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樂格爾 韓巴根那
【摘 要】蒙醫整骨術是由蒙古族在內的北方游牧民族祖先積累的零散的骨骼解剖知識,在戰爭中活學活用,不斷積累前輩人的經驗的基礎上,遵守整體觀念治療原則,治療內外傷,骨折及軟組織損傷至增強體質、平復心理。本文總結了古籍文獻及臨床中蒙醫傳統噴酒按摩整骨手法治療總結歸納,方便臨床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蒙醫傳統噴酒按摩;整骨
1 蒙醫傳統噴酒按摩整骨發展歷史
公元1330年,元代蒙古族飲善太醫忽思慧編寫《飲善正要》中記載:蒙古族飲用三種酒:1:用野果釀制的酒;2:用牛羊馬奶釀制的酒;3:糧食釀制的酒。酒改善循環,促進藥物吸收,并有消毒、消炎、麻醉、擴張血管、光滑皮膚、強筋接骨等作用[1]。《四部醫典》[2]記載:噴酒按摩是“血受養于食物精華,血隨氣行”的觀點。18 世紀,著名蒙醫學家伊希巴拉珠爾在他的著名醫著《四部甘露》中的《甘露點滴》[3]一書中把蒙古族正骨及治療外傷經驗與蒙醫理論相結合,對筋傷的治療、骨折的治療、脫臼的整復等作 了較詳細的解釋。19 世紀初,蒙古族醫學家阿旺羅布桑旦比扎拉桑所編著的《普濟方集》[4] 中記載了許多專治骨外傷的方劑。20 世紀初,蒙古族獨特的噴酒正骨法出現。白酒使用是蒙醫正骨的特色之一[5]。不斷積累前輩人的經驗的基礎上,融合薩滿醫生各種優良噴酒正骨法,噴酒能分散患者注意力,起到精神療法的作用,同事也運用氣功,赫依(氣)的作用 將酒噴出起到消毒,消炎,促進血液循環作用[6]。白酒按摩法根據血隨氣流的原理施用于傷科骨折的不同時期,以白酒濕敷患處,邊敷邊用不同手法進行按摩,以利于縮短骨折愈合時間和盡快恢復功能[7]。
2 蒙醫傳統噴酒按摩整骨手法臨床研究
吉日嘎拉[8]等研究:蒙醫傳統手法治療四肢骨折術后關節功能障礙的臨床觀察中共186患者觀察,治療組按骨折愈合分3期,噴酒按摩治療,對照組醫生指導下做主動練習患肢功能采用康復治療比較,治療結果比較治療組明顯比對照組占優勢。
佟寶泉[9]等研究:蒙醫傳統手法治療股骨干術后后膝關節功能障礙的臨床觀察中共126患者觀察,治療組按骨折愈合3期,噴酒按摩治療,對照組醫生指導下做主動練習患肢功能采用康復理療每周一次量表治療比較,治療結果比較治療組明顯比對照組占優勢。
通拉嘎[10]等研究:蒙醫傳統整骨特色療法治療肱骨干骨折的療效觀察中35例患者手法復位后,固定,噴酒按摩,內服蒙藥,早期功能鍛煉動靜結合治療效果快、療程短、并發癥少等。
館文祥[11]等研究:蒙醫噴酒按摩療法結合蒙藥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療效評價中共60例患者,隨機分為30例單純蒙藥組為對照組,另30例蒙醫噴酒按摩療法結合蒙藥為治療組對比療效,通過VAS分值得出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
銀鎖[12]研究:蒙醫傳統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噴酒按摩治療兒童股骨干骨折 58 例患者中結論出重疊移位及軟組織損傷不太嚴重的兒童股骨干骨折適用于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噴酒按摩治療,因兒童肌肉薄弱小夾板外固定比較容易,噴酒按摩直通能夠小眾,用蒙藥舒筋活血,并且兒童城固細胞,破骨細胞豐富活躍,血循環旺盛,骨折鏈接快,固定時間短,關節周圍軟組織富有彈性,不易發生關節強直,用此法可有良好的療效而無副作用。
3 蒙醫傳統噴酒按摩法推理研究
照那木拉[13]研究:蒙醫噴酒捋撫按摩療法的生物力學原理中按照生物力學的觀點進一步分析的知,正處在“應激適應”階段的骨折段在噴酒捋撫功能的“因勢利導”下,人體的應激本能被進一步激發與調動,自我修復與調整欲望增強,繼而為手法整修創造有利的內外環境。
巴音額古樂[14]研究:蒙醫傳統噴酒按摩促進骨折愈合機理及作用中提到蒙醫傳統噴酒按摩法:1.具有微動應力作用,2.可增加胰島素樣生長因素的分泌3.具有促進和改善血液循環4.具有提高骨中礦物質元素的含量5.具有調整內分泌系統。
4 討論
蒙醫噴酒整骨術以敬畏自然、真愛生命,以醫術為主,以醫德為高尚,患者至上為理念,以“三診六則九結合”為和諧理論,精神療法,氣功療法與巧妙手感結合治療骨傷,不破壞骨膜、血運、不破壞骨的營養動脈、骨的成骨細胞,氣血為帥,補益肝腎,患者痛苦少,療程短、費用低、并發癥少、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復好等優勢[15]。
酒是糧食之精、是食物之圣,它能疏通氣運。骨傷患者傷處往往發熱,呈陽性,而醫生噴出的酒是涼的,呈現陰性,陰陽結合,能使患者的傷處汗毛孔自然舒展開來,而減輕淤積血壓力,在“氣”和“力”的作用下數千條射線狀酒霧絲沿著經絡—體內的相關路線,迅速的傳遞滲透到患者的傷肢內與皮膚、肌肉、血管等組織及其細胞產生作用,進行分子運動,形成臨時的多分子系統,建立起促進傷肢組織細胞生長、恢復,并控制與調節的新關系[16]。
(1)骨折早期是指骨折后一周內,惡血留置,阻塞脈絡從而表現出傷肢腫脹,瘀血氣質,疼痛癥狀,采取瘀活血新法,①噴酒放氈墊處壓法,按法,②在固定夾板上下兩處拿法,摸法,③在小夾板的間隙中撫法,魔法,④瘀血腫脹處用擦法,涅法,小幅度功能鍛煉起活血散瘀,消腫止痛,舒筋活絡的作用。(2)骨折中期采用補益肝腎,接骨法。①骨折處用擠法,按法,②關節處、干腧穴、腎腧穴、深部用揉法、擦法、涅法、扣法、捻法、揪法。③傷肢大幅度功能鍛煉,進一步改善血液循環和加速骨折的愈合。(3)骨折后期采用強筋壯骨復原法,①傷肢關節處用卡法,牽法,端法,②骨折處用滾法,揉法,涅法,③傷肢處用抖法,搖法,提法,于腧穴,胃腧穴,三角腧穴深部用涅法,扣法,捻法。補氣養血,溫經通絡,強筋壯骨,恢復功能的作用。按摩手法,由于用面較寬,所以用力時應由輕到重,要細而柔,絕不能影響骨折部位的穩定性[17]。
未來研究中待進一步動物實驗研究證明蒙醫傳統噴酒按摩過程中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及促使骨折愈合的依據及進行分子運動,形成臨時的多分子系統,建立起促進傷肢組織細胞生長、恢復,并控制與調節的新關系原理。
參考文獻
[1]忽思慧.飲膳正要[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2.
[2]宇妥.元旦貢布.四部醫典[M].赤峰: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8.538-545.
[3]伊希巴拉珠爾.《四部甘露》[M].赤峰: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8.538-545.
[4]韓巴根那.蒙醫骨傷科學的形成與發展探究[J].亞太 傳統醫藥,2006(6):30-31.
[5]李宏紅.清朝蒙醫醫事制度研究[D].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2006,20-21.
[6]烏仁其其格.蒙古族薩滿醫療的醫學人類闡述-以科爾沁博的醫療活動為個案[D].北 京:中央大學,2006,183-185.
[7][17]包金山.白酒按摩治療骨折[J].上海中醫藥雜志. 1982,(10):29.
[8]吉日嘎拉.百璋玉等.蒙醫傳統手法治療四肢骨折術后關節功能障礙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8.5(48):51.
[9]佟寶泉等研究:蒙醫傳統手法治療股骨干術后后膝關節功能障礙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08.1(1):14.
[10]通拉嘎等.蒙醫傳統整骨特色療法治療肱骨干骨折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7.1(1):17.
[11]館文祥等.蒙醫噴酒按摩療法結合蒙藥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療效評價[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9.7:23-24.
[12]銀鎖.蒙醫傳統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噴酒按摩治療兒童股骨干骨折 58 例[J].中國民 族民間醫藥雜志,2005,10(76):283-284.
[13]照那木拉.蒙醫噴酒捋撫按摩療法的生物力學原理[J]中國民間療法.2001.12.9(12):55.
[14]巴音額古樂.蒙醫傳統噴酒按摩促進骨折愈合機理及作用[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3.1.(1):25-26.
[15]根學,包金山.淺談蒙醫噴酒整骨療法[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8,24(06):37-38.
[16]包金山,科爾沁夫,包占宏,等.蒙醫噴酒整骨術[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2,6(06): 38-39.
作者簡介:
其樂格爾 (1992.10-)女 內蒙古赤峰市 碩士研究生 住院醫師 內蒙古民族大學 研究方向:蒙醫療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