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娟 周然然 李秋菊 魯亞茹 黃會英

【摘 要】目的:探討快速提升護士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訓方案。方法:對入組護士進行壓力性損傷相關知識培訓,并在培訓后進行理論考核;針對上報的院內和院外壓力性損傷病人于上報后24小時內進行評價和強化培訓,并分別在指導后第3天、第7天的同一時間段,進行再次評價得分。結果:護士在強化培訓后理論得分、《壓力性損傷護理質量評價標準》中的得分明顯高于培訓前; 80名壓力性損傷患者護理治療有效率達到了66.3%。結論:以“理論培訓—臨床強化實踐培訓—隨訪督查”為培訓方案,可有效提高責任護士的實踐技能,加速傷口的愈合,減輕病人痛苦。
【關鍵詞】強化培訓;壓力性損傷;護理
預防和護理壓力性損傷是護士的一項重點工作,而護士的專業知識和及時、準確的評估,是影響壓力性損傷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并會影響護士預防和治療的實踐。吳玲[1]等,通過在壓瘡鏈式管理臨床實踐中表明通過壓瘡鏈式管理的臨床運用,需對風險患者實施標準化預防并落實到位。楊慧[2]等調查規培護士對壓瘡知識的掌握情況,發現其對壓瘡知識掌握欠佳。陳淼[3]等研究,證實??蒲膊橛兄谔岣咦o理人員壓瘡評估能力,推進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通過檢索相關文獻后發現以往研究闡述頗多,對于現場傷口處理操作培訓方面的論述較少。本課題團隊在文獻分析、小組焦點問題訪談、專家咨詢的方式制定了培訓方案。對責任
護士進行壓力性損傷相關知識的理論培訓后,通過護理學組訪視壓力性損傷病人時,對護士進行現場強化培訓預防措施和傷口處理技巧,彌補單獨理論培訓不足的方法來構建強化培訓方案。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抽取2018年8月—2020.2月在良鄉醫院內、外科工作的護士80名。入選護士系自愿參加培訓且身體健康、非孕期的護士;患者在訪視期內出院或死亡時則排除。
1.2 方法:對我院80名護士進行強化培訓前后護理措施正確落實、患者院外帶入壓力性損傷愈合程度進行對照研究驗證該方案的有效性;對入組護士進行壓力性損傷相關知識培訓,并在培訓后進行理論考核;針對上報的院內和院外壓力性損傷病人于上報后24小時內進行評價和強化培訓,并分別在指導后第3天、第7天的同一時間段,進行再次評價,并比較有無統計學意義。
1.3 評價指標:壓力性損傷學組人員接受標準化培訓,統一標準,對臨床護士進行現場指導、強化培訓及分時段評價。比較護士在強化培訓前、后理論考試得分;統計壓力性損傷的愈合情況。
2 結果
2.1 培訓前、后結果比較。護士在強化培訓后理論得分明顯高于培訓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培訓后的《壓力性損傷護理質量評價標準》中的得分明顯高于培訓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果見下表:
2.2 經過強化培訓指導,80名壓力性損傷患者護理治療有效率達到了66.3%(53/80例),患者及家屬均對我科護理工作表示認可和滿意。
3 討論
3.1 壓力性損傷是臨床常見并發癥之一。一旦發生不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影響疾病的康復,同時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還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壓力性損傷已成為衡量護理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之一[4]。陳淼[3]等研究證實??蒲膊橛兄谔岣咦o理人員壓瘡評估能力,推進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本課題通過對責任護士進行壓瘡知識培訓后,訪視評價責任護士壓力性損傷和高風險患者護理情況,并對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現場培訓及指導,彌補了單純理論培訓的不足,提高責任護士實踐技能和護理質量。
3.2 既往關于壓力性損傷的培訓著重于講解及圖片展示,只能使護士有視聽感官上的認識[5],缺乏面對目標患者時的有效處理措施,導致傷口持續存在并進一步惡化等可能。表中數據顯示對于現場強化培訓指導護理措施的實施技巧、敷料的選擇原則,傷口的處理過程的演示和指導,既結合壓力性損傷病人實際情況,對臨床護士進行有針對性、個性化的指導,同時也對相關的預防、護理知識的進行了再培訓,彌補了單純理論培訓的不足,促進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
3.3 通過80名護士對80例患者的壓力性損傷傷口實際情況,進行示范、指導處理和隨訪。其中53例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治愈, 同時提高了護理人員壓瘡評估、預防和傷口的處理能力,傷口的加速愈合,減輕病人痛苦的同時也縮短了病程加快病房周轉,同時提升了護理滿意度。
研究中以“培訓—臨床強化實踐培訓—隨訪督查”為培訓方案,快速提升護士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將此方案繼續應用于壓力性損傷的學組培訓工作中,為護理人員普及相關知識,提高壓力性損傷的預防、護理水平, 建議推廣。 本研究的不足樣本量小,且為單中心研究,研究結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參考文獻
[1]吳玲,陸巍,付巧美,夏冬云,周少婧等. 壓瘡鏈式管理臨床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8,1,22-25 .
[2]楊慧,朱晶. 規范化培訓護士對壓瘡相關知識及預防措施認知情況調查[J].護理研究,2017,31(6):693-695.
[3]陳淼,譚惠儀,葉雪梅,李海燕.??蒲膊樘岣咦o理人員壓瘡風險評估能力的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15,4(50):442-44.
[4]中國醫院協會.三級醫院綜合評價標準(2011年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69-70.
[5]楊俐俐.規范化培訓護士對壓力性損傷認知的調查研究[J].中西醫結合護理雜志,2019,5(7):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