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佳麗 唐欣 劉佳寧 鄧婉婉 羅依錦
【摘要】:在網絡技術發展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短視頻行業迅速崛起,成為風口產業。然而當前短視頻內容還存在違反法律法規、違背倫理道德、導向錯誤、低俗不雅等問題,形成了網絡亂象。本文通過分析短視頻APP的內容失范現象的特點及危害,并結合短視頻內容平臺運行特征,探究其內容失范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改進建議,以實現短視頻行業健康長遠的發展。
【關鍵詞】:短視頻 內容失范 防治對策
4G時代,人們閱讀短視頻的習慣已然形成。隨著5G時代的即將到來,智能設備普及率更高,移動端網速大幅提升,移動使用消費不斷下降,都將推動短視頻的發展,未來短視頻還將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在短視頻迅猛發展的同時,其內容生產與管理問題也日益暴露,內容失范形成的短視頻亂象及造成的危害亟待解決。
一、短視頻內容失范特點及危害
1、短視頻內容失范的特點
(1)年輕化
短視頻內容失范的最突出的主體,傳播早婚早育、輟學炫富、色情暴力、侮辱劣勢等挑戰道德法律內容的,大部分是青年群體,且普遍存在低年齡、低學歷的特點。如暴露媽媽洗澡情形的小女孩、引爆快手“未成年當媽風潮”的楊清寧、黑料太多被封號的溫婉等。
(2)規模化
在泛娛樂化的短視頻生態中,受眾逐漸對事物失去理性思考與辨識能力,極易做出跟風傳播之舉,導致內容失范短視頻被規模化模仿。同時,部分發布不良內容的用戶會自發組成團體聯盟,利用平臺的推薦功能,使發布信息成規模轉發傳播。如部分用戶加以利用,在短視頻上公然發布 “自制”“山寨”產品等違法內容,并能在平臺上實現大面積傳播,通過添加微信好友完成交易,形成一條售假賣假的黑色產業鏈。
(3)利益化
在網紅經濟的巨大誘惑力下,一些用戶開始傳播低俗趣味、涉黃涉暴涉法的內容來博取關注度,獲取知名度,利用名人效應來斂財。更有甚者利用青少年受眾自制力與認知能力的不足,誘導青少年做非理性之舉。如有位不滿12周歲的小女孩在某直播平臺用支付寶打賞10萬元給男主播、湖南14歲小男孩拿爸媽用于銷售農產品啟動資金的6000元打賞主播等。
2、短視頻內容失范的危害
短視頻平臺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其構建起的“擬態環境”會影響人們對世界的客觀認識,短視頻亂象會助長違法犯罪事件發生,造成社會治安混亂。短視頻中各種信息真假難辨,其中的低俗、暴力、血腥、色情等內容,會引起參與用戶的爭相追隨與模仿,產生不良行為,引發犯罪。
短視頻傳播過分追求泛娛樂化,會催生和助長負面內容的傳播與滋生,從而造成受眾價值認知上的錯亂,甚至產生信仰危機。平臺通過各種形式的短視頻內容,鼓勵用戶通過消費、娛樂尋找人生價值與意義,影響滲透到物質與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短視頻平臺構建的社交聯系了削弱了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其高度感性化和碎片化的傳播特征,容易使受眾失去信仰,陷入功利、懷疑、逃避現實的精神狀態。
尤其是青少年,他們是短視頻平臺最忠實的成員,同時也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青少年處于正處于三觀形成時期,明辨是非能力不強,但其對網絡參與熱情高、易于接受新鮮事物、樂于追趕時尚潮流,極易被誘導實施暴力、性接觸等行為,甚者產生厭學、憤世、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其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極大。
二、短視頻內容失范的原因
1、短視頻的準入門檻低,平臺監管不當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伴隨而來的便是短視頻生產的門檻大幅度降低。過去,用戶拍攝視頻需要有攝影機的使用常識,并熟練掌握后期制作流程才能制作生產,但是如今只要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完成所有的操作。據統計,活躍在短視頻上的龐大用戶,大部分來自經濟發展較低的農村鄉鎮,知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另一重要原因是監管制度的缺乏與管理人員的不作為。對于短視頻平臺而言,“流量就是收益,關注就是經濟”,平臺過度追求商業利益,為吸引拉攏更多用戶,占據更為廣闊的市場,拋棄了媒介專業素養,故意放縱一些存在內容失范但吸引眼球的短視頻傳播,鼓動用戶“自由”發布短視頻。在缺少“把關人”的情況下,短視頻亂象嚴重。
2、娛樂至死的傳播心理,受眾群體的盲從心理
為追求用戶與流量,短視頻平臺傳播推送低俗內容,以此迅速吸引抓住用戶,甚至包裝培養一些不健康的網紅,以“泛娛樂化”的名義博眼球,從而改變了受眾的行為與認知。短視頻平臺龐大的用戶基礎,使得視頻上傳者能迅速走紅,網絡紅人其知名度帶來的巨大的經濟利益。平臺無意間傳播的“關注至上”“金錢至上”的物欲觀,使受眾蠢蠢欲動,開始競相模仿,追求關注度與點擊量。
短視頻平臺盲目迎合受眾傾向,不惜丟掉社會責任感,用低俗內容娛樂受眾。很多短視頻創作者由于自身并無特別的才藝或與眾不同的地方,為了吸引眼球博取關注度,拿低俗當趣味與個性,開始觸碰道德底線和法律紅線。內容越是標新立異、離經叛道,越能帶給觀眾強烈的感官刺激,從而取得觀眾的注意力。
三、短視頻亂象問題的對策
1、完善內容監督與審查制度
短視頻的低制作門檻和簡易快捷的發布操作,使短視頻平臺中的內容基數大且傳播速度快,一旦出現內容失范現象,其危害難以想象。短視頻平臺要加強對用戶上傳的內容的監督,設置優劣內容的過濾環節和投訴渠道,簡化舉報程序設置一鍵舉報功能,在第一時間對用戶發布的內容進行審核判斷并處理,對發布不健康內容的用戶加大懲罰力度。
單一的人工審核需要大量的資金與人員。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在找準短視頻平臺的痛點和過濾標準后,對短視頻內容的審查可從機器與人工兩個方面著手:利用人工智能識別大范圍審查,排除具有違禁內容的短視頻。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內容進行排查時,不同的平臺審核的內容各有側重,根據問題建立適合自身平臺的解決方案。在短視頻內容中、評論中,要做好“關鍵詞”檢索和篩選,做好輿情監測工作。
其次是通過人工審查,仔細甄別信息內容,每幀排除,尤其是瀏覽量高、傳播范圍廣的熱門短視頻。人工審核監督人員則可以分為員工與用戶,一個合格的審核人員要對內容的尺度、內容的含義、重要歷史、熱點事件、政治內容等有相當的知識儲備和經驗,才能保證審核的準確性。基于用戶的審查,可通過“自律委員會”“風紀委員會”等機制,發動用戶對內容和社區進行自查自清,讓用戶參與到監督中來,充分發揮民眾的作用。此外,短視頻平臺的舉報功能需要簡化,設置一鍵舉報功能,平臺也及時處理違規內容。
2、算法的優化與升級
短視頻平臺呈現給所有用戶的價值觀,其實是平臺運營者價值觀的體現,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互聯網短視頻的內容生態。算法屬于中性技術范疇,無所謂善惡。算法是一套數字化的運行規則,但這套規則的編碼排序者是人,體現了運營者的主觀意志。短視頻平臺利用算法進行內容推送,背后滲透著短視頻平臺方的價值判斷與情感取向。
當前主要短視頻平臺的內容推送,主要是利用算法,基于用戶喜好,但推送內容的質量有待推敲。不合理的算法體系應當修改,短視頻運營者需擺脫唯流量論、唯廣告論,要將社會責任轉化為平臺運營的優先準則,通過算法的優化,在保證內容質量和用戶喜好的基礎上,為用戶推薦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內容,擴大優秀作品的感染力與影響力,避免迎合甚至激發用戶的低俗愛好與不良興趣。
3、加強對用戶的引導與管理
要從根源上解決短視頻內容生產的失范現象,必須培養用戶正確的審美態度與良好的使用習慣,提高用戶的內容生產水平。平臺需多發布優秀作品,以高質量的短視頻作品教育人、引導人,營造充滿正能量、積極向上的平臺氛圍,提高用戶的新聞素養,培養其正確的價值觀。
短時頻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力量可分為兩類,一是來自平臺的意見領袖,即平臺內部已經積累起一定話題熱度和粉絲量的網絡紅人;另外則是平臺內來自社會各個領域、各個階層的普通用戶。意見領袖在短視頻平臺內容生產過程中占據著最主要的地位,他們往往引領著平臺中的熱門話題,擁有大量的追隨者。培養意見領袖對短視頻平臺的內容、用戶有著不可小覷的引導作用。
短視頻平臺需全面完善實名認證,一是解決侵權問題,再是對發布違禁內容者的處理問題。同時,短視頻平臺上需建立未成年人的保護體系,運用專門的策略限制未成年用戶群體能夠瀏覽到的內容,為未成年群體設置有針對性的內容權限,為青少年創造有利的成長空間。
參考文獻:
[1]趙小顯. 基于社交平臺的移動短視頻傳播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7.
[2]郭雪姣. 音樂短視頻的內容生產及失范探究[J]. 新媒體研究,2018, 4(11) :16-17
[3]張鈞涵.弱聯系的建構與強聯系的削弱——抖音對青年群體社會交往的影響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9(03):5-11.
[4]陳聰,陳環.新媒體時代的價值錯亂與信仰危機——以移動短視頻為例[J].青年記者,2019(06):34-35.
[5]張志華.解析波茲曼的“娛樂至死觀”[J].當代電視,2011(06):62-64.
[6]程前,沈丹妮,盛夏妍.移動短視頻發展亂象及治理[J].視聽,2017(0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