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新順
摘 要:自主課堂的核心策略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課改的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而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教學方法來支撐?,F就我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與大家共勉。
關鍵詞:以愛育人;克服困難;團結合作
一、善待學生是提高質量之源泉。
1、善待學生,以愛育人。
人們常說:“地上種了菜,就不容易長草;心中有了善,就不容易生惡?!鄙埔獾臇|西,最容易讓人接受。幾十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就像魚和水的關系。課上把他批評了,課下拍拍他的肩膀,摸摸他的腦袋,站隊幫他整理一下衣領。一此消除對你的隔閡。要讓受批評的學生感覺到老師非常在乎他。在全班乃至全校向學生宣布“有困難,找老師”。因為教師的成績是靠學生去實現的。特別是我們馬安鎮每年調考,把你調走了,你的成績完全依靠學生去實現。需要學生心里有你,對你負責。這就應證了俄國教育家契可夫的一句話:“就教學工作的效果來看,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看師生之間的關系如何?!苯處熀蛯W生的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成績的好壞。
2、克服困難,堅守陣地
不值一提的是,2017年我母親連得兩場大病。昂貴治療費且不說。單憑360個日日夜夜,白天付工資請人陪護,夜晚自己人輪換值班。一般正常人跟一個白天睡覺,夜晚一直說話的人睡在一個房間里,是會讓人吃不消的。可是,為了挽救一個94歲老人的生命,為了學生的學業成績,無論再累,也要拖著疲憊的身子給學生上課。
2018年6月,正要期末考試,由于我的右腳忽然患上急性痛風,疼痛難忍,不能走路。上下樓都是黃世琪、王祥這兩名學生把我扶上扶下。按醫生要求需要住院治療,我只治療3天就拄著棍子趕往學校為學生上課,在此期間里,學生格外感動,期末考試學生成績位居全縣綜合評估第一名;
2019年3月8日,我的母親去世,本來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但是考慮到學生馬上畢業了,課程還沒有結束,我只在家耽誤了3天。趕緊到學校給學生上課。
3、團結合作,互利共贏。
自主課改需要的是合作精神作支撐。我很欣慰遇上以胡校長為首的一批好搭檔,兩年來的工作中,我與這批年輕人配合十分默契。搭班老師是合作伙伴,不是競爭對手。在學生面前說話,一定不能流露對別個老師不滿的言論或態度。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兩年來對班級事務除了收錢之外,其余事樣樣我都積極主動干。有一位學生深情地說:“章老師,不管做什么事,您來了,我們做的勁頭格外大?!?/p>
我是一位老教師,我常想:與年輕人搭班,千萬不能倚老賣老,要與年輕人打成一片。同時越老越需要向年輕人學習。在新的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與老師合作,而且要與學生合作。角色的重新定位,有時候比知識更新還要難以適應。
4、注重過程,精細管理。
①、注重對組長的管理。組長是學習小組的領頭羊。每個小組配備“組長工作日志”,記載每天工作情況。到了星期五無論工作再忙,都要堅持認真聽取各組工作匯報。一定要對①、②、③號工作情況和問題學生一個周的表現,功過是非等方面,有一個評判和小結。
②、重視知識庫的管理。此項工作由小老師來抓。主抓小組成績提高工程建設。具體抓文章質量,根據老師制定的評分標準,給組內每個人作文下評語,協助組長工作,督辦統計背誦內容,督查清底。摸排好詞好句在作文中運用情況等。
③、重視活動開展。組織教學活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得力措施。開展“詩歌朗誦”活動,可以調動學生對古詩詞的積累與理解;開展“作業展覽”活動,可以激發學生書寫興趣,提高作業質量;開展“作文‘聽診會’”活動,可以提高學生作文質量和寫作水平;開展“干部述職”活動,可以提高干部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每一次活動前,教師都必須精心組織,設計和管理好每一個環節,為最后發獎等方面的應用做好準備。
二、培養班風是促進課改之根本。
1、培養班風,樹立正氣。
培養班風是促進課改的強勁動力。一個班級的成績的優劣,關鍵要看學習風氣好壞,老師不可能每時每刻跟蹤學生。學習全靠自覺。這里重要提到的是班級管理的問題。因為班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品行,習慣養成,學業成績,甚至會影響學生的前途和命運。好的班風是培養出來的,特別要注意的是:在管理班風班紀上,要做到如下幾個突破。即:1、“批評與表揚”,不能突破心理防線。因為公平、公正是教師最重要的道德表現,公平施愛可讓學生共同上進,無論優生差生都要一視同仁,尤其對差生一定要忍耐,切切不可簡單粗暴;2、“愛心和耐心”,不能突破道德防線。對異性學生,要注意小節。通常紀律、學習都有老師管理,而老師有事不在,往往非同一般;3、“常規與特殊”,不能突破安全防線。因為鼓勵與懲罰都要讓學生體會到“愛”的存在。4、“鼓勵與懲罰”,不能突破愛心防線,因為鼓勵和懲罰最容易觸及到師生的切身利益,往往細微的小節傷害了學生的自尊,能讓學生記住你一輩子,損失就大了。
2、分工負責,分塊掌握。
閱讀教學是個復雜的東西。不論是哪一級考題,試卷的特點都是把知識分為三大類。我把最復雜的閱讀分為三大板塊。即:知識與積累;閱讀與理解;交流與習作。經過整合,我把任務分給三個人。組織能力好的人,負責管理知識與積累;分析能力好的人,讓他管理閱讀與理解;寫作能力好的人,讓他管理作文。分工負責,分塊掌握。其好處是讓復雜的閱讀知識條理化,讓復雜的東西,簡單化。
版塊一:知識與積累。教學這個版塊時,重點是掃除生字障礙,側重默讀找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等,側重查閱資料,側重小組討論哪些內容需要在小黑板上展示,哪些內容需要在小組內點到即可,在自學課文時,讓學生對課后生字,課文中的新詞,形近字,多音字,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練習冊、課后練習讓他們自己去落實。自己歸類,自己展示,自己評價。
版塊二:閱讀與理解。教學這個版塊,是閱讀教學的核心內容。學生對一篇文章理解的如何,關鍵要重視讀的訓練。有感情地朗讀,可以領會文章思想內容;分角色朗讀,充分調動學生讀書興趣;分組朗讀,能夠以優帶差,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大膽放手讓學生多讀、多想、多議,可以培養學生合作能力。一個班級學生水平參差不齊,認識能力有高有低,通過交流,學生可以互相啟發,互相補充,互相提升。教學這一版塊對于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內容、總結寫作方法,培養閱讀理解能力起到了深化作用。
版塊三:拓展與運用。教學這一版塊著重要理解重點句,完成課后練習等,把所學的東西運用于實踐中。通過對原句理解,問題講解、拓展練習、鞏固提高、評價調整等環節。
3、重視寫作,培養能力。
眾所周知,作文是一筆失不起的大分。我給班級小組①號、②號、③號每人配備一本工作日記。每個周一篇周記都是采用“作文過三關”方法。即:第一關,是本組的“③號”——書記員。具體任務是統計作文草稿字數,查找錯別字,并做好記號,然后反饋給本人改正。第二關是小老師,本組的②號人物。負責提高文章質量。給本組成員的每一篇文章理順句子和標點,最后下評語。凡有不通順的句子,不正確的標點,做記號反饋給本人修改。同時對寫得好的片段,做上記號,在“日志本上”登記人名,匯報時注意表揚。第三關是“①號”。本組的頭號人物。組長閱讀文章。對文章布局謀篇,整體結構,“鳳凰頭、豹子尾”進行診斷,滿意后就簽上“同意抄正”。
總之,善待學生是提高質量之源泉,培養班風是促進課改之根本。在課改的道路上,要像蜜蜂采蜜那樣,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運用;要像醫生會診那樣,開好“作文聽診會”;要像軍人發起總攻一樣,集中火力打好迎考這一仗。高度重視學生書寫,積極組織學生參賽,珍惜學生榮譽。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在課改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參考文獻:
[1]潘海蓉, 周紅娟. 加強德育教育, 打造新時期優秀中職德育班風[J]. 赤子(上中旬), 2015(11):274.
[2]廖金群. 愛是學生成長成才的源泉[J]. 成才之路, 2014(22):34-34.
[3]令狐紹勇. 課改后的班級管理[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2(8):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