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


摘要:目的:探討對高血壓患者開展中藥治療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22例作為實驗的研究對象。實驗中的隨機分組通過抽簽法展開。對對照組(61例)高血壓患者采用西藥治療方法;對觀察組(61例)高血壓患者采用中藥治療方法;觀察對比臨床治療總有效率以及血壓測定值。結果:觀察對比治療總有效率發現,觀察組高血壓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高血壓患者血壓測定值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對高血壓患者臨床開展中藥治療,可以將治療總有效率顯著提高,將血壓水平顯著穩定,最終確保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獲得顯著提高。
關鍵詞:中藥治療;高血壓;臨床觀察
高血壓病屬于當前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伴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高血壓疾病患者例數逐漸提高,臨床表現出較高的發病率以及致殘率。高血壓疾病在中醫角度被歸屬為頭痛、中風以及眩暈的范疇,分析患者出現了陰陽失調、經絡失調、臟腑失調以及氣血失調等最終會導致患有疾病【1】。為了探討對高血壓患者展開中藥治療的臨床價值,本文主要將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22例作為實驗的研究對象,臨床展開中藥治療干預,最終獲得理想治療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22例作為實驗的研究對象。實驗中的隨機分組通過抽簽法展開。觀察組基本資料:男39例,女22例;年齡分布范圍為39歲-85歲,平均年齡為(59.3±2.5)歲;患者疾病病史為2年-25年,平均病史為(12.6±3.5)年;對照組基本資料:男41例,女20例;年齡分布范圍為37歲-83歲,平均年齡為(59.5±2.9)歲;患者疾病病史為2年-23年,平均病史為(11.9±3.2)年;對比兩組高血壓患者的性別、年齡分布范圍以及平均病史,全部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
1.2.1 觀察組高血壓患者方法
對于觀察組高血壓患者,首先對其實施基礎護理,主要包括對患者實施生活方式干預以及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要求患者需要戒煙戒酒,合理搭配葷素,在飲食方面需要做到清淡,合理進行運動,對體重進行控制,將精神壓力成功緩解,確保心理平衡【2】。
完成后對患者選擇展開中藥治療方法。在對患者用藥治療前,對患者實施辯證。用藥處方主要包括兩種:其一:選擇20克的牛膝;選擇15克的丹參、夏枯草、澤瀉、菊花以及石決明;選擇12克的生地、枸杞、地龍;選擇10克的山藥、桑寄生、當歸以及川芎;其二:選擇20克的黃芪以及葛根;選擇15克的牛膝、丹參以及川芎;選擇10克的赤芍以及澤瀉【3】。
1.2.2 對照組高血壓治療方法
對于對照組高血壓患者,主要選擇尼群地平、腸溶阿司匹林、卡托普利以及復方利血平片等實施治療。1次-2次/天,每天對高血壓患者血壓進行監測,對單獨用藥以及聯合用藥進行合理調整【4】。
1.3 療效判斷標準
治愈:患者的血壓水平恢復至正常標準;顯效:患者舒張壓下降的程度不大于20mmHg,或者患者下降的程度達到了臨界高血壓值;好轉:舒張壓下降程度不大于10mmHg,或者收縮壓下降的程度不大于20mmHg;無效:患者的血壓未發生顯著的變化,或者舒張壓下降的程度不小于5mmHg,或者收縮壓下降的程度不大于10mmHg【4】。
1.4 統計學方法
對于所有高血壓病患者,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5.0展開系統數據分析,計數資料憑借X2檢驗以%形式表示,血壓測定值憑借t檢驗以形式表示,當P<0.05表示無均衡性,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臨床療效
觀察對比治療總有效率發現,觀察組高血壓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體如下表。
2.2 血壓水平
觀察組高血壓患者血壓測定值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體如下表。
3、討論
對于高血壓疾病的發病機制未有效明確,分析最為主要的原因為患者的運動量不足。當前西醫降壓藥于臨床獲得廣泛應用,但是無法獲得顯著的治療效果,并且往往出現降壓藥不良反應的現象。
于中醫角度高血壓疾病屬于脈絡空虛、絡氣不通以及脈絡痹阻等,進而導致出現氣血運行不暢的現象,導致出現氣機升降失常的現象,從而出現系列的疾病并發癥。對于高血壓患者,臨床采用中醫治療方法,可以發揮各處方的協同治療效果,最終顯著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本次研究結果進行觀察發現,觀察對比治療總有效率發現,觀察組高血壓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高血壓患者血壓測定值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有效闡明中醫治療的臨床意義,在提高治療總有效率以及血壓水平方面可以做到治療根本。
綜上所述,對于高血壓患者臨床開展中醫療法,可以顯著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發揮顯著治療優點,最終確保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獲得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 及煥亭.中藥利尿劑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研究[J].河北中醫藥學報,2012,27(1):33-33.
[2] 于海青,趙千英.高血壓病中藥穴位貼敷120例[J].光明中醫,2011,26(6):1184-1185.
[3] 張永剛,任寧衛,趙維東等.中藥、穴位貼敷聯合藥枕治療高血壓病120例[J].光明中醫,2014,29(11):2342-2343.
[4] 萬斌.中藥足浴輔助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15,5(6):133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