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安民 夏素梅 孫艷


【摘 要】目的:探討產后尿失禁行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訓練治療對促進盆底康復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產后尿失禁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60例行盆底肌訓練治療者作為對照組,60例行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訓練治療者作為實驗組,觀察兩組癥狀及盆底肌力改善情況。結果:實驗組治療后ICI-Q-SF總評分及盆底肌力5級占比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盆底肌訓練基礎上,予以產后尿失禁患者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可促進盆底康復,糾正漏尿癥狀,值得推廣。
【關鍵詞】產后尿失禁;生物反饋電刺激;盆底肌訓練
產婦在妊娠、分娩過程中會進行性損害盆底周圍肌肉,從而導致產后出現尿失禁[1]。我院針對此類患者在常規盆底肌訓練基礎上實施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具體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120例于我院治療的產后尿失禁患者,年齡21-37歲(28.5±5.7)歲,孕37-42周(39.7±1.4)周,其中初產婦38例,經產婦82例,根據產后所用康復方法隨機分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60例。兩組產婦年齡、體重、孕周、妊娠合并癥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指導患者進行盆底肌訓練(Kegel法),具體操作為:首先,指導患者緩慢用力收縮陰道、肛門,待收縮至最大力后維持3-5s,放松,此為Ⅰ類盆底肌訓練。其次,指導患者快速最大力收縮陰道、肛門,收縮-放松反復3-5次后,休息3-5s后,繼續訓練,10-15次為一個節拍,重復訓練3-5個節拍,此為Ⅱ類盆底肌訓練。根據適應能力,逐漸增加訓練次數。同時,在大笑、咳嗽時,有意識收縮陰道、肛門,緩解溢尿情況。在排尿時,暫停排尿3-5s后,繼續排尿,通過間斷排尿訓練盆底肌。
實驗組:在行盆底肌訓練(方法同對照組)的同時,予以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首先評估患者的年齡、病情、意識、心理狀態、配合程度以及自理能力。核對患者的信息以及白帶檢查是否符合要求,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具體方法:備齊用物推至患者床旁,洗手,再次核對患者的信息,囑患者排空膀胱,鋪一次性巾墊,囑患者上床脫一側褲腿,取膀胱截石位,保護病人隱私,做好保暖。手消毒,消毒會陰,根據治療部位貼貼片,準備探頭,戴手套。再次核對,確認無誤后,緩慢放入探頭,囑患者放松雙腿,自然放松,連接導聯線,根據病情選擇治療程序,緩慢調節電流強度,詢問患者感覺,設置治療時間,開始治療。治療時囑患者根據要求以及模塊圖形配合訓練,囑患者治療期間不要隨意移動身體,不能觸碰探頭和儀器,保護患者隱私,做好保暖。治療結束,保存程序,取下貼片和探頭,并核對。每周治療2-3次,每6次評估反饋一次,根據評估結果及時改善方案。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告知注意事項,指導其行kegel訓練,做好健康教育。
1.3 觀察指標
①癥狀觀察:采用國際尿失禁咨詢委員會尿失禁問卷表簡表(ICI-Q-SF)[2]評估癥狀嚴重程度,該量表評價內容包括漏尿量、漏尿頻次、生活影響,共6個問題,評分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②盆底肌力觀察:采用中國國際研究學會盆底肌分級標準[3]評估盆底肌力,即讓患者以最大力、最快速度收縮及放松陰道,根據6s內收縮連續完成次數及時間分為6個等級。其中,0級表示患者不能自主收縮陰道,5級表示陰道可連續收縮5次以上且持續時間不低于5s。分級與盆底肌力成正相關,即等級越高,患者盆底肌力越強,功能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分析,其中癥狀評分為計量資料,展現形式:,檢驗方法:t值;肌力占比為計數資料,展現形式:率,檢驗方法:卡方。評估標準:P<0.05,則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癥狀改善情況觀察
兩組治療前癥狀評分接近(P>0.05);治療后,對照組癥狀評分明顯較實驗組低(P<0.05),見表1。
2.2 兩組盆底肌力評估情況觀察
對照組治療后肌力5級占比為15.00%,明顯較實驗組60.00%低(P<0.05),見表2。
3 討論
盆底肌訓練是治療產后尿失禁的常用方法之一,其通過患者自主收縮肛門、陰道來糾正盆底肌松弛,增強盆底肌肉力量,提高小便排泄控制能力。但是該方法必須要長期堅持,許多患者意志力薄弱,很容易中途放棄,故整體療效欠佳。多項研究證實,生物反饋電刺激對產后尿失禁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4]。生物反饋電刺激是將電極放入患者陰道內,通過調節電流強度來興奮盆底肌肉,使其能被動性收縮、舒張,并形成條件反射,使患者養成正確收縮陰道的習慣;且該治療方法可刺激局部神經,抑制膀胱收縮,強化膀胱儲尿能力,避免尿液溢出。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后盆底肌力分級顯著高于對照組,癥狀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證實聯合治療更有利于病情康復。
綜上,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訓練治療對促進產后尿失禁盆底康復具有積極影響,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張靜, 肖琳, 羅小婉, 等. 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訓練對產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復臨床效果的影響[J]. 中國醫學創新, 2016, 09(18):96-98.
[2]朱玉平, 程芳. 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盆底肌訓練與常規盆底肌訓練對產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復臨床效果比較研究[J]. 山西醫藥雜志, 2017, 46(9):1053-1056.
[3]賀文麗. 生物反饋電刺激療法聯合盆底肌訓練對產后盆底肌力及盆底功能康復的效果評價[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9, 19(01):85-87.
[4]孫利, 沈孟榮, 陳東穎, 等. 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鍛煉對產后早期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療效[J]. 安徽醫學, 2017, 38(1):81-83.
通訊作者:
孫艷(1989-),女,漢,本科,研究方向:產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