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娜
摘 要: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的要求。音樂欣賞不僅在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養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古今中外優秀的音樂作品為我們實施審美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提供了大量而豐富的內容。事實證明,學生在平時的音樂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隨意的,缺乏正確的引導。因此,如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的任務。
一、課題研究目的、意義及價值
音樂欣賞教學對于培養學生感受音樂、鑒賞音樂的能力有著重要作用。音樂教學大綱提出音樂教學應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及音樂興趣,使學生感受到美,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了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可以激發學生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同時,了解外國的優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
二、 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本課題旨在樹立“科研興教”的教學研究理念,通過課題研究,培養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轉變學習模式,提高高中學生音樂鑒賞的能力。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創新之處;
(一)多聽、多欣賞各種類型、風格的音樂作品
音樂欣賞能力的形成,首先是要多聽、多欣賞音樂。聽的多了,自然慢慢地就能聽得懂,這是一個相對的過程。開始覺得好聽,就要經常去聽。當然,開始時可能只是一種朦朧、初步的感受。如果繼續聽下去,就能逐漸感受到音樂的變化和特點,不如能夠辨別出不同特點的旋律、節奏和音色,同時對音樂所表達的感情、意境也會有所領會,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說是聽得懂音樂了。
多聽音樂,還應該多聽各種各樣的音樂,不斷擴大自己的音樂欣賞面,正如科普蘭所說的那樣:全部投入音樂意味著要擴大自己的趣味,只喜歡傳統類型的音樂是不夠的。趣味象靈敏度一樣,在某種程度上是天生的,但這兩者都可以通過明智的練習得到發展。這就是說對各個時期各種流派的、新的和舊的、保守的和現代的音樂都要聽。這意味著盡可能不帶偏見地聆聽。廣泛地傾聽各種類型和不同風格的音樂。一方面可以增進學生對音樂的愛好和興趣,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從對音樂作品的比較和鑒別中提高音樂鑒賞能力。總之,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只有通過欣賞者自己的聆聽、欣賞,才能逐步獲得音樂欣賞能力,除此之外是沒有其它捷徑的。
(二)學習有關音樂知識
為了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學習一些音樂知識,不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需的。特別是欣賞一些比較大型的、結構復雜的音樂作品,例如交響曲、協奏曲、歌劇等,更要盡可能多學習一些音樂知識。音樂知識的范圍很廣,學生不可能全部掌握,這就要求有選擇地學習和掌握一些音樂的基礎知識。這些知識,一方面是關于樂理的知識,例如音階和調式、主題和旋律、節奏和節拍以及樂譜的讀法等。學習這些樂理知識,并不是要求每一個學生對樂曲進行理性的純技術分析,那是音樂理論家的任務;而是要求學生學了這些理論知識,去更好地感受和欣賞音樂。另一方面是關于音樂背景的知識,這包括音樂作品產生的歷史時代,作品的風格流派,作曲家的生活經歷、藝術道路、創作個性以及具體音樂作品的創作意圖等。學習這些知識不是為了對音樂作品進行概念上的分析,而是使學生不僅能夠了解音樂作品的外部音響形式,而且還能通過這些音樂知識去進一步了解音樂作品的豐富內涵,從而有助于學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領會音樂作品。
(三)提高文化修養,豐富生活閱歷
音樂鑒賞能力是文化藝術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文化藝術修養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音樂鑒賞能力所達到的水平。有些音樂作品作為綜合藝術的一部分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例如電影、戲劇、舞蹈中的音樂部分。還有些音樂作品是根據其他文學藝術的題材重新加以創作的。這些音樂作品無論從作品的題材或表現內涵來說,都和一定的文學藝術作品密切相關。這樣,豐富的文化藝術修養,對于理解這類音樂作品就有著更為直接的聯系。可以說,對各類文學藝術作品的感受與理解越深刻、越細致,那么對相關的音樂作品的欣賞和領會也就能受到更好的效果。當然,文化藝術修養對于音樂欣賞的作用,也不僅僅限于與其有直接相關的音樂作品的欣賞,而是對全部的音樂作品,其中也包括無標題音樂的欣賞都有著很大的關系。此外,人的生活體驗乊音樂欣賞有著更為直接和密切的聯系,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情感體驗將非常有益于欣賞者對于音樂作品的體驗于領會。英國音樂學家柯克以自己為例說:"我自己對莫扎特的大調作品的理解曾經是(1)在童年時期,悅耳的音樂;(2)青年時期,優秀而典雅,但不深刻的音樂;(3)成年時期,優美而典雅的音樂,其中貫穿著深刻而扣人心弦的情感。在這里,我要不躊躇地說,在(1),(2)兩種情況下,我們都根本不是在理解莫扎特的音樂。"從這個例子,我們完全可以看出,欣賞者的生活閱歷、情感體驗對于音樂欣賞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對現在的中學生來講,他們的生活閱歷自然很簡單,情感體驗自然很單純,但教師可以向他們提出:要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加深自己的情感體驗,這同樣是獲得音樂鑒賞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總之,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與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與音樂鑒賞能力,一要多聽各種類型、風格不同的音樂作品;二要學習有關部門的音樂知識;三是提高文化修養,豐富生活閱歷。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一要靠音樂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意識,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立感受與見解;二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參與,去體驗音樂、理解音樂,這樣才能實現音樂教學的自主、探究、交流的生動過程,實現學生體驗美感、豐富情感、促進想象力的全面發展過程。
參考文獻:
【1】車昕竹. 高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 2007.
【2】佚名. 碎片化閱讀對中學生文學鑒賞能力形成的影響研究[D]. 四川師范大學,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