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探究多西他賽聯合表柔比星/吡柔比星新輔助治療乳腺癌的臨床價值。方法:病例截取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82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參與此次研究的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41例患者,對照組患者接受紫杉醇聯合表柔比星治療,實驗組患者接受多西他賽聯合表柔比星/吡柔比星新輔助治療,觀察臨床療效。結果: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實驗組相比更低,差異存在臨床對比意義;同時對照組患者的復發率和生存率相比于實驗組存在劣勢,差異顯示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結論:在乳腺癌患者中應用多西他賽聯合表柔比星/吡柔比星新輔助治療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同時該方法的毒副作用更小,患者的復發率更低,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
【關鍵詞】乳腺癌;多西他賽;表柔比星;吡柔比星
乳腺癌是目前我國女性疾病中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具有易復發,多途徑轉移的臨床特點,同時具有高死亡率的臨床特點。因此對乳腺癌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是延長乳腺癌患者生命周期的關鍵[1]。目前臨床對于乳腺癌的治療主要通過手術治療的方式,在手術前后對患者進行化學治療能夠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提高整體治療效果。表柔比星,吡柔比星,多西他賽是目前新輔助治療常用藥物。單一用藥效果差于聯合用藥效果。本次針對多西他賽聯合表柔比星,吡柔比星進行乳腺癌治療的效果觀察,具體治療結果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病例選自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對所有82例患者進行分組調查,分組方式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別為對照組(n=41)和實驗組(n=41)。對照組患者中年齡最大67歲,年齡最小24歲。年齡均值為(42.5±1.2)歲,已婚28例,未婚23例,平均受教育年限(13.6±1.5)年,其中侵潤性導管癌31例,浸潤性微乳頭狀癌5例,浸潤性小葉癌3例,大汗腺樣癌1例,浸潤性導管癌伴浸潤性小葉癌1例;實驗組患者中年齡最大64歲年齡最小22歲,年齡均值為(46.2±1.4)歲,已婚30例,未婚11例,平均受教育年限(13.9±1.7)年,其中浸潤性導管癌29例,浸潤性微乳頭狀癌3例,浸潤性小葉癌2例,大汗腺樣癌1例,浸潤性導管癌伴浸潤性小葉癌2例,黏液腺癌1例,其他類型3例。對比兩組患者上述基本資料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指導其進行常規檢查,并在治療前接受地塞米松預處理。對照組接受紫杉醇聯合表柔比星治療,方法:選擇靜脈滴注紫杉醇注射液(生產廠家:上海新亞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13538),每次120mg/m2;選用靜脈滴注注射用鹽酸表柔比星(生產廠家:輝瑞制藥(無錫)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0497),每次60mg/m2[2]。
實驗組接受多西他賽聯合表柔比星/吡柔比星治療,選用靜脈滴注多西他賽注射液(生產廠家:齊魯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1128)75mg/m2;選用吡柔比星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生產廠家: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13320)50mg/m2;表柔比星的用法用量與對照組相同,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三個療程,每個療程21d
1.3療效觀察和評價
1.3.1觀察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脫發、骨髓抑制。
1.3.2觀察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的復發率和生存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包處理,應用(n,%)描述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復發率、生存率,用X2進行檢驗,當差異在P<0.05時,說明存在臨床可比意義。
2 結果
2.1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中包含不良反應患者27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5.85%;實驗組中包含不良反應患者1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9.27%,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具有臨床比較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
2.2復發率和生存率比較
對照組中復發患者14例,復發率為34.15%,實驗組中復發患者6例,復發率為14.63%;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的生存率分別為12.20%和26.83%,兩組數據比較差異存在可比性(P<0.05),具體情況見表2。
3 討論
乳腺癌是目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據臨床數據統計,每年全球有超過100萬婦女患有乳腺癌疾病。乳腺癌具有多途徑轉移和容易復發的臨床特點,因此對于乳腺癌的治療是極為困難的[3]。有效的治療方式能夠延長患者的生存周期,對患者是至關重要的。目前化療是治療乳腺癌比較常用的方式之一[4-5]。臨床常用化療藥物包括多西他賽,表柔比星,吡柔比星,多西他賽是紫杉醇類抗腫瘤藥物,能夠通過干擾細胞有絲分裂起到抗腫瘤的作用。多西他賽能夠與游離的微管蛋白結合,抑制其解聚,有效抑制細胞分裂。表柔比星是阿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在給藥方式相同,給藥劑量相同的情況下,兩者的抗瘤譜相近,兩種藥物結合使用具有協同抗腫瘤的作用。為了驗證其臨床結果,本次選取在我院進行治療的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優于對照組患者,再一次驗證研究結果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表柔比星/吡柔比星聯合多西他賽方式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此方式可在臨床上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黃河清.多西他賽聯合表柔比星/吡柔比星新輔助治療對乳腺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7,7(20):39-41,78.
[2]姜文洋,陳晨,唐英華.多西他賽聯合表柔比星新輔助化療對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34):125-126.
[3]魏云濤,馬特,郭大偉, 等.多西他賽聯合表柔比星新輔助化療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的應用效果[J].廣西醫學,2018,40(2):207-208,228.
[4]沈穎,周劍.乳腺癌治療中應用多西他賽聯合表柔比星新輔助化療的效果分析及評定[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22):6-8.
[5]張波,陳明賢,陳懷云.多西他賽聯合表柔比星新輔助化療治療乳腺癌的療效[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20):16-17.
作者簡介
陳歡(1993-),女,土家族,重慶黔江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