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國富
摘要:隨著新一輪教學改革的開展,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新的教學思想,新的教學理念的提出,教育研究日益受人們的重視,校本教研成為促進學校教育的發展的最直接的有效途徑。本文闡述農村中學校本教研的困惑,并提出了農村中學校本教研可行有效策略。
關鍵詞:教育不均衡;有效策略;精心培;管理體制;搭建平臺;和諧發展
1 問題的提出
2015年我有幸參加廣州大學組織的廣州市卓越教導主任培訓班學習,在農村中學教導主任的交流中,大家暢所欲言,而討論最激烈的問題是農村中學校本教研的困惑。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教育不均衡,造成農村中學科組長、備課組長流失嚴重;農村中學的教學管理措施還不夠完善,有些農村中學管理還落后;大部分農村中學教學改革難于開展,學校難于形成特色,造成教學質量偏低。
2 有效策略
針對農村中學校本教研的困惑,經過幾年對農村中學教學管理的現狀和困惑的思考和探索,在我校提出并實施如下相關有效的策略。
2.1 精心培養一批富有戰斗力的科組長、備課組長
開展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力量是科組長和備課組長,一間學校的校本教研質量如何主要看科組長和備課組長。因此,培養出一批強有力的科組長、備課組長和管理好科組長、備課組長是校本教研工作的重點。
首先,建立培養程序:老師--建立培養對象--教學骨干--崗前培訓學習--備課組長(骨干教師)--實操培訓--科組長—定期培訓。其次,完善管理方法:我校對科組長、備課組長實行量化管理,制訂了《正果中學科組長績效方案》,《正果中學備課組長績效方案》,使科組長、備課組長工作得到肯定,同時調動了科組長、備課組長工作主動性。第三,教導處對科組長每周一會,備課組長每學月一會進行工作總結及能力提升。第四,落實權利:我校加大科組長、備課組長的待遇,特別是評先評優對科組長、備課組長傾斜,同時,教師的評先、老師檔案的材料和工作的分工都要科組長、備課組長參與,從而提升了他們的地位。
2.2 打造健全、高效的科組、備課組活動
(1)三級管理確保科組、備課組活動正常進行。我校實行行政掛科組、備課組制度,凡是科組、備課組活動掛科組、備課組行政要到場指導或巡視。每次科組、備課組活動前,科組長、備課組長要到教導處取活動記錄簽到表,活動后立即把活動記錄簽到表交回教導處記錄并把活動提綱張貼在教導處科組、備課組活動一覽表中。科組長每周對教導處匯報一次本周的活動情況。
(2)四定、四統一、五程序、八要點確保活動質量。我校的科組、備課組活動實行“四定”和“四統一”。四定是:定活動時間、定地點、定中心發言人,定監督領導。四統一是:統一進度、統一目標、統一重點、統一測試題。集體備課按五程序要求:采用先分工提早一周書寫教案,以電子文檔形式發送給教研小組,教研小組對備課進行研究和修改(要說明修改的原因),修改后把發送給各任課教師。再在備課組大會由主備人進行說課,根據大家發表的意見結合自己的實際修改后,才使用。教研小組研究過的教學設計,全備課組成員都要統一使用。我校集體備討論內容按八要點進行:課前讀書材料—課前測試內容—新課情景引入---知識過渡—突破難點—小結內容—鞏固練習—作業。各科組、備課組結合自己本學科的實際完善和推廣教學模式。
2.3 實施有效的以聽促教活動,構建有效課堂
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行政、科組長每期聽課不少于20節,老師不于15節。并嚴格實行執行教師聘用要求老師要進行了結對子制度,結對子工作資料歸入老師業務檔案。老師逢周五下午把本周聽課記錄、評價和聽課圖片發送到級微信群,教導處及時統計并公布有關數據。教導處在每周老師例會進行總結,對上課有特色、評為優質課的教師進行表彰。對較差的課要求該備課組長要向教導處作分析反饋。每位老師全期被聽課評價的總平均分作為期末老師評先、評優的依據之一。正因為我校對被聽教師實施三級評價記錄,促使老師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2.4 建立學校活動課程管理體制,提升素質教育
我校積極開辟第二課堂,用活動促活力,并把各項活動納入學校課程管理體制,取得顯著效果。
(1)落實安排,實行“月月有計劃,周周有安排,天天有活動,人人有舞臺”的行動。學期初計劃要求每個備課組開展各項競賽活動不能少于二次。各級結合實際,開展不同形式的班級活動。團委成立十五個社團,保證每周活動一次。每天下午放學后,開放體育器材室、圖書室、電腦室給學生。學校每期組織開展一些大型活動。第一學期開展體藝節,第二學期開展科技節,項目不僅是體育、藝術項目,還包括各科組開設的項目,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和展示自己的才能。
(2)完善活動課程管理體制,體現學校特色。學校要求科組、備課組安排的各項輔導或競賽活動,教導處實行每周跟蹤落實。同時,科組長要在每周工作會議上作匯報。社團活動也由教導處協助團委跟蹤落實。學校每天開放的體育器材室,圖書室,電腦室并派專人負責管理。學校大型活動教導處要參與籌備和跟蹤。
2.5 為老師專業發展搭建平臺,促進學校和諧發展
(1)學校通過成立各科教研小組,促老師專業發展。我校在每備課組中挑選工作能力強,有上進心的教學骨干成立二至三人的中心教研小組,并由他們組成學科的中心教研組并做到落實工作職責。我校“有效備課”備課形式采用先分工,后研究,再統一的形式。各教師備課要提早一周,以電子文檔形式發送給教研小組,教研小組對備課進行研究和修改(要說明修改的原因),再發送給各任課教師。教研小組研究過的教學設計,備課組成員都要統一使用。“有效測試”方面,要求九年級的月考和七、八、九年級的半月考,每各出題人出好試題后,交由教研小組審批后,才能使用。凡是經過教研組研究過的教案、試題,教導處要統計算入期末績效。每月備課組長會議要匯報教研組活動情況,期中、期末教學總結會教研組成員參加。
(2)加大課題研究的實施力度,促教師學術水平的發展。為抓實課題研究工作,學校成立課題領導小組對校級課題進行全程跟蹤。校級課題由科組結合科教學的需要提出研究主題并報教導處審批,教導處每年十月份公布各科校級課題,各每科組教師每年只能申請一個校級課題。若科組內多人申請,就要在科組內(下轉頁)
(上接頁)競爭,優者得之。教導處每年十二月舉辦校級課題開題及結題會議,每年六月舉辦課題中期匯報。對申報了區級及以上的課題,教導處專人跟蹤,及時幫助解決研究上的難題,并嚴格按照程序做好中期審查工作。學校規定凡是課題結題的給予課題組成員一定績效補助。
(3)為教師的發展搭建綠色平臺。為了提高教學水平,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學校實行教師每學月寫書教學后記制度。全體教師特別是青年老師上完每節課后都要書寫教學后記并每學月提交其中一篇教學后記或教學總結交到教學處,教學處對書寫教學后記或教學總結認真的老師進行表彰。定期為教師出版《正果中學教師教學論文集》、《正果中學教師德育論文集》、《正果中學師生文選集》,進行正果中學骨干教師評選。并在校園建設優秀教師風采專欄等。
3 成果
經過多年的校本教研究和有效工作的開展,我校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近十多年來,我校從一所增城區較薄弱的農村中學,提升至增城區中等或上水平。特別是近三年,教學質量繼續保持上升態勢,據區考研室領導公布,中考七科總平均分在29所公辦學校排名中,我校2017年排第14名,2018年排第11名,2019年排第4名。而且2019年中考中,我校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物理、化學、體育七科都達到或超區的平均分;其中,體育、政治兩科在區公辦學校都排第一名,語文排第二名。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正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