肺部有炎癥情況出現;若是有上皮細胞情況出現,則代表肺部、氣管位置有炎癥。染色涂片方法中,共分成三種情況,若是采用Gram染色方式,開展染色時,會有致病細菌出現,這代表患者可能有細菌感染情況出現;若是檢測時采用抗酸染色方法,檢測出了結核桿菌,這代表被檢測者可有已經患有了肺結核疾病;若是所采用的染色方式為wright法,有腫瘤細胞出現,則代表患者有呼吸道腫瘤疾病。
5 總結:
綜上所述,痰液屬于人身體當中分泌物,主要產生在人體的肺泡、支氣管、氣管,以上為大家講解了關于檢驗痰液的有關問題,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