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靜濤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絡的不斷普及,學生以及社會對學生計算機網絡的知識需求也越來越高,面臨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中職學生,如何利用在學校有限時間內為了讓學生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掌握計算機網絡知識,我校(武漢技師學院)在第四學期對部分專業學生進行計算機網絡知識學習,同時為了保證教學的質量,達到教學目的,必須對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來提高教學的效率。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武漢技師學院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進行研究。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課程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1 引言
武漢技師學院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職業學校,學校開設機電及印刷兩個大類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3800人,其中印刷專業為特色,開設有計算機印刷和計算機平面設計、數碼印刷及IT技術等多個專業,主要的任務是根據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為印刷行業培養合格的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學生就業去向一般為印刷企業的印刷設計人員,印刷操作人員,少量學生也有創業開設印刷設計前公司進行自主創業。現代社會對計算機網絡知識的需求尤為突出,如何正確引導學生理性使用網絡,學校必須從“零”開始,以實用為出發點,學好計算機網絡課程讓學生有更好的自身可持續性發展。
2 教學內容重難點改革以及內容擴展
2.1 教材分析
在中職教學過程中,教材一般采用的是李歡、徐師編著的《計算機網絡基礎》一書,該書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書中共有九個章節,涉及三個方面內容,第一是計算機網絡基礎的有四個章節,里面包含了網絡概述、數據通訊基礎、網絡體系結構與協議及局域網內容,第二個內容是Internet,有兩個章節包含Internet基礎及應用,第三個內容網絡管理,包含網絡管理及網絡安全、網絡操作系統。該書中概念較多,尤其是抽象概念比較多,如網絡體系結構、OSI參考模型、IEEE802標準,學生理解起來尤為困難,實踐操作方面內容比較少,學習完后很難適應現在生活需要。
2.2 學生現狀分析
作為職業學校的學生,學生在一年級第一學期會有計算機基礎方面的知識學習,學生學習完后能夠利用OFFCIE辦公軟件制作辦公文檔和電子表格,學生對網絡知識基本了解甚少,有限的網絡應用基本還是騰訊QQ聊天,騰訊QQ空間應用,網絡游戲及網絡電影收看。
2.3 教學內容重難點體現以及內容擴展
根據教材分析及學生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按照現有內容進行講述,學生學完后往往是概念沒搞清楚,實踐操作都動不了手,根據筆者教學發現,在概念方面以學生好理解、貼近生活實際概念為突破口,進行重點講解,如局域網、數據通信、光纖等詞。而數據鏈路層、IEEE802標準、CSMS/CD這些抽象概念則可一筆帶過。在Internet部分則以實踐操作為主,貼近學生大眾生活,以電子郵件申請、電子郵件發送、文件下載軟件、QQ聊天軟件功能擴展為切入點,調動學生興趣。
此外,為讓計算機網網絡更突出實用性,讓學生能夠應用互聯網絡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還可以對教學內容進一步進行擴展,如現在流行的微博應用、網絡購物應用、360安全衛士使用等,學生學習起來興趣高。
同時網絡也是把雙刃劍,教師在網絡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多增加學生對網絡情感的教育,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控制黑網吧,通過網絡德育讓青少年能夠自覺抵制不健康的網上行為,提高他們的識別能力,左右青少年的價值取向,激發青少年的斗志,增強青少年精神上的免疫力;通過網絡德育平臺,給青少年提供健康、有趣的精神食糧。將學生從不良的信息中引向學習網絡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的活動中去。
3 教學方法的改革實踐
為了在課時減少的同時,保證教學的質量,提高教學效率。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取如下的方法來進行教學改革:
3.1 利用多媒體工具直觀教學
在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特別在對于一些涉及到計算機反饋信息的內容教學時,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師板書和講述,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那么盡管教師累的滿頭大汗,但是學生也往往只是一知半解。如果合理的使用多媒體工具,可以在屏幕顯示器上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那么就能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
3.2 “解惑”式教學
目前,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學生或多或少對計算機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師應該以教材為基礎,引導學生有層次、有重點的學習。讓學生直接在計算機上進行操作,并且借助教材來節省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在課堂開始時就明確告訴學生課堂教學目標,然后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在操作、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當學生碰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及時進行解惑。而不是直接參照教材,面面俱到。
3.3 注重操作技能的培養
計算機教育具有非常強的應用好操作需求,是一種能力教育。從前面所分析的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課的目標可以看出,課程應該是在學生對計算機相關理論知識有所理解的基礎上,熟悉計算機操作系統以及一些常用軟件的操作。因此,計算機網絡課的重點在于“學以致用”,在授課過程中的“用”指的就是讓學生在理論教學結束之后,讓學生通過實驗來驗證教學內容中的理論知識,從而領略到理論中的精華。因此,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非常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通過學習后,學生能夠自己動手用做網絡連接線,能夠自己設置家用路由器,解決自己家用網絡故障,能夠上網購物,這些技能都容易用會,而且能夠解決學生身邊的問題,學生信心更足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
3.4 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速度和更新速度都較快,再加上學校教育的局限性,使得學生所學知識與實際計算機技術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因此,必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不斷的將獲取的知識轉換成自身的能力。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必須注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引入一些新的技術,從而喚起學生的求職欲望,這對學生思維的啟迪有很大的幫助,使其自覺向專業的深度和廣度發展;然后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加以鼓勵和耐心指導,從而提高學生自學的信息,從而為學生打造良好的自學基礎。
4 結語
作者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以及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以實際應用為出點,對教學內容進行重難點及擴張內容進行改改,利用多媒體工具直觀教學、“解惑”式教學、注重操作技能的培養、(下轉頁)
(上接頁)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等方面來提高教學的效率,重點在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作者所提出的幾種教學方法改革方案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偉達.計算機網絡原理與實用技術[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 諸海生,等.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01).
[3] 吳玲達,等.計算機通信原理與技術[M].國防大學出版社,2012(03).
[4] 柯宏力,等.Intranet信息網絡技術與企業信息化[M].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0(01).
[5] 于峰.計算機網絡與數據通信[J].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08).
(作者單位:武漢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