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麗娜
【摘 要】 目的 分析探討中醫內外綜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3月接受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治療的患者60例,對這60例患者采用中藥內服,外用熏洗、手法、推拿等傳統中醫療法進行治療,記錄患者治療的數據,治療結束后,觀察患者的臨床療效和恢復情況以及患者滿意度。 結果 經過中醫內外綜合治療后,醫院還對這60例患者進行了最少6個月的隨訪,其中痊愈的患者有17例,顯效的患者有30例,好轉的患者有9例,無效的患者有4例。結論 在臨床上,采用中醫內外綜合進行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對患者造成的痛苦少,且費用低,對患者的恢復有促進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 中醫內外綜合治療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臨床觀察
人體處處都是關節,可以說人是依靠關節來進行活動的,關節是人體的關鍵。而膝關節是人體最大且結果最復雜的一個關節,膝關節是由股骨下端與脛骨上端及髕骨組成,膝關節面上附著關節軟骨[1]。軟骨表面十分光滑,有防止摩擦的作用。它承重大,活動量也大,且它是浮在表面就在皮膚下層,在活動過程中由于關節不穩,或碰撞摔到膝關節,都會造成膝關節損傷。膝關節炎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也可以稱為退行性膝關節炎。該病其癥狀多表現為膝蓋紅腫痛、上下樓梯痛、坐起立行時膝部酸痛不適等。也會有患者表現腫脹、彈響、積液等,如不及時治療,則會引起關節畸形,殘廢。該病發病緩慢,最初始發作是陣痛性疼痛,到中后期或形成持續性的疼痛發作,患上該病的患者一般都會有行走疼痛、不能長時間行走、上下樓梯困難、嚴重者不良于行[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入我院接受中醫推拿輔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治療的患者60例。這些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齡在37歲到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3±3.1)歲,左膝28例,右膝32例,有明顯外傷史18例,無明顯外傷史42例,病程在半年到33年之間,這些患者經臨床診斷均確診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1.2 方法
(1)中藥治療。自擬補腎壯骨湯,藥物組成 :當歸15 g,熟地15 g,川芎10 g,桃仁12 g,赤芍12 g,續斷12 g,杜仲12 g,桑寄生12 g,牛膝15 g,骨碎補15 g,木瓜12 g,獨活15 g,茯苓12 g,蒼術12 g,每日1劑,日3次,20劑為1個療程。
(2)熏洗治療。取秦艽、川芎、羌活、獨活、伸筋草、透骨草、五加皮、川烏、乳香、木瓜各20 g,裝入布袋中,加水煮沸產生蒸汽時,讓病人平臥于熏蒸床上,膝部置于熏箱上,用浴巾覆蓋,熏蒸約10 min,藥液溫度降低至皮膚能耐受后,用藥液浸洗患膝20 min,每日2次,每2天換1次藥劑,3周為1個療程。
(3)推拿治療,推拿手法:首先讓患者采取俯臥體位(也就是背朝上平躺),在患者的患膝側墊一軟墊,右手用滾動的方法置于腘窩處;其后,沿著患者的小腿后正中線,然后用推法、肘按法、搓法來回操作以達到放松小腿排腸肌的效果[5]。然后,使患者采取仰臥位(即臉朝上平躺),左手托著患者的腘窩處,然后使用一指(最好用食指或中指)推拿在足三里以及雙側的膝眼穴、膽囊穴繞關節肌群附近點放松理筋的手法。然后在患者的膝關節處采取雙手震顫法,同時需要維持患者膝關節的穩定,因為雙手震顫法的頻率較快。最后,沿著患者的大腿根部到小腿使用拍打法以及抖動法以使患者的關節部位得到放松即可[6]。一套推拿流程要操作40分鐘,患者需每天接受一次推拿,五天為一個療程,然后間歇兩天,視患者的情況而定,一般需要6-8個療程[3-4]。
1.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這6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在接受治療后的療效,即患者在入院到接受治療后的恢復情況。根據我國《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進行療效評價,患者的病癥癥狀全部消失,經檢查后無異常情況且無陽性特征為痊愈;顯效是患者的病癥基本消失以及陽性體征大多數好轉;有效是患者接受治療后癥狀有所好轉以及陽性體征部分好轉;無效為患者接受治療后疾病癥狀沒有消失,陽性體征無變化,甚至病情加重[7]。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和分析,采用卡方檢驗,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觀察這10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在接受治療后的療效,經過中醫內外綜合治療后,醫院還對這100例患者進行了最少6個月的隨訪,其中痊愈的患者有28例,顯效的患者有47例,好轉的患者有21例,無效的患者有4例,總有效率92%,患者滿意度為96%。
3 討論
在中醫學上,認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患者風濕侵入人體,且正氣內虛,從而導致氣血閉阻,氣血不暢,經脈、關節僵硬,或者是因為年高體虛,肝腎不足,筋脈失調失養,慢性勞損,亦或是經絡邪停,久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瘀[5]。本文中,在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治療的時候采用采用中醫內外綜合進行治療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對患者造成的痛苦少,且費用低,對患者的恢復有促進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渝松,馬善治,郭亮,涂燕兵,彭文忠,王健,胡曉,郭劍華. 中醫綜合治療優化方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50例臨床觀察[J]. 實用中醫藥雜志,2012,01:5-8.
[2]汪敬展. 中醫內外綜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D].湖北中醫學院,2009.
[3]張海生. 魏中海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總結及補腎溫陽活血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2.
[4]苗林. 中醫綜合療法配合玻璃酸鈉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D].湖北中醫藥大學,2013.
[5]廖闊林. 中醫綜合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肝腎不足、筋脈瘀滯證)的臨床療效觀察[D].成都中醫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