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嵐
摘要:英語課程因為其學科屬性,其智慧教學的方式也同其它學科有一定差異。文章詳細介紹了UMU互動平臺的教學應用優勢:為習本課堂提供數據支持,可以使課前習,課中習和課后習變得高效和有效,讓老師和學生能夠在習得中及時地相互反饋情況,增強師生間的互動學習效果;學生的習得足跡可以很好的保留在網絡平臺上,做到隨時再現性,學生可以輕松多次學習,自主學習和互助學習;可以整合老師和學生的視頻資源和文本資源等,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自主編輯在線考試形式獲得大量數據來分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等。
關鍵詞:UMU互動平臺;習本課堂;課前習;課中習;課后習;有效
1 背景
根據英語新課程標準,英語學習需要學用一體,語言需要多用,和生活貼近,讓學生感興趣。但是基于現在的大班制,一節課45分鐘讓每個人都能開口說是不太可能實現的。習本課堂的課前習,課中習和課后習很難留下學生的習得足跡。原來,課前習的開放性任務和數據統計,經常是只有數據統計結果,并且所有問題只有老師能夠看到,其他同學不能具體看到,都需要課中習討論解決,這就局限了互助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課中習學生的習得成果也因為課堂45分鐘局限無法讓所有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課后習需要讓學生在展示自己的習得成果之后,需要再次發現問題,但是無法集中討論和展示,甚至有些數據會丟失。
2 案例描述
UMU互動平臺(以下簡稱UMU)是羅湖區UMU微課團隊推動使用的一款優秀平臺:平臺主要分為手機客戶端和PC網頁端。有微課,視屏,圖文,問卷,提問,討論,音圖文作業和office文件上傳等幾大功能。UMU支持微信、QQ兩大主流交流平臺電腦版和手機版,同時也支持各大瀏覽器通過鏈接訪問,方便老師和學生整合資源,互動并且應用。
2.1 課前習的開放式任務在UMU上完成,讓學生互相交流
教師通過UMU的電腦版和手機版的圖文作業功能設置課前習的開放式任務。讓學生根據老師指定的主題,在網上搜索相關的資料,整合后發到UMU平臺上,同學之間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評價,互相提問,并且可以互相給予獎勵,點贊,評價最高的可以在課中習展示。
2.2 課前習的自主學習在UMU上完成,讓學生重復學習,完成部分知識性學習
教師通過UMU的電腦版office文檔上傳功能,上傳教學課件,讓學生先自主學習語言點,自主學習教師課件,學生可以在自主學習后,在課件下面發言提問,并且互相回復,解決一些問題,并且發現一些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也通過學生回答的問題,做答疑,解決問題。所有提出的問題和回復討論,都可以在UMU上看到,留下研討的足跡。
2.3 課前習的討論活動在UMU上完成,讓學生互助學習,發現問題
教師通過UMU的電腦版和手機版的討論功能設置討論主題,學生可以把自己想說的話和提出的問題發在討論帖里,可以互相討論,互相回復,教師也可以通過討論的貼子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給學生一個表達自己意愿的平臺,了解學生的興趣點。
2.4 課前習的知識考核在UMU完成,讓教師通過大數據精確了解學生的程度
教師通過UMU的電腦版和手機版的考試功能,在課前完成一些練習,通過練習的統計數據,發現學生還沒有掌握或者掌握地不好的單詞和詞組,句型等,并且教師可以在UMU手機版對每道題目或者錯誤比較多的題目進行微課講解,為課中習體驗和解決問題打下了基礎。
2.5 課前習的調查問卷在UMU上完成,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共性內容
教師通過UMU的電腦版和手機版的調查問卷功能,了解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量化過程,構成整個班級的數據,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共性內容,準備課中習的內容和習得方向。
2.6 課中習的體驗在UMU上完成,讓學生層層遞進,深入理解,解決問題
教師通過UMU的手機版的圖文功能,展示出課中習需要讓學生體驗的活動,并且幫助學生解決課前習中的問題,互助學習,或者老師講解。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展示,進行討論。
2.7 課中習的評價在UMU上完成,實現私人定制
教師通過UMU的手機版的圖文評價功能,對課中習學生個體的展示進行評價,也可以及時對小組的展示進行評價。學生是知識的體會者,驗證者和實踐者,讓學生發現所學內容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從而有機會在自身體驗的基礎上,創生出真實環境相適應、與知識相關聯與解決類似問題的想法和做法。
2.8 課后習的拓展在UMU上完成,讓學生展示習得成果,發現問題
教師通過UMU的電腦版和手機版的圖文和音文作業功能,讓學生在課后上傳習得成果,展示自己。在傳統課堂的課后作業就是抄寫或者手抄報,或者是錄音作業,比較分散,互相分享比較有難度。在UMU平臺下的課后習得很容易就能在網絡上分享,并且可以圖音文并茂,給了每個學生展示自己成果的機會,學生之間還可以互相評價,點贊和提問。進一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 案例成果
3.1 學生成績大幅提高
參加實驗的兩個班級的學生學習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高,成績也從原來的年級倒數第一第三,進步到了年級第三和第四,學生自己也對自己的進步非常的吃驚。
3.2 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
很多實驗班級的學生告訴我,傳統的課堂讓他們沒有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沒有機會用英語來表述。UMU平臺下的習本課堂讓每個學生都有了存在感,成就感和榮譽感,都非常愿意積極參與課堂,展示自己。比其他沒有進行實驗的學生相比更加有好奇心和學習的欲望。
3.3 培養了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讓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在UMU平臺上結合習本課堂發展進步。把課堂還給學生,真正讓學生學有所用,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4 案例反思
2017-2018年學年第一學期開始,對所教兩個班級進行以UMU為平臺的英語習本課堂的應用,并且成為常態課程。應用UMU平臺下的英語習本課堂趨使學生天生的某種學習的本能得以展示,在現在這個社會關系大網絡之中,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在學習中體現自己的價值的個體社會化過程中,學習的步伐就不會停止。過去的課堂教師說了算,教師根據經驗來進行教學設計,并且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統計學生的程度,再次改進教學。互聯網的世界憑借開放(下轉頁)
(上接頁)性、數據化、交互性、豐富化、移動化的特點,串聯了時間,空間和“你我”。UMU平臺在習本課堂中應用,實現了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教師指導更及時,學生實時習得更到位,師生分層次輔導更快捷,課堂氛圍更加生動,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同時實現了線上自主和線下協作的數據流的數據流動。讓學生充分利用了網絡的交互性,記載了學生的習得軌跡,這個過程是具有不同資質的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完成過程。
在“互聯網+”的時代,作為一名教師,將努力探索一條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英語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真正提高初中英語的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程曉堂.關于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文科版),2000.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羅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