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偉 李龍坤

摘 要:目的:探究尿流動力學檢查對良性前列腺增生癥診治和預后的影響。方法:對2018年上半年~2019年下半年間收集整理的300多例以下尿路癥狀(LUTS)為主訴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根據這些患者在手術前檢查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甲(腹部彩超檢查)、乙(腹部彩超和尿流動力學檢查)兩組,因為前列腺質量的不同再分為三個亞組。進行分析比較,得出數據,統計分析處理。結果:甲組大部分患者治療前后IPSS評分及各項指標有明顯改善,甲 1組IPSS評分差異顯著,無統計學意義;乙組患者治療前后IPSS評分指標有明顯改善;治療前后甲、乙組IPSS評分雖有差異,但差異主要在小前列腺組。其他組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尿流動力學檢查有利于前列腺增生診治。
關鍵詞:下尿路癥狀;良性前列腺增生癥;尿流動力學檢查;腹超聲檢查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urodynamic examination on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BPH. Methods: more than 300 cases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with LUTS as the main complaint were analyzed from the first half of 2005 to the second half of 2014.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examination methods of these patients before operatio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abdominal color ultrasound) and B (abdominal color ultrasound and urodynamic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quality of prostate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ubgroups. Carry out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get data,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Results: most of the patients in group A ha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IPSS scores and various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PSS scores in group A and group B; there wa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IPSS scores in group B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lthough there was difference in IPSS scores in group A and group B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mainly in the small prostate group. Other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urodynamic examination is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PH.
1.資料與方法:
目前不完全清楚前列腺增生的病因。公認的是:有功能活性的睪丸和年齡的增長是影響前列腺增生癥發病的因素。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PH)在老年患者中成為了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老年男性排尿功能障礙等疾病主要是前列腺增生癥引起的。組織學發現BPH的發病率與年齡的增長有一定的關系。年齡逐漸增長,前列腺也隨之增大,前列腺的增生一般發生在40歲后的男性,但其增生的程度不同,出現前列腺增生臨床癥狀的一般發生在50歲后的男性。
在調查中發現。患者年齡在 50~85(平均 67.5)歲。甲組患者利用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TUPKP)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進行治療,在甲組患者中有一半以上在進行尿流動力學檢查評估后接受治療的方案:有少數的患者在檢查評估后放棄手術并進行保守治療,在乙組的手術治療中發現該組尿動力學檢查均表現出膀胱逼尿肌收縮功能良好。按照質量的不同,將其分為三個亞組:甲1,甲2),甲3,乙1,乙2,乙3)。之后對這些患者進行為期三個半月的隨訪,在評估治療前后各項臨床指標變化和組間療效的差異具有明顯性(P>0.04),從而使得到的數據具有可比性。
2.結果:
甲、乙兩組治療前后 IPSS 評分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由于 甲1 組前后比較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27),只進行統計而不對該組數據進行分析。 治療前兩組間 IPSS 評分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4),治療后兩組間IPSS 評分的差異存在于甲1組和乙1組,乙1 組的差異低于 甲1 組,這種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4),治療后 甲 組與 乙 組整體 IPSS 評分存在差異且有統計學意義(P<0.04)。 繪制了下面的表格。
尿流動力學檢測方法:
尿流動力學檢查是應用流體力學和電生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依據尿路各部位的解剖特點,檢測尿路各部位的壓力,尿流率、膀胱功能以及生物電活動,從而了解尿路排送尿液的功能及機制,還有目前在臨床上得到的患者排尿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生理病理學變化得到的結論是,我們僅有尿流動力學診斷這一種方法,主要通過生理鹽水作為傳導介質,對各部位的壓力進行分析,描記出尿道各部位及膀胱逼尿肌壓力圖,然后利用計算機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在臨床中,在確定患者膀胱收縮功能正常的情況下,大多數的醫院是采用最大自由尿流率和殘余尿量來判斷評估前列腺患者手術效果,如果自由尿流率恢復正常(>15ml/s),殘余尿量≤10ml,則可以判斷患者術后恢復很成功。
3.結論:
尿流動力學檢查手段可以用來作為檢測中老年BPH患者下尿路癥狀的量化提供可靠依據,有利于預防和減緩前列腺增生癥狀發展,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并提供相關的理論依據,有利于減輕中老年BPH患者的痛苦,減少其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這樣在前列腺增生的預防方面會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彌補傳統檢查手段對診斷 BPH 的不足,精確的為臨床制定前列腺增生的治療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據,實行個體化治療,同時還可以預估和評判術后效果,是我們泌尿外科一項很有力的檢查手段。
參考文獻:
[1]陳衛國,蔣昱楓,侯建全,浦金賢,李綱,蔡宗強.尿流動力學檢查評估老年男性急性尿潴留的臨床意義[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4(06):943-945.
[2]何有華. 前列腺增生癥患者逼尿肌功能改變對尿動力學指標的影響[A]. 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第八次全國男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中華醫學會,2007:2.
[3]任寶明,何士軍,馬龍,張爭春.良性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后逼尿肌功能分析及其臨床意義[J].實用醫技雜志,2008(24):3276-3277.
[4]楊志剛,張飛,張強,何匯海,范麗,劉和.逼尿肌不穩定對老年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癥狀尿動力學參數的影響[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2,17(01):85-87.
[5]臧赫.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癥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新鄉醫學院,2018.
作者簡介:于偉(出生1988年04月06日)性別: 男,民族:漢,籍貫:河南,職稱:初級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排尿功能障礙的尿流動力學研究,男性性功能障礙性疾病及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