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當前,很多幼兒園都將蒙臺梭利教學法應用在日常教學中,使幼兒教學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蒙臺梭利教學法與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相契合,能夠解決幼兒教育中大部分問題,受到了幼兒、家長和教師的一致歡迎。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教學實踐出發,探索蒙臺梭利教學法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關鍵詞:幼兒教育;蒙臺梭利教學法;應用方法
蒙臺梭利是意大利的一名幼兒教育家,她通過對兒童的長期觀察,總結除了一些幼兒教育的基本方法,并將其進行整合,形成了今天我們所應用的“蒙臺梭利教學法”。很多幼兒園都應用了蒙臺梭利教學法,旨在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但是產生的效果參差不齊。我們應貼近幼兒的實際情況,將蒙臺梭利與幼兒教育結合起來,使其發揮有效的作用。
一、蒙臺梭利教學的基本原則
1、自由原則
根據蒙臺梭利的基本理論,幼兒本身是只有的,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有選擇地進行活動。在幼兒教育中,教師應尊重幼兒的個體選擇,使其能夠釋放自己的天性,進行自由地展現。不過,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幼兒的自由并不是毫無組織記錄,而是應該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對幼兒的行為進行尊重和解放。
2、工作原則
蒙臺梭利認為,幼兒在進行身心發展的過程,也相當于他們在進行“工作”。不管幼兒通過何種方式來促進自己綜合能力的發展,只要幼兒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在其中,就能夠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而使其獨立自主的能力實現了提升。“工作”能夠讓幼兒獲得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幫助,不僅能夠提高對身體的掌控能力,還能提高幼兒的潛力,使幼兒不斷完善自我。
3、準備原則
蒙臺梭利提出,環境對于幼兒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在進行幼兒教育的時候,教師應為幼兒提供有準備的環境,讓幼兒能夠在其中健康成長。環境的設置應該是有規律、有秩序的,能夠培養幼兒的條理性,也應該是美觀的、實用的,提高幼兒的基本技能和審美能力。
二、如何在幼兒教育中應用蒙臺梭利教學法
為了能夠使蒙臺梭利教學法發揮出更大的價值,我們應從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入手,將蒙臺梭利的教學理念滲透到幼兒的生活、學習、潛能等方方面面,實現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
1、利用蒙臺梭利,培養生活能力
蒙臺梭利非常重視對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尤其是當前,嬰兒出生率偏低,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眼里的小公主和小王子,家長對孩子投入了過多的關愛,很多幼兒都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也無法對周圍環境進行快速適應。教師應協助幼兒進行生活能力的練習,使幼兒能夠掌握基本的生活本領,能夠協調好自己與環境的關系,有條理地處理生活的各種事務,實現自理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模擬場景的方法,來對幼兒進行生活能力的訓練。教師可以為幼兒營造起床疊被、打掃衛生、整理衣服等場景,讓幼兒模仿自己家中大人的做法,讓幼兒掌握基本的生活技巧。剛開始,幼兒之間的生活能力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有的幼兒能夠快速完成教師規定的任務,而有的幼兒卻無法順利進行。教師可以對幼兒進行啟發,讓幼兒多多觀察別人、多多模仿別人,在不斷地摸索過程中,實現對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通過蒙臺梭利教學法,能夠讓幼兒的生活能力得到培養和提升,讓幼兒擺脫“小公主”“小皇帝”的身份,成為一個能夠自理的人。
2、利用蒙臺梭利,培養數學思維
數學是很多幼兒園的重點教學內容之一,但是傳統的數學教學,僅限于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采用背誦公式、口訣等方法讓幼兒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不利于幼兒數學思維的形成和發展。蒙臺梭利教學法提倡使用游戲的方法,讓幼兒能夠在玩樂的過程中實現對數學基本知識點的掌握,為未來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日常教學中,很多幼兒教師都認識到了游戲的重要性,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數學游戲,讓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實現對數學規律的掌握。例如,在對幼兒介紹分類的基本概念的時候,教師沒有直接采用介紹概念的方法,而是為幼兒準備了豐富多彩的物品,和四個筐,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將物品分門別類地放到四個筐中。有的幼兒根據顏色的不同,將物品分成紅色、黑色、白色和綠色,我告訴幼兒,她是按照顏色將物品分成了四類;有的幼兒根據物品用途的不同,將物品分成了食物、生活用品、餐具、動物這四個類別,我告訴幼兒,他們是按照物品功能的不同,將物品分成了四類。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對“分類”的概念進行了掌握,并且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進行分類和整理,使幼兒的數學思維得到了發展。
3、利用蒙臺梭利,滲透文化知識
在幼兒階段,對幼兒進行文化上的滲透和啟蒙,能夠為幼兒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并且能夠讓幼兒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審美能力等。很多幼兒都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希望能夠通過閱讀、繪畫等方式,來進一步地探索世界。教師應為幼兒提供學習文化的機會,采用多樣化的教學道具,讓幼兒沉浸在文化世界之中,使文化知識能夠成為幼兒心智的一部分,促進幼兒潛力的發展。
幼兒的大腦處于時刻運轉中,對于周圍的事物有很多的問題。如果教師未能進行妥善引導,就有可能影響幼兒的世界觀。教師可以準備豐富多彩的道具,用圖片、視頻等制作成為專題,對幼兒進行展示,讓幼兒對文化內容進行掌握和了解。例如,很多幼兒非常關心外面的世界,常常向我詢問:“我的爸爸媽媽要帶我去北京旅游了,北京是哪里呢?”為了能夠讓幼兒對基本的地理知識和文化知識有所了解,我通過動畫片的方式,為幼兒對北京進行了介紹,讓幼兒明白,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北京有天安門、故宮、長城等景點,北京的烤鴨和炸醬面非常出名。通過使用蒙臺梭利教學法,能夠讓幼兒實現文化知識的啟蒙,為幼兒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也能夠達到“啟智”的效果。
4、利用蒙臺梭利,提高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就是幼兒對周圍事物的感受與認識,良好的感知能力能夠讓幼兒具有認識世界的意識和探究的精神,能夠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蒙臺梭利認為,必須對幼兒進行系統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訓練,使幼兒能夠與外部直接進行直接接觸,具有敏銳的感覺和觀察力,為幼兒的思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日常教學中,為了能夠促進幼兒多種感官能力的發展,教師可以采用暫時“關閉”一種感官的方法,來促進其他感官的發展。例如,在一次教學中,為了能夠培養幼兒觸覺和嗅覺的發展,讓幼兒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事物,我讓幼兒遮住眼睛,然后通過手的觸摸和聞味,來判斷自己手上的是什么水果。幼兒在進行探索的過程中,對水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感受到不同水果聞起來是不一樣的,用手觸摸的感覺與用眼睛看到的樣子也是不同的,有了一種全新的體驗。通過利用蒙臺梭利教學法,能夠帶動幼兒多種感官的發展,使幼兒的感知能力得到培養,為幼兒高級的智力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總之,幼兒通過參與運用蒙氏教學內容,能夠懂得尊重別人、學會接受別人、學習如何分享,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訓練,最終形成健全人格、建構完善的品格。作為一種創新的教育方式,蒙臺梭利教育法應用在幼兒園教學中,能夠有效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對于以后幼兒教教育教學都會起到一個很好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肖靜雅.蒙臺梭利感覺教育重要性的再“升溫”——《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J].才智,2019(03):90-91.
[2]龍世杰.蒙臺梭利教育法在幼兒教育改革領域中的應用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01):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