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帥
【摘要】:本文這里說的公共空間環境就是指城市中居民的公共活動空間,如市民休閑廣場、街道、居住小區、公園、綠化廣場等等。而所謂的裝飾小品,則是指除大型的、主題性的和紀念性的城市藝術品之外的小型的如雕塑、裝置性作品、纖維藝術、水體藝術、建筑物構造體等城市公共藝術品。
【關鍵詞】:公共環境;城市雕塑;雕塑小品;環境藝術設計;城市景視;城市文化
一、城市雕塑及城市雕塑小品的分類
雕塑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為人們所熟知。古今中外,雕塑名作數不勝數,雕塑也就成了人們最熟悉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我國隨著社會的進步,雕塑藝術逐漸從架上藝術走進我們的城市,走進了普通大眾的生活,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城市雕塑。多年來,有關“城市雕塑”的概念詮釋很多,有的稱為公共雕塑,有的稱為環境雕塑,也有稱為景觀雕塑、風景雕塑、室外雕塑的,或直接稱其為公共藝術的。自1982年中國美術家協會提交給中央的《關于在全國重點城市進行城市雕塑建設的建議》正式采用了“城市雕塑”的提法后,這一名稱已為我國學術界普遍采用。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全國性城市的改造和擴建,中國城市雕塑創作日漸活躍,作品數量逐年遞增,深刻的社會變革和觀念更新,使得城市雕塑的題材日益豐富,手法不斷創新,在吸納、融會外來雕塑藝術與姊妹藝術的同時,也加強了對本民族傳統雕塑語匯、精神的借鑒和思考,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作品,題材上由主題性、人物題材、紀念性城雕占了主體地位向多樣化方向發展,語言也出現了多樣化的局面,大型的城雕不甚枚舉,如深圳的《拓荒牛》、蘭州的《黃河母親》、西安臨潼的《秦統一》、山西長治的《炎帝像》等。同時,在發展單個城雕的同時,以舉辦不同的國際雕塑大賽為契機,全國各地建立了多處國際雕塑公園。如最早的北京石景山雕塑公園,之后又有長春國際雕塑公園、北京國際雕塑公園等共十多處,以及部分城市十多公里的雕塑長廊。這些成為我國雕塑藝術大花園里的一個個艷麗盛開的花朵。
對于大型的城市雕塑,我國目前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有單純模仿西方各種流派的手法和形式;有借鑒西方藝術的同時,吸收了中國傳統山水畫概括寫意、注重神韻的思想,中西合璧、獨樹一幟的等等。同上,第173頁。)不論那一路風格,目前都取得了頗豐的成果,這里筆者主要就目前城市環境建設中出現的眾多的城市雕塑小品展開論述。
所謂雕塑小品,就是相對于大型的、主題性的或紀念性的城市雕塑而言的,是指放置在居住區、休閑娛樂區等小型公共區域中的,不需要大型的尺度和空間,不需要像大型紀念性雕塑那樣宏偉和震撼,具有純粹藝術性或情趣性的小型雕塑作品。就其藝術風格來看可分為具象、抽象和意象三種基本風格。題材內容涉及人物、動物、植物和幾何形及山石等。不同的題材內容通過藝術家以不同藝術手法表現出來。
總體來看,目前出現的城市雕塑小品中還是以具象作品為多,新時期的具象雕塑創作以新的視角挖掘了具象雕塑傳情表意的作用,如在全國各大城市主要商業步行街上出現的反應該城市舊時街頭從事手工勞動的場景的雕塑,人物造型生動、傳神,仿佛把觀者帶進了那個年代。像北京王府井大街、上海南京路、南京山西路等都設有這種雕塑,這種雕塑比較普遍,各個城市幾乎都有,如立于蘭州西關十字西單小廣場上的《熱冬果》(由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師、青年雕塑家靳勒創作),反應了舊時蘭州街頭賣熱冬果的一幕,慈祥的老人穿著寬大的老式棉衣,佝僂著身軀在凜冽的寒風中,為過往的行人精心烹制著自己的熱冬果,一個衣不合體的小男孩抑或是老人的孫子在旁邊看著鍋里熱氣騰騰的熱冬果,不由自主的嗦起了自己的小手指,小男孩可愛的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讓觀者在贊嘆雕塑家精湛的技藝的同時,不由的對這一老一少產生了幾分愛戀,心底會泛起一絲的酸楚。當筆者每每經過此處,都不忍要駐足欣賞一會,看著這一老一少的畫面,內心的煩惱和和憂愁很快就會煙消云散。南京莫愁湖公園的莫愁女雕塑以歷史傳說為依據。莫愁女雕塑的形象使人感受到她的勤勞、善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雕像既有傳統手法,又富于裝飾效果。來來往往的游人無不駐足端詳一番。在各個城市中,動植物題材的雕塑小品更是數不勝數。
與具象雕塑不同,抽象雕塑以一種高度概括化,主觀化的創作手法,通過對點、線、面、體以及色彩的有意味的組合,來表達人與自然界的各種形態。抽象亦即抽取、提煉。抽象雕塑以幾何語言來間接反映外在世界。通過穿插、交迭、分離、與錯位構成一定的直觀形象,來探究事物的本質和內在結構。此類雕塑以表現體育題材及動植物的較多,如大連星海廣場群雕《星海奧運風》
意象雕塑即以意成象,是介于具象于抽象之間的一種風格。從字義上看,意即有意味,取向之意,也有人所流露的情態之意。這里的意象是以客觀物象為參照,發揮藝術家的主觀能動性,將情感、觀念融入作品之中,從而表達出更深的意味,如楊明的《蝕》。陳運龍《深谷甘泉》則取木、石、色彩與流水之形融為一體,含蓄中將抽象與意象合二為一。意象雕塑自人類遠祖最早開始創造雕塑時就已產生,伴隨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更新。
山石雕塑小品是我國傳統園林中的一種主要造景手段,造型千姿百態,寓意雋永,令人嘆為觀止。近年我國景觀工作者漸感自然山石不能滿足現代園林的需要,因而塑造一種人為的假山石,特別是那些構成小景獨立配置、供人觀賞的假湖石、假鐘乳石、假化石等,它們的造型以及恰到好處的配置,都不失為一種另賦新意的藝術品。城市景觀中的雕塑小品還應包括那些運用雕塑藝術造型手段處理的果皮箱、座椅等,它們雖然不屬“高雅”的雕塑藝術品,若處理得好將會增強園林環境的氣氛。
二、城市公共環境中的雕塑小品設計策略
城市公共環境中的雕塑小品起到了美化我們的城市空間,陶冶市民情操,提高市民整體素質和藝術素養的作用,所以對于雕塑小品的創作和放置,都要經過藝術家和景觀設計師的反復推敲和論證。切忌粗制濫造,生搬硬套。水木秦淮作為南京市新建的市民休閑街區;作為一個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城市公共環境;作為南京市的一張新名片。其在的雕塑小品創作和放置過程中所出現的現象,在我國目前的城市環境的建設中并非個案,許多城市或多或少都存在著。
參考文獻:
[1]劉家茂.景觀設計與雕塑藝術的形式美感[J].景觀設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