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摘 要:小班幼兒年齡小,思維仍帶有很大的直覺行動性。作為小班教師,首先就要學會善于觀察每個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做到因人而異,從而來糾正幼兒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進餐習慣,從小養成自覺良好的進餐習慣。
關鍵詞:小班幼兒 進餐習慣 從小培養
(一)、問題的提出
幼兒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期,養成良好的進餐行為習慣,攝取豐富的營養是幼兒健康成長的保證。然而,大多數的幼兒在家吃飯都是要爸爸媽媽喂,使幼兒在家中養成許多不良的進餐習慣,導致很多幼兒對進餐不感興趣。有的幼兒是邊吃飯,邊跑,邊玩;有的幼兒雖然會自己吃, 但習慣不好,滿桌滿地都是飯粒、菜湯;在進餐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別,有許多幼兒有嚴重的挑食現象。因此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提出本次課題研究:小班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和研究。
(二)研究策略
培養幼兒安靜進餐的途徑有多種方式,主要體現在幼兒日常活動中、健康教育活動中和實踐活動中。
1.采取幼兒喜歡的方法讓幼兒習慣餐前洗手
手接觸外界物體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剛開始學時,一不注意,孩子們的袖子就弄濕了,借此機會,我們就給孩子們做示范——挽袖,并一邊洗手一邊教幼兒說:“嗚,咔嚓咔嚓,排隊啦!來洗手,打開水龍頭呀,小手沖沖濕呀,摸摸小肥皂。搓一搓,搓手心;搓一搓,搓手背;搓一搓,搓手腕,小手沖干凈!再用毛巾親一親,看,小手小手,干干凈凈。”這樣,孩子們把洗手當作游戲,使幼兒養成食前洗手的好習慣。
2.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初步了解進餐的重要性和常規
小班幼兒理解力差,膽子小,如果一味的說教,易導致幼兒失去學習興趣,有些幼兒還會故意違背,因此,我們采取了故事,游戲與說教結合的形式,使幼兒初步了解進餐的重要性和一些簡單的進餐方法。如通過故事《大公雞和漏嘴巴》使小朋友懂得吃飯時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就會造成桌面、地面、身上的不干凈。
3.糾正幼兒的偏食、剩飯情況
現在生活條件一般都比較優越,家長們對孩子吃的方面更是慷慨解囊,但幼兒的偏食現象卻是非常普遍的,有的家長更是束手無策,拿孩子一點辦法都沒有。如何糾正幼兒偏食的不良習慣呢?我做了以下幾點:
(1)及時調查、了解幼兒的偏食情況
在了解中,我發現幼兒的偏食習慣形成原因有以下幾種:家長從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種食物;身體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習慣;情緒不穩定等。如邵凱穗小朋友不愛吃茄子,通過調查了解,發現原因是他的父母不喜歡吃茄子,在家里從未燒過這道菜。
(2)因人而異,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榜樣示范法。根據小班幼兒“喜模仿”“愛表揚”的特點,我就利用集體氛圍的渲染,用情緒感染他們,為他們樹立榜樣。
座位安排法。以前,為了老師的便于管理,我把因偏食而吃得特別慢的幼兒集中在一、二張桌子上,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后來,我們改變了方法,把他們安排在要好又能吃的孩子在一起,這樣,他們看到自己周圍的好朋友吃得這么香,受到感染和鼓舞,漸漸也吃得快,吃得香了。
“打預防針”的方法。我班有些幼兒對某種食物高興時能吃一些,不高興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對待這類幼兒,我采用“打預防針”的方法。
逐漸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兒從小就不吃某種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過來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現實的。對這類幼兒我采用“逐漸加量”的方法。
物質鼓勵法。對偏食、剩飯的幼兒哪怕是一點點進步,我們都給予鼓勵,發給孩子一朵小紅花,小貼紙等,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促使幼兒改正偏食和剩飯的不良習慣。
(3)制定并開展我不挑食之《主題活動——蔬菜一族》
為了讓幼兒不挑食,喜歡吃蔬菜,在每學期設定的兩個“主題活動”內容的選擇上,我們班選擇了《蔬菜一族》。主題活動《蔬菜一族》周時4周的教學活動,時間從2018 年2月30日—2018年7月2日。我想,這對幼兒養成“不挑食,吃青菜”的良好進餐習慣,是會有一定的幫助的。
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飯的不良習慣得到了有效改善。
4.家園配合,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幼兒園的教育要求家長的密切配合,如果只限制在幼兒園內就很難真正養成良好的習慣。
(1)更新家長的觀念
父母要改變認識,不要總擔心孩子餓著,要讓孩子知道,吃飯就該有好習慣,是文明行為,不能邊吃邊玩。對全班家長發放了《良好進餐習慣19條》以及相應的家庭指導措施。
(2)對孩子要放手
包辦型的教育,對孩子是不利于其生長發育的,長期包辦就會使孩子形成依賴性很強的心理,凡事不會自主,不喜歡接受新事物。
(3)提前適應法
我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菜市場買菜,一起洗菜,參與做飯做菜等等,讓孩子看到蔬菜是如何變成好吃的食物的,一邊給孩子講各種食物的營養,吃了會怎么樣,讓孩子提前接受要吃的食物,這樣更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也更容易接受食物。
(三)、課題研究的結果與反思:
通過對該課題近一年時間的研究與實踐,通過學習理論知識,結合研究的對象,通過和家長的交流與配合,對研究的結果較為滿意,達到先前的預期效果。探索出有效培養小班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途徑與方法以及家庭指導策略,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孩子身上來講,90%以上的幼兒通過這近一年時間的雙向教育都有明顯的進步。大部分幼兒不存在挑食現象了,只有個別幼兒偶爾還有,挑食最嚴重的正正也讓爸爸媽媽感覺到了可喜的進步。
2.從家長方面來看,他們常常會主動從老師那里詢問孩子的近況,并咨詢
在家中該如何配合老師一起教育孩子,充分發揮雙向教育的作用。看到孩子們的變化我們老師和家長感到無比的欣慰。
通過研究引發的思考:
1.家庭教育的包辦代替仍然是當今幼兒教育的大問題
2.生活處處是教育
【參考文獻】
[1] 作者:萬鈁《幼兒衛生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12月
[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江蘇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