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宇
造就民族的創新素質必須從基礎教育抓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場所,是歷史賦予我們基礎教育的責任。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仍然存在著“重結論、輕過程,教師主宰多,學生主體作用發揮不足”的教學現狀,我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進行了初步探索。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數學課程改革過程中,我探求出了多種多樣的創設情境、啟發誘思、激趣導入新課的方法。如:根據學生年齡不同,低年段宜用游戲、故事導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愉教樂學;中年段宜用創設生活情境導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把數學與生活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高年段宜用設置懸念導入,提示矛盾沖突,設置懸念,引起學生探究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創造性。
二、創設氛圍,平等信任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點在于它的工作對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動著的個體,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學生,因此,師生關系就成了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基本關系。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扮演好自己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角色。另外,教師還應關懷、尊重、信任、理解和熱愛每一個學生,需要和學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從而形成一種師生間的思想交流,情感溝通,價格碰撞的良好互動關系。
三、改進教法、體驗成功
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擊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水平、態度、情感進行適時、恰當的評價,哪怕是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說一句“你說得真不錯”,都是對學生莫大鼓勵,從而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小組學習、引導參與
針對學校大班額,難以面向全體學生的問題,我們深入研究班級、小組、個人多種學習方式的指導,相對削弱大課堂講解的學習方式。課上,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動的空間和廣泛交流思想的機會,引導學生獨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膽發表不同見解,建立適應學生心理特點的激勵機制。使每個學生都盡可能發揮個人在小組學習中的潛力和才能。學習小組的骨干成員,不僅能把學生很好地組織在一起,還能把握討論問題的方向,使大家各抒己見,積極參與,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小組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在小組學習中,優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發揮,中等生可以得到鍛煉,學困生可以得到幫助和提高。小組學習能為學生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積極進取,嘗試探索,形成探索創新的心理愿望,促進學生能夠創造性地適應環境變化的創新個性品質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