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萬娟
摘 要:高中老師在教學時通過習題講解讓學生加深對于課本內容的理解,這種教學方法通常被稱作為試題反撥法。該角度方法注重習題講解時學生的理解程度與老師的講解水平、這對于現代教學機制和測驗方式都是一種很大的考驗。目前我國的教育者均采取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大部分老師基本認同該教學方法的核心理念,但還是部分老師對此觀點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隨著考生的不斷增多,學生們對于成績也更加看重,尤其是在語文這種重要學科上沒有任何學生想要丟掉一分,這就讓老師要對試題的把握更深一分。于是本篇就針對于試題教學對語文教學所產生的反撥作用進行分析,讓老師和學生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發選擇更優秀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語文試題,高中語文教學,反撥作用
一、導語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就對語文考試的內容進行了很大的變革。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語文教學中的最終目標仍然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塑造綜合人文素質,這一點就充分說明了語言能力在當今社會發展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二、高考試題現狀
近幾年的高考題目更加注重對于學生們的語文基礎知識進行考核,所以就需要學生在理解題目的情況下結合課本中的知識和題干下的創新去綜合性地進行思考。這也同時要求教師在教學模式方面更具創新力并且一定要貼合書本上的基礎知識。教師的教學創新只有在知識繼承的情況下才是知識的載體。這意味著高中教學不能以課本為基礎,老師們也不能只通過多年的高考試卷來照本宣科。命題者在應用書本知識的同時,又對于相關知識點進行了擴展,尤其是在語境方面。選擇題更加靈活多變,選項的迷惑性比以往更強,并考察了學生們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閱讀題目向深刻和情境發展方向前進,閱讀分為多層次細節、邏輯推理、綜合理解和更多細節性的題目,這就意味著難度會有所增加。
從近五年的試題來看,作文選材的重點是真實性和文體多樣性,近幾年的文體包括記敘文、解釋性文章、議論文和散文等。命題人把命題范圍更進一步地擴大,不止僅僅限于一些簡單的文章,這就意味著對于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字功底都要求更高的水平,相應地對考生的書寫速度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三、針對現狀提出的相對措施
1.基本技能訓練要進一步加強,提高閱讀量以及基礎知識的理解,就一些基本語法要有一定的掌握,突出詞匯教學,加強整體理解,突出對比,特別是在閱讀方面探索教學方法。
2.隨著高考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應相應提高。相應地,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也要求學生提高閱讀速度和語境的理解。
3.從理性的角度來研究高考問題,我們應該更加注重考試本質,同時利用考試對教學的反撥作用讓學生取得更高的分數。試題無論何時都是基于文本的,不同的語言環境下文字也在表達不同的含義,也進一步突出語言水平測試的特點,表明語文學習和復習的重點應放在語言技能的發展上,但這并不是把語言作為一個知識框架來學習。語文中有一些新的測試題,如詩詞理解,開放式寫作,這充分展示了語言能力測試的深度和廣度。
4.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課程標準》,語文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使用基于語言技能、語言知識的能力、情感和態度的綜合能力,學習策略和對為了進行基礎的綜合發展的文化意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有效性,我們應該注意到以下幾點語文教學:
第一,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觀念。語言知識的學習應在各種思維訓練活動、交際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進行。如,學習語文詞匯是在學習句子、文章等中進行的,這是提高閱讀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就語法知識而言,教學的關鍵是培養語法意識,而不是簡單的語法規則。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歸納、對比和總結等方法來發現語法規則,為學生提供使用這些語法規則的機會。
第二,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深入語境的理解能力,從而培養學生更高級,更加深層的語言技能和理解技巧。很多教學技巧和考試實踐證明,學生的語文水平是與學生語言技能和理解能力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引導學生不要讀死書,死讀書,進行試題練習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更加高效的從試題中獲得新的感悟和理解這才是試題式教學所要體現的反撥作用。
第三,隨著語文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教學模式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也被不斷彌補。而在中學語文教改背景下,合理的試題教學是對高中語文教學更進一步的提升,它在無形中推動著語文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推動和發展。但是事物都有兩面性,試題式教學的確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學生對于考試過于看重,因此老師也應在進行教學到一定階段時學會放松進度,讓教學有舒有張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語文素質。
四、總結
很多學生在學習時缺乏學習策略,應加強引導,也要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綜合素質和文化意識。教師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幫助學生掌握和使用學習方法,如詩詞理解、高層次語法知識、詞義透析。老師們要學會在基礎中尋創新,不變中尋改變,引導著學生向著更高層次發展,充分利用試題式教學對學生產生的積極反撥作用,讓學生在人群中脫引而出。相信隨著老師們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學生的成績也會隨之步步高升。
參考文獻
[1]陳玉中,例說高考現代文閱讀必須遵循的命題原則[J],中學語文園地(高中版),2009年09期
[2]趙志偉,高考現代文閱讀題的困境與出路[J],中學語文教學,2009年06期
[3]王軒蕊,高考現代文閱讀核心能力管窺——以2008年全國高考43篇現代文閱讀試題為例[J],中學語文教學,2009年01期
[4]夏滿,從考場閱讀對話看高考現代文閱讀的命題質量[J],中學語文教學,2008年12期
[5]薛翠蓮,試論高考閱讀答題的規范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