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世鋒
【摘要】 ?當今社會人們處于網絡環境當中,網絡影響人們的日常行為與生活習性。對于中學生來說網絡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借鑒網絡當中的資源優勢,為學生日常學習與德育教育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給中學德育教育帶來新的契機。另一方面網絡的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因素,網絡當中充斥著大量的不健康內容,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給中學德育教育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在法治社會下如何利用好網絡,進行中學德育教育的創新與發展,成為了當代中學教師的重要任務。本篇文章基于網絡環境下,對中學德育的創新與發展展開深入的探討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具體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 ?網絡環境 德育教育 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7-187-01
引言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也要講求一些方式方法,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培養其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思想道德品質,才能真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在網絡化的環境中為提升中學德育教育的實效性,要不斷革新德育教育方法。
一、網絡環境對中學德育的影響
(一)網絡環境下對中學德育創新教育的有利影響
在網絡時代,教師可以更加便捷、輕松的從網絡中獲取更多的教學素材,如視頻、音頻、圖文、真實案例等,大量的教學資源不斷豐富著課堂教學。在傳統德育教育課中,教師大多數采用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直接將社會中的善惡美丑告訴學生,學生只能通過教師講解的知識對其進行定義,缺乏自身感悟、理解的過程。然而,在網絡上教師可針對當前的焦點問題、熱點事件進行討論,教師可以開展德育教育主題班會、自習課為學生播放德育教育視頻。與此同時,網絡時代的到來,大大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豐富了人們溝通交流的方式,如微信、微博、郵箱、QQ的運用,打破了教師與家長交流的時空限制,將教師、學生、家長緊密聯系在一起,方便家長實時監控學生德育教育的成果。
(二)網絡環境下對中學德育創新教育的不利影響
網絡當中蘊含有豐富正能量信息,同時也包含有一些不良因素,中學生正處于心智發展的關鍵階段。由于其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與判斷是非的能力,此時中學生極易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從而使得學生價值觀走向扭曲的道路。除此之外,網絡當中存在有大量的游戲因素,大部分中學生缺乏自制力沉迷于游戲當中,這不僅僅是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與德育發展,甚至是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網絡環境下中學德育創新發展的教學策略
(一)從封閉德育教學環境下走向開放
傳統的中學德育強調教師的主體作用,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網絡的出現可以帶有針對性的解決這一問題。在網絡中學生可以了解國家大事,可以溝通交流依據個人興趣進行學習,作為中學教師要利用好網絡的開放作用,將網絡話題搬到德育教育課堂當中來。
例如,在網絡環境背景下的中學德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網絡熱點話題搬到課堂中,如:當代青少年應該如何追星、我們如何看待穿校服的問題,課堂中組織學生開展一個小的辯論賽,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其中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意見,在交流溝通過程中互相理解、相互說服,辯論的目的不是哪一辯論方取得勝利,而是在交流中達成共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針對網絡熱點話題展開辯論,讓學生能夠正確看待網絡信息,將德育教育滲透到中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去。同時作為中學教師也要正確看待網絡交流平臺、網絡語言的積極作用,不能因為個別同學沉迷網絡無法自拔而全面否定網絡。教師應該做的是積極引導青少年,引導其處理好網絡與生活學習二者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出網絡的積極作用。
(二)從強硬性的德育教育手段轉變為選擇性德育
傳統德育教育形式單一、內容較為枯燥,處于青春期階段的中學生極易發生叛逆的現象。在網絡當中匯集了世界各地的思想觀念與文化形式,給予了中學生更多的選擇,在網絡背景下也能實現中學德育教育,并且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中學德育教育中在完成必要性的德育知識教育后,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選擇空間,學生可以依據個人興趣選擇想要接收的德育知識,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的激發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帶領學生參與中學校服設計競賽,學生能夠根據主觀需要與潮流動向參與設計討論,學生能夠將自己的作品更好的呈現出來,在前期勢必要學習相關專業技能,同時在團隊交流合作討論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其他學生也能通過網絡留言的形式參與到評選當中來,最終實現中學德育的創新發展。
(三)在青少年心理管理中發揮網絡的作用
加強青少年的網絡心理教育,完善青少年的網絡道德人格,這是網絡環境下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務。中學老師應該結合網絡環境的特點,比如利用網絡開設校園網青少年心理咨詢熱線,鼓勵青少年把自己關心和感興趣的話題、存在的情緒與困擾,通過校園網絡直接表達出來。
例如,在德育教育課堂中引導學生正確的上網方式,要有目的有選擇性的瀏覽個人所需內容,漫無目的的瀏覽是低效的不正確的;要以平靜的心態對待網絡信息,注意上網時間不宜過分投入其中;在保持正常學習、生活規律的基礎上上網,并合理安排網絡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從根源上預防學生網絡心理問題的出現。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網絡行為,做文明中學生、做文明網絡參與者。
結束語
總之,在網絡環境下的初中德育工作實踐中,廣大德育工作者既要看到網絡對學校德育工作的積極作用,又要看到網絡對學校德育工作的消極影響,充分認識到學校德育內容創新的必要性,積極探索學校德育內容的創新策略,以此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
[ 參 ?考 ?文 ?獻 ]
[1]金枝.中學網絡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觀察,2018,7(22):52-54.
[2]孫美玲.基于網絡文化環境的中學德育創新實踐[J].學周刊,2017(27):146-147.
[3]歐珠拉姆.網絡環境對中學生德育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4(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