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雄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文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在初中階段的德育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需求,以及現實中學科的發展狀況進行更多的研究與思考。在目前階段的教學中,信息化的過程對于教學具有重要的影響,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不僅促進了教學方式的變更,在教學的思想內容中,對于學生思想變化也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因此,本文對于信息化條件下,初中德育教學發展的新趨勢進行探討,旨在推動教學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信息化背景;初中德育教學;發展新趨勢分析
引言:初中階段的德育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應用德育教學的內容,引導學生對于外部世界以及自我形成更為理性的認知,同時能夠促進學生的思考。這些內容的結合,就形成了初中階段學生構建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基礎。對于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以及學習中,應用積極的思維思想因素,進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對于教學外部狀況變化進行關注,及時的對于課程的教學趨勢進行跟進與調整。
一、信息化條件下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變化
1、學生信息接收范圍更為廣泛,難以得到規范
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與互聯網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更多的人參與到互聯網信息的發布與制造中去。這樣的現象雖然能夠推動自媒體等傳媒方式的應用與傳播,使得人們的信息獲取途徑多樣化。然而,在不同的領域以及不同的狀況下,人們認知能力以及認知的水平存在著區別,信息的雜亂對于正在構建自我思維體系的初中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存在著一些學生由于接觸到了片面的觀點,對于主流的思想意識存在排斥的現象。這對于初中階段學生的認識來說,具有極其嚴重的消極影響,使得其不能夠客觀的對于世界進行觀察與認識。
2、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的手段更為多樣化
在信息技術的促進下,初中階段德育教學中,教師能夠應用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的手段更為豐富化,教師能夠在不同的課堂需求中,應用不同的方式對于學生形成引導。同時,在近年來微課、網絡課堂等多種形式的不斷出現,也使得學生具有了更為豐富的課程形式進行學習。教師對于這些形式的應用,能夠促進與課程教學的發展。
3、與學生生活與家庭更為近距離的接觸
通過信息化的網絡途徑,教師可以對于學生學校之外的家庭生活具有更多的了解。這不僅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實際的生活案例進行相關的宣傳,也能夠幫助教師與學生的家庭之間形成連接與接觸。
二、信息化背景下德育教育的發展新趨勢
1、需要對于學生的思想成長以及思想的變化給予更多的關注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學生能夠通過信息網絡等方式接觸到更多的信息內容,教師也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這種狀況進行關注,明確的對于學生思想內容的發展進行引導。
例如,在德育的課堂教學之外,教師可以設置與德育相關的探討郵箱,在學生遇到思想問題以及其他與德育教學相關的問題時,應用郵箱的方式向教師進行電子郵件的發送。同時,教師也需要通過郵件回復、單獨面談或者是在教學中直接對于學生所存在問題件解答的方式,關注學生的提問。
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應用德育相關的探討題目,對于關注自我思想發展的一些問題進行課堂的探討。筆者發現,應用探討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同時也能夠是的學生對于自我的真實想法進行展露,這有利于教師選擇教學的基點,對于學生進行思想教育[1]。
2、應用信息化的方式進行對于學生進行教學引導
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憑借“互聯網 +”的教學優勢,巧妙利用便利、立體、直觀的交互式電子白板、班班通等信息平臺,將課程內容的動態過程等,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會強烈的視聽沖擊,震撼學生的內心,誘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同時,借助信息平臺的互動功能,開展體驗式教學活動,讓學生們從德育教學的圍觀者、旁觀者變成操作者、實踐者[2]。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課程改革的推進,電子白板、微課、教學 APP、電子教材等新型教學輔助工具,已然逐漸走進學校、走進課堂,成為教師的新手,學生的好伙伴,教師需要通過學生的不同需求,引導其進行選擇。
3、加強與學生家庭的溝通,創建家校同步的德育方式
德育是對于學生思想內容的引導與改變,在德育的過程中,家庭與學校的一致觀念以及一致的教育行為,對于學生思想觀念的塑造,行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初中的階段中,學生對于自我以及外部世界的認識,初步具有了深度,適時地引入德育思想的因素,能夠使得學生對于正確的意識觀念形成深刻的認識。教師需要應用新的信息傳播方式,與學生的家長之間取得聯系。例如,應用微信群等方式,定期向家長推送家庭的教育任務,使得家長的教育理念能夠與教師專業的教學理念之間達到一致性[3]。此外,教師也能夠通過與家長的反饋,及時的對于學生的生活狀況以及生活的動態形成一定的了解,在課堂中積極的應用這些信息對于學生進行引導。
結束語:
在信息化的教學環境下,德育教育的發展需要與學生的發展需求相適應,在教學的過程中關注于學生的思想狀況變化,同時教師需要應用新的技術手段對于課堂教學進行完善。應用信息化技術加強家校溝通,重視家庭與學校德育教育目標的一致性。
參考文獻:
[1]王丹丹. “互聯網+”背景下初中德育教學的新出口[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24):57-58.
[2]譚銳龍,王伯學. 初中德育的現狀、困境與創新探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8(07):78+92.
[3]張定水. 淺談初中德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J]. 文教資料,2018(28):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