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宇
[摘要]目的:分析茶堿類藥物在支氣管哮喘治療中的應用。方法:選擇106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茶堿組,給予兩組常規治療,茶堿組增加茶堿類藥物治療。結果:茶堿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茶堿組喘息改善時間、咳嗽改善時間、胸悶改善時間均早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較低,且差異不顯著。結論:茶堿類藥物用于支氣管哮喘,見效快,療效顯著。
[關鍵詞]茶堿類藥物;支氣管哮喘:嗜酸性粒細胞
[中圖分類號]R562.2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07-057-02
前言:作為一種常見病,支氣管哮喘以胸悶、喘息等為主要表現。支氣管哮喘的發生會對患者的正常呼吸及生活質量產生影響。目前臨床對于這類疾病,多采用糖皮質激素、β受體激動劑等進行治療,其效果尚可,但由于支氣管哮喘具有典型的易復發、預后差等特征,因此,選擇一種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06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治療方法的差異分為對照組(51例)、茶堿組(55例)。對照組男29例,女22例;年齡(41.3±3.6)歲。茶堿組男32例,女23例;年齡(41.7±3.4)歲。差異不顯著。
1.2方法:兩組均接受常規治療:使用B受體激動劑、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
茶堿組增加茶堿類藥物治療:根據患者疾病類型選擇茶堿類藥物。本組7例激素依賴型支氣管患者及激素抵抗型哮喘患者接受茶堿緩釋片(廣州邁特興華制藥廠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44023791;規格:0.1g)口服治療,用法:每日2次,每次0.1-0.2g;29例慢性支氣管哮喘患者接受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氨茶堿(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12020987;規格:10mg:0.25g),用法:每日3-4次,每次0.25-0.50mg/kg,并混入10ml生理鹽水;19例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患者接受氨茶堿靜脈滴注治療,用法:于250ml生理鹽水中混入0.25g氨茶堿注射液,按照每日2次的頻率進行靜脈滴注治療。
兩組均持續治療1周。
1.3觀察指標:評估患者的療效;判斷患者的癥狀改善時間;分析患者的治療安全性。
14統計學方法:以SPSSl8.0軟件統計。P<0.05:差異顯著。
2 結果
2.1療效: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6.27%,與茶堿組對比偏低(P<0.05).
2.2癥狀改善時間:對照組喘息(4.86±1.04)d、咳嗽(5.09±1.22)d及胸悶改善時間(5.22±1.29)d,均較茶堿組偏長(P<0.05)。
2.3治療安全性:對照組1例發生不良反應,觀察組未見不良反應發生,組間差異不顯著。
3 討論
隨著支氣管哮喘的不斷進行,這類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常規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效果證實:這種治療方法雖然可以改善支氣管哮喘的喘息、氣促等癥狀,但間隔一段時間后,部分支氣管哮喘容易復發。此外,慢性支氣管哮喘的病程較長,病情的反復發作容易加劇患者的痛苦體驗;而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如未及時得到干預,可轉化為慢性病變,進而影響其預后。因此,早期給予支氣管哮喘患者適宜的治療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研究表明,茶堿類藥物用于支氣管哮喘,可改善哮喘患者的療效。這種藥物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藥理機制為:(1)擴張支氣管。經靜脈注射或口服等方式用藥后,茶堿類藥物中的有效成分可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細胞內的鈣離子內流機制、磷酸二酯酶活性產生良好的抑制作用,由于缺少磷酸二酯酶的參與及鈣離子外流受阻,患者的支氣管平滑肌可逐漸由異常狀態轉為舒張狀態,即實現擴張支氣管目的。對于支氣管哮喘患者而言,茶堿類藥物的擴張支氣管作用可有效糾正其喘息、胸悶等呼吸功能異常癥狀。(2)調節嗜酸性粒細胞水平。支氣管哮喘發作后,患者多伴有嗜酸性粒細胞水平升高,使用茶堿類藥物后,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嗜酸性粒細胞水平可得到良好的調節。而由于嗜酸性粒細胞與支氣管哮喘的發生發展存在密切關聯,因此,隨著茶堿類藥物治療作用的不斷發揮,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病情也可得到良好控制。此外,隨著現代藥理學研究的不斷發展,茶堿類藥物還被證實具有良好的免疫調節、抗炎作用。這類藥物的功效是其在臨床治療中得以廣泛應用的基礎。
相對于常規治療而言,茶堿類藥物治療的優勢體現為:(1)見效快。與單純常規治療相比,茶堿類藥物的使用可快速起效,糾正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臨床癥狀。原因在于:茶堿類藥物可同時從糾正支氣管解剖結構異常(擴張支氣管)、環境調節作用(抑制嗜酸性粒細胞滲出)這兩種途徑,改善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喘息、咳嗽等癥狀。本研究證實:茶堿組喘息改善時間(3.06±0.95)d、咳嗽(3.94±1.14)d、胸悶(3.56±0.78)d,均短于對照組(P<0.05)。(2)作用效果顯著。常規治療多經β受體激動劑、糖皮質激素等藥物發揮治療作用,其中,前者主要經維持肥大細胞膜穩定、松弛支氣管平滑肌這兩種途徑減輕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痛苦體驗;而后者則的藥理機制則為:抑制抗原抗體反應引起的支氣管痙攣及炎癥形成。從上述機制來看,常規治療方法主要針對支氣管哮喘的癥狀,其與該病病因的關聯不夠密切。因此,治療后,部分支氣管哮喘患者可能復發或形成不良預后。相比之下,茶堿類藥物則可經多種作用途徑,精確針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病因起效。由此可認為,相對于單純常規治療而言,茶堿類藥物的引入可改善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療效。本研究證實:茶堿組總有效率98.18%,高于對照組(P<0.05)。(3)安全性較高。茶堿類藥物的藥理毒理研究證實:這類藥物可對心臟、神經系統及胃腸道等器官或系統產生刺激作用,進而引發相關不良反應。本研究為了確保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治療安全性,在選擇茶堿類藥物用法時,分別參照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疾病類型、發病狀態等,逐一確定規范的茶堿類藥物使用方法:針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患者給予氨茶堿靜脈注射治療;針對慢性支氣管哮喘患者給予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氨茶堿治療等。這種個性化治療方法的應用,可確保茶堿類藥物治療的安全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茶堿組無不良反應發生,對照組1例不良反應,這一結果提示:本研究兩組患者的治療安全性水平均較高。
綜上所述,為了改善支氣管哮喘的療效,可根據其病情嚴重程度、發病狀況,經不同的方法給予患者茶堿類藥物治療,以快速糾正患者的氣促、喘息等癥狀。此外,在給予支氣管哮喘患者使用茶堿類藥物的過程中,應警惕胃腸道反應、神經系統反應等藥物副反應的發生;而在需長期使用茶堿類藥物治療的哮喘患者群體中,應通過茶堿類藥物使用劑量的控制,保障茶堿類藥物治療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