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鳳蘭

【摘 要】目的:研究科學的兒童保健措施對嬰幼兒早期發育的影響。方法:選擇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間在本鎮管理的嬰幼兒70例,并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分析組,各35例。給予對照組常規干預措施,給予分析組兒童保健措施,對比兩組嬰幼兒的疾病發生率及智力發展情況。結果:分析組嬰幼兒的發病率在37.14%,遠低于對照組的68.5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組嬰幼兒的語言發展評分為(96.05±5.38)分,優于對照組的(90.24±5.17)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組的適應性評分為(99.03±4.87)分,優于對照組的(90.56±4.23)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科學的兒童保健措施,可以減少嬰幼兒疾病的發生,同時推動嬰幼兒的智力發育,具有積極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兒童保健;嬰幼兒早期發育;影響
1 引言
嬰幼兒時期的治理和身體發展情況,直接關系到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這是人生成長的基礎時期,優良的品格,獨特的個性,健康的身體等,都是在這個時期初步形成的。但是嬰幼兒時期本身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很多父母因為沒有受過專業培訓,所以不懂得如何培養嬰幼兒,導致出現一些問題,影響到未來的生活。同樣未來社會壓力增加,競爭更加嚴峻,所以推動嬰幼兒早期發育對于嬰幼兒和家長有積極意義。本次就探討科學的兒童保健在這方面的作用。
2 資料與方法
2.1 材料
選擇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間在鎮衛生院管理的嬰幼兒70例,并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分析組,各35例。其中對照組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0.9-2.9歲,平均(1.9±0.3)歲;分析組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1.0-2.8歲,平均(1.7±0.5)歲。所有嬰幼兒都是身體健康,不存在遺傳病史,同時在一般資料上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干預,指導家屬科學哺乳和喂食,按規定進行計劃免疫,科學補充營養等。
分析組:進行兒童保健操作,首先是在嬰幼兒出生后進行評價,評估他們的發育水平,要求家長每個月前往衛生院給嬰幼兒體檢一次,做好詳細的記錄;在評估結果的基礎上,按照國人普通0-6歲兒童的營養需求,制定科學的培養規劃,收集家長的意見,包括智力發育、體格變化及心理狀況等,都要綜合衛生院和家庭雙方的建議。在嬰幼兒6個月前,無特殊情況都要堅持母乳喂養,在6個月之后,按照嬰幼兒的體質情況適當增加輔食,保證營養成分的攝取和吸收。設計趣味性的智力游戲,幫助家長通過游戲逐漸開發嬰幼兒的智力,訓練各個器官和集體的敏感度、協調能力、平衡性等;積極學習資料,了解嬰幼兒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采取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法;定期采取競賽活動,向家長展示嬰幼兒的進步;定期開展知識宣教工作,針對如何科學喂養、如何進行智力開發,如何防治常見疾病等,向家長進行詳細宣傳和教育,指導家長常規保健措施;指導家長按規定進行疫苗接種,防控傳染病出現。
2.3觀察指標
記錄研究初始到2019年10月份期間,內兩組嬰幼兒在發病率、語言發展、適應性方面的情況。
2.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實行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實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3.1嬰幼兒發病率情況
通過調查發現,對照組嬰幼兒在研究期間共出現24例疾病(主要是腹瀉、感冒、貧血等),發病率68.57%;而分析組共出現13例疾病,發病率37.14%;分析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3.2嬰幼兒智力發展情況
分析組嬰幼兒的語言發展評分和適應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 0.05)。詳見表1。
4 討論
一般來說,兒童成長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包括智力發育和身體發育方面,平均水平都差不多。但因為生長環境、家長育兒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嬰幼兒在發育方面也可能出現個體化差異,比如冬天因為穿得多而行動不便,影響走路等。在嬰幼兒出現較大差異性表現時,需要考慮是否與疾病因素有關。同時為了推動嬰幼兒盡量正常發育,或者實現早期發育,避免出現延誤情況,很多家長會選擇兒童保健措施,對嬰幼兒發育進行指導。醫院同時也會提供相關的保健知識,指導新生兒家長科學育兒。比如在新生兒時期,要堅持母乳喂養,清潔衛生,消毒隔離,保持空氣質量良好等。
嬰幼兒成長分為多個階段,從新生兒、嬰幼兒、學齡前、學齡期等,不同階段對于生長有不同的要求,需要的營養成分補充也不一致,而很多家長因為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可能會出現一些錯誤的育兒方法,影響嬰幼兒成長。因此進行科學的兒童保健措施,對于嬰幼兒的早期發育有積極意義。
在本次研究中,分析組嬰幼兒的發病率在37.14%,遠低于對照組的68.5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組嬰幼兒的語言發展評分為(96.05±5.38)分,優于對照組的(90.24±5.17)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組的適應性評分為(99.03±4.87)分,優于對照組的(90.56±4.23)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5 結語
總而言之,科學的兒童保健措施,可以減少嬰幼兒疾病的發生,同時推動嬰幼兒的智力發育,具有積極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慧.分析正確的兒童保健對嬰幼兒早期發育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34):104-105.
[2]馬安清.正確的兒童保健對嬰幼兒早期發育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7,5(2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