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琳
小李曾經有過靜脈吸毒行為,雖然戒毒多年,但是在懷孕期間一次檢查發現自己是一位HIV攜帶者,醫生告訴小李,HIV會傳染給孩子。小李知道艾滋病是一種很難治愈而且傳染性極強的疾病,現在十分后悔,那么什么是HIV?HIV是如何傳播的呢?應該如何做好預防措施呢?因此帶著問題向醫生進行咨詢。
1什么是HIV?
HIV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也就是人們談之色變的艾滋病病毒!
2 HIV是如何傳播的呢?
HIV的傳播途徑有多種,其中HIV感染者作為傳染源,會從血液、精液、乳汁、陰道分泌液等分離得到HIV。那么人們日常生活中握手、擁抱、接吻、共用餐具、咳嗽、打噴嚏、一起游泳等日常接觸會傳播HIV嗎?答案是不會的,真正導致HIV傳染的途徑有以下幾種:
2.1性接觸傳播
HIV會存在于受感染者精液以及陰道分泌物中,在發生性行為過程中很容易造成皮膚粘膜破損,這時存活的病毒就可以通過破損進入血液而感染人體。需要注意的是,同性或者異性之間的性行為都會傳播艾滋病,比如陰道性交、肛交以及口交時,會因為性交部位的摩擦導致生殖器黏膜的破損,病毒會趁此機會進入健康人體的血液中。需要注意的是,直腸的腸壁比陰道壁更加容易破損,因而肛門性交更加危險,所以男男的同性性行為更加容易得艾滋病。
2.2血液傳播
我們都在電視或者電影看到過很多吸毒人員會患有艾滋病,這是由于人體輸入含有HIV的血液以及血液制品后,會與自身的血液融合,進而導致感染,而靜脈吸毒或者移植感染者的組織器官也會導致感染HIV。
以上兩點是傳播HIV的途徑,而母嬰傳播的危害更大,會導致嬰兒自出生就攜帶HIV,感染了HIV的婦女在分娩中可將病毒傳給胎兒,同時受感染的產婦通過母乳喂養也會把HIV傳染給其他的孩子。
3 HIV母嬰傳播的方式是什么?
如果說婦女感染HIV已經不幸,那么懷孕婦女感染HIV更加不幸,攜帶HIV的母嬰傳播主要通過下面三種方式進行傳播:①經胎盤子宮內直接傳播;②分娩中由于母體受病毒污染的血液或體液而傳播;③經母乳喂養后傳播。
4 HIV母嬰傳播的影響因素是什么?
在性接觸、靜脈吸毒后,如果母體攜帶了HIV就可以通過母嬰傳播,這種病毒株在孕婦感染后,分娩前后都有可能將病毒傳播給新生兒。同時,毒品也可引起胎兒發育不良和低體重,也可增加母體HIV的復制。毒品還會損傷胎盤屏障,使得胎兒的免疫功能降低。此外,經陰道分娩時間的延長;HIV感染母親所生嬰兒采用母乳喂養;口服避孕藥;維生素A缺乏也會增加HIV感染嬰兒的幾率。
5 如何做好HIV母嬰傳播預防措施呢?
目前,在考量HIV感染者是否適合生育的問題時,主要的依據是病毒載量檢測,通常是進行正規的抗病毒治療6個月以上,檢測不到病毒裁量,就可以準備懷孕。據相關研究證實,妊娠期的女性有20%到45%的幾率將HIV傳染給孩子,感染HIV對母嬰都會造成嚴重危害,所以需要加強預防,具體說來:
首先是做好孕產婦的監測。由于感染HIV會把病毒帶給孩子,這會讓孩子今后的生活面臨極大的負擔,如果在懷孕期間檢查出HIV,那么應該終止懷孕。HIV陽性的婦女在懷孕之前需要加強醫學咨詢,指導孕婦懷孕。
其次,要避免母乳。如果已經確定母體內含有HIV,那么在孩子出生后就要避免母乳,建議選擇用人工喂養的方法,雖然會降低嬰兒的免疫力,但是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可行的。
再次,分娩方式的選擇。據相關的研究顯示,產婦在破膜時間延長,嬰兒感染HIV的幾率會更大,因此有相關人士建議采用剖宮術生產,這樣可以減少感染幾率。
此外,要對懷孕婦女補充維生素A,對于HIV感染婦女需要在懷孕28周前后補充維生素A,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嬰兒發育,還可以降低傳播HIV的危險。嬰兒出生后需要進行抗菌預防,具體說來是用復方新諾明預防卡氏肺囊蟲肺炎,而采用聚烯預防念瑋菌感染也十分有效。近來年,發現中藥治療對HIV感染者有明顯的抗病毒以及免疫重建效果。
艾滋病毒感染是不可治愈的,如果堅持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并且患者治療依從性好,那么艾滋病毒在體內的進展會十分緩慢,很多艾滋病毒感染者都在保持良好的心態下延長了生命時間,所以建議感染HIV要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同時也要加強心理建設。
首先是加強健康教育。社會上要多開展關于如何預防HIV母嬰傳播的健康教育,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意識到艾滋病的嚴重性,并且在學習中了解一些關于艾滋病的知識,這樣就會減少母嬰都攜帶HIV的幾率。其次,社會要提供HIV咨詢服務和檢測。可以提供HIV免費的咨詢服務,這樣人們可以正確認識艾滋病,盡早做好預防措施,并且相關機構可以為孕婦提供免費的檢測,一旦發現有感染HIV病毒的婦女就要及早治療,以防止胎兒感染。
當然,從感染可能來講,HIV感染與性行為相關,所以女性要避免淫亂的生活,杜絕可能感染的途徑,比如在異性之間知曉無感染情況的前提下發生性行為,建議堅持使用安全套,都可以將女性感染可能降到極低,這樣不僅保證了自己的安全,也對嬰兒健康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