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
當前小學生作文課時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怕寫作文,這是由于小學生生活經(jīng)歷不豐富,沒有多少作文基礎(chǔ),總感覺沒有什么可寫的。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就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和堅持寫日記的興趣。堅持每天寫日記,可以積累知識,豐富思維,磨練意志,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為寫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日記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最好方法。在日記里學生可以寫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事,真實地記錄自己每天的生活,寫出自己對生活的思考,教師必須在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才能使“寫日記”真正服務(wù)于作文。怎樣引導學生堅持下來并寫好日記呢?我平時是這樣做的。
1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興趣是最重要的。
一是要以贊揚為主,激發(fā)學生寫日記的興趣。在剛學會寫日記時,他們大都有著極高的熱度。但日記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比如要動腦、堅持寫字(有些字還不會寫),又往往會讓他們感到懼怕,并難于堅持。因此,在學生剛學會寫日記的一段時間時里,教師要悉心地去“扶”,并及時地給予鼓勵。不要過分地提高要求,給學生足夠的信心;要端正學生的態(tài)度,提倡日記的“實用性”;要差異,把日記的自主權(quán)還給學生。如記一次有趣的活動,我沒有閉門造車,紙上談兵,而是和他們一起玩貼鼻子、老鷹捉小雞、藏貓貓等的游戲。在熱火朝天的游戲過程中,我提醒學生注意游戲的過程是怎樣的?誰說的、做的引起了你的注意?當你被蒙上眼睛,拿著鼻子去貼時,當老鷹漫無目標地亂尋覓時,你心里是怎么想?又怎么做的?引導學生用心去記憶,去體會。通過這樣的指點,學生寫作的興趣盎然,一些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在作文中都有體現(xiàn),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妙筆生花的感受。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表演情節(jié)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我曾經(jīng)聽了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上的一節(jié)作文課。他上課的內(nèi)容是:歇后語編故事。在課堂上,于老師和學生共同編演歇后語雞給黃鼠狼拜年自投羅網(wǎng),師生打成一片,演得入情入景。在于老師的帶動下,學生表演熱情高漲,寫作興趣濃厚,學生編出的故事生動有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是批改讓學生擁有成就感。學生寫作的自信心來自多方面因素,其中教師的鼓勵是一枚重要的“砝碼”。批注日記要注意尊重學生。因為學生的日記不是作業(yè),不是學習產(chǎn)品,無需老師把關(guān)驗收、評判優(yōu)劣,它是學生內(nèi)心世界一塊溫馨圣潔的芳草地,陽光雨露才能使它茁壯成長,無遮無掩的批評會引起學生反感、挫傷他們積極性。長期保持學生對日記的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老師的以鼓勵為主的評價,適當和學生思想上有個交流,讓學生感覺到你走進了他的內(nèi)心便于情感的流露。
2 指導寫好日記
2.1 引導學生學會觀察
葉圣陶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庇行W生初寫日記時,每天為寫什么絞盡腦汁。因為許多學生都生活在有限的空間里,他們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小學生寫日記的內(nèi)容、水平當然就會平淡而沒有新意。老師應(yīng)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指導學生觀察,要求學生把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人物、景物、事件,圍繞一個主題,選擇一個方面記下來。具體說來可以從五個大方面來指導。
(1)見聞和感受日記。讓學生記下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或做過的事,也可以寫自己的感受。平時的學習情況、元旦慶祝會、出去游玩的經(jīng)過、當前流行的社會問題等等,不一而足,都可以寫。《語文課程標準》在著力強調(diào)學生習作興趣時,還提供了調(diào)動學生習作興趣的方向突出主體體驗。學生的生活體驗、感受深了,才會樂于表達。然而,從當前學生習作現(xiàn)狀看,學生缺少生活體驗,學校與家、家與學校兩點一線。他們似乎看不到今天的太陽與昨天有什么不同。作為教師,有必要讓清新的空氣吹進我們的教學,讓我們的教學走進廣闊的空間。春天,萬物復蘇,百花盛開時,我們可帶學生到山間、田野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大自然的美麗;秋天,大地一片金黃,果實累累時,我們可帶學生到田間、果園里去感受秋天的絢麗多彩,與農(nóng)民伯伯分享豐收的喜悅。我們也可抽出時間,領(lǐng)著學生到商場、市場去逛一逛,讓學生在這司空見慣的地方,用自己的眼睛去搜尋未曾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觀察人們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學生有了感受與體驗,才會提起習作興趣,打開話匣子。記得我指導學生寫一處景物,為了讓學生寫得真切,親自帶學生到山上公園玩,讓學生看看落葉、爬爬山、玩玩風車、嬉戲一番學生像快樂的小鳥,盡情感受秋的魅力?;貋砗?,讓學生寫作文。結(jié)果,學生寫出的作文生動、具體,情真意切。如果沒有學生親身體驗,怎么會寫出這么好的作文呢?
(2)插圖日記。這是圖文并茂、饒有情趣的一種寫日記的方法。試想,一篇生動流暢的日記,配上色彩鮮艷的一朵花、一片綠葉或是一只小動物,還有靈活多變的字體標題,這些都能激起小作者們極大的熱情和興趣。
(3)摘抄日記。蘇聯(lián)的拉德任斯卡雅教授說:“訓練孩子們從書本上搜集材料,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訓練他們走向生活?!币虼?,一般每星期的日記我都布置摘抄的內(nèi)容。如“名人名言”“名人小檔案”“生活百科知識”“奇聞異談”“時事欄”、“好詞庫”。
(4)想象日記??梢允翘峁┰~、句或情景的想象寫日記,為日記開啟鮮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想象要來源于生活,如果離開了生活源泉,就沒有表象和感知,也就沒有創(chuàng)造,想象就成為無源之水,只有干涸,無本之木,必然枯死。因此我們要經(jīng)常指導學生廣泛接觸自然、社會,善于觀察、分析周圍的人、事、物,多閱讀課外書籍,充實作文素材,增強感悟力。特別是要人為地創(chuàng)設(shè)或捕捉一些情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分析、思考,學生會釜底抽薪,想象薪火會越燃越旺,從而產(chǎn)生種種天方夜譚、奇特怪異的想象。如:一次上自習課時,學生們正在專心做作業(yè),忽然一只蝴蝶飛入教室,在教室里翩翩起舞。一聲“啊……好漂亮!”把學生的注意力瞬間吸引到蝴蝶身上,頓時教室里沸騰了,我剛想發(fā)怒制止,突然靈機一動。“這么漂亮的蝴蝶,它這時來干什么?為什么總喜歡在教室里飛撞?你想對它說點什么……”說完,學生“來電”了,七嘴八舌,說過不停。有的說:“它看見我們學習緊張,來給我們表演節(jié)目,讓我們輕松一下”;有的說:“它是來看我們學習是否專心”;有的說:“是‘賣火柴的小女孩’來給我們講她的故事”……真是無奇不有。于是我順勢利導,要求學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想說的都一一記下來,以《一只蝴蝶》或《賣火柴的小女孩來了》等為題,當作一次作文。很快學生就寫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抓腦袋、咬筆桿的現(xiàn)象沒有了,其效果令人拍案叫好。
(5)采訪日記。我讓學生采訪媽媽的童年,然后指導學生在日記中寫一寫“媽媽的童年”,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更是增進學生與家長交流的好機會。
2.2 指導學生真實地表達自我
日記無非就是記錄一些發(fā)生過的事,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可以寫到日記里,寫日記應(yīng)該是件快樂的事,可以通過寫作展現(xiàn)自已的心靈。寫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可讓學生思想自由地飛翔,讓他們敢想敢寫敢笑敢哭,甚至對家長、對教師的不滿都可以盡情表達,讓他們寫進我的心。無論學生寫什么內(nèi)容,批改時,我都放大他們的優(yōu)點亮點,(下轉(zhuǎn)頁)
(上接頁)鼓勵他們表達自已的真實感受。
2.3 學生日記互看互學
定期地讓學生互看日記(在雙方自愿的基礎(chǔ)上),互相交流,因為共同生活在同一空間,可以相互從中開啟思維,學習人家觀察角度,拓寬自已的取材范圍。每次的日記交流使學生不斷獲得寫日記帶來的靈感。在交流中互相評價,互相交流,因為共同生活在同一空間,可以相互從中開啟思維,學習人家觀察角度,拓寬自已的取材范圍。每次的日記交流使學生不斷獲得寫日記帶來的靈感。在交流中互相評價,互相欣賞。于是,學生寫日記的積極性更高了。
2.4 引導與作文教學銜接
寫日記的過程就是積累素材的過程,日記素材可作為作文材料。這樣,作文就不會無話可說了。但要讓學生明確,日記并不等于作文。教師應(yīng)指導學生擷取其中某篇,按照記敘文訓練的具體要求進行改寫,使它變成一篇結(jié)構(gòu)完整無缺的好作文,逐步讓日記訓練起到作文啟蒙教育的作用。
日記是小學生作文材料的知識倉庫,是小學生練筆的重要舞臺。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細觀察、勤思考、多練筆的好習慣,為習作多積累素材,讓學生愛上寫日記,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作者單位:遼寧省調(diào)兵山市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