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玲
摘 要:伴隨國內教育改革漸漸深入,如今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已經變成新課改關注的一個重點,而且培養幼兒情感方面素質越發受到人們重視。對幼兒情感方面素質加以培養期間,音樂活動因其具有獨特優美旋律這一優勢變成幼兒教育當中的重要內容。幼兒教師在開展音樂教育期間,應增強對于幼兒的積極向上、獨立人格以及優雅性格的價值觀加以培養,這對培養幼兒方面情感素質有著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音樂活動當中培養幼兒情感方面素質的具體策略,希望能夠對幼兒教學提供相應參考。
關鍵詞:音樂活動;幼兒園;情感素質
1 前言
通過音樂活動對幼兒情感方面素質加以培養,這是一種通過實踐整式的有效教育方法。對幼兒情感方面素質加以培養期間,音樂活動有著獨特優勢。進行音樂活動期間,幼兒教師需把幼兒當作主體,通過動人的音樂旋律來激發幼兒陽光心態,調動起參與活動的熱情以及積極性,這樣才可在活動當中激發以及培養幼兒情感,促使其逐漸形成向上積極的生活態度。
2 借助音樂活動增加幼兒審美體驗
感受美和人具有的情感素質存在密切關聯,現實生活當中的所有方面全都可以讓人獲得美的體驗。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參加音樂活動促使其在旋律當中對美加以感受,主動參加審美。在音樂活動之中,幼兒可以伴隨音樂旋律進行運動,進而讓幼兒情緒以及情感獲得充分釋放。通過音樂活動來引導幼兒對美加以感受、發現以及創造,通過這個過程可以提升幼兒對于審美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進而對其情感素質加以培養。
2.1 促使幼兒借助音樂活動對美進行感受
幼兒對于美的感受通常是最直接以及最直觀的,教師需引導幼兒在活動當中對音樂之美進行感受,結合幼兒實際特征,符合幼兒對待音樂的態度,看待音樂的目光,促使幼兒在動人旋律之中對美加以感受。比如,教師在教幼兒對《小星星》進行學習期間,可以在教室當中布置一定數量的小星星,幼兒走進教室以后,可以迅速吸引幼兒目光以及注意力,之后再播放《小星星》的樂曲,進而讓幼兒對這首歌曲描繪的場景加以直觀體會,進而讓幼兒對音樂之美加以感受。
2.2 引導幼兒借助音樂活動對美進行發現
進行音樂教育期間,幼兒教師必須把幼兒注意力吸引到旋律上面,經過對音樂氛圍進行營造來引導幼兒對音樂之美進行發現。比如,對《小星星》進行教授期間,幼兒教師可對多媒體這項設備加以運用,借此來對美麗夜空進行展示[1-3]。同時,在音樂旋律之下,幼兒教師可營造一種和樂曲內容相符的氛圍,促使幼兒在音樂當中發現夜空、星星以及月亮的美麗,進而從情感方面引發幼兒的共鳴。
2.3 啟發幼兒借助音樂活動對美進行創造
開展音樂活動期間,幼兒對美進行發現可以產生濃厚參與欲望,幼兒教師可借助此種欲望,促使幼兒參加音樂活動,把幼兒從旁聽者轉變成創造者,促使幼兒通過音樂對酶進行創造。比如,對《小星星》進行教授期間,幼兒教師可讓幼兒對夜空當中的角色進行扮演,讓一些幼兒扮演星星,一些扮演月亮,同時引導幼兒分別闡述自身在夜空當中的重要作用,進而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以及主動性,同時讓幼兒了解夜空當中月亮與星星間的具體聯系,了解人和人間是互相依靠的,借此培養幼兒的協作意識。
2.4 使得幼兒借助音樂活動獲得成就感
多數幼兒都渴望獲得他人認可,通常在活動期間向眾人展示自身所做事情。此時,幼兒教師需尋找幼兒作品具有的優點以及特色,同時對幼兒加以鼓勵以及贊許,把幼兒成果在眾人面前進行分享以及展示,提高幼兒成就感。在音樂活動之中,這種方法依然適用。例如,對《小星星》進行教授期間,幼兒教師可按照歌曲旋律來對幼兒操進行講授,以此來對幼兒身體進行調動,之后把幼兒表演錄制為視頻發給家長,同時讓幼兒在家中和父母一同對所學內容進行回顧。獲得家長以及教師肯定,可以讓幼兒獲得一種成就感,增強幼兒的信心以及積極性,促使幼兒逐漸形成向上積極的情感。
3 利用優美教學環境及科學教學方法
科學音樂教學可以讓幼兒情感發展環境變得更加合理,這樣有利于促使幼兒情感實現協調發展,引導其在情感發展這條道路上充滿活力,從而對幼兒創造性的思維加以培養。幼兒時期是對兒童情感加以激發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在組織音樂活動期間,必須給幼兒提供表現好奇心、表現力及主動性的機會,促使幼兒可以在活動當中樹立起自信。
3.1 創設良好活動氛圍,創新教學形式
幼兒教師引導幼兒進行音樂學習期間,可以結合具體旋律以及內容,設計多彩豐富的活動形式,以此來對幼兒情感加以培養。例如,對《老鷹抓小雞》進行教授期間,幼兒教師可帶領幼兒進行老鷹抓小雞這個游戲,并且讓幼兒在具體的音樂旋律之中充分進行游戲,促使其對這首歌曲的內容進行了解,體會團結協作具有的重要性。
3.2 突出幼兒主體作用,激發幼兒好奇心
由于幼兒心智以及閱歷尚不成熟,在對新知識加以學習之時缺少直觀印象,難以對音樂當中描述的具體內容進行理解,此時需要音樂教師在組織音樂活動期間激發幼兒好奇心以及興趣,借助幼兒對于未知事物的新鮮感以及好奇心,對幼兒對未知事物進行探索的興趣加以激發。比如,進行《春天在哪里》歌曲進行講授期間,音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對四季區別加以回憶,在春天時帶領幼兒在戶外對“春天”加以感受。
3.3 強化幼兒感受,引導幼兒進行情感升華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音樂活動期間,除了要教會幼兒學唱兒歌以及跳舞之外,同時還需在此基礎之上幫助幼兒樹立起堅毅品格以及健康情操。比如,對《王二小》這首兒歌進行講解期間,幼兒教師可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對歌曲背景進行介紹,以此來向幼兒傳遞愛國主義這一思想,進而為幫助幼兒樹立起良好價值觀奠定基礎。
4 結論
綜上可知,通過音樂教學對幼兒情感方面素質加以培養越發受到人們關注。教師在開展音樂活動期間,應當把培養幼兒審美當作切入點,借助不同形式開展教學,借助音樂活動增加幼兒審美體驗,利用優美教學環境及科學教學方法組織音樂活動,進而培養幼兒良好情感素質,給幼兒養成健康生活態度以及健全人格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樓秀玲.天籟之音·源于體驗——中班開展“體驗式”音樂活動的探索[J].科技資訊,2014,12(11):154-155.
[2] 王紅遠.音樂藝術活動與幼兒的個性成長──論音樂在美育教育中的作用[J].藝術探索,1998(S1):70-77.
[3] 李素梅.談幼兒素質教育的心理學原理─—從幼兒音樂素質教育談起[J].前沿,1997(10):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