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梅
【摘要】中學數學教育改革旨在將目標歸集到能力和素質培養上,培養良好的數學素養對學生至關重要。數學素養的基礎源自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數學教學中要豐富教學方法,從實踐層面助力學生數學思維的提升,為學生形成深厚的數學素養奠定基礎。
【關鍵詞】思維能力,數學素養,策略探究
一、引言
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數學作為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不論是在學生時代,還是工作生活中,都占據了不容忽視的地位。教學改革以來,一直提倡素質教育,所謂素質教育,在數學教學中更體現在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上。數學素養是一個人通過對數學知識的認識,應用和解釋的綜合能力。數學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中學的數學教育對數學素養的培養至關重要。我國經歷了長久的應試教育,中學數學教學也多止步于解答數學試題的層面,未能深入到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層面,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極為匱乏,被動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新時期對數學教育的要求,數學教學方式的變革勢在必行。
數學是一門注重思維的學科,教學方式也應當符合學科特性,切忌盲目籠統的灌輸式教學。刻板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往往會形成一種老師講的樂此不疲,學生卻聽得云里霧里的窘況。教學方法不當,學生對數學理解一知半解,僅能勉強應付考試;對數學素養的培養毫無建樹。教學重點的錯位,讓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成為一句空話。數學教學應當將教學重點放在通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逐步幫助學生建立起能夠較好理解數學并應用數學解決新問題的數學素養。避免短時的功利主義,為了一時的成績,忽視學生長期的數學素養。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豐富教學手段,增強數學的趣味性,讓孩子能夠為數學所吸引,培養其學習和鉆研數學的興趣。唯有從目標設定,到教學實施逐步構建良好的數學教學體系,才能將培養學生數學素養落到實處。
二、思維能力對培養數學素養的重要意義
從數學素養的概念界定上,可以看出,數學素養的培養重點在讓學生如何去理解數學,并用之解決問題。換言之,數學素養重在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和開發。從數學思維能力拓展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素養有其內在的必然性。
1.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素養的基礎
數學是相對抽象的學科,教學實踐研究表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增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提升學生數學能力效果顯著。國內研究者認為數學素養是由思維塊,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數學人文精神幾個因素組成的。從學者對數學素養的界定可以看出,四個組成要素中,數學思想和方法離不開思維塊的支持,而思維塊說的就是數學的思維能力,因此數學思維是構建數學素養的基礎要素。學生數學素養的高低往往體現在其認識數學,理解數學思想,并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而這種能力又依賴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高低。中學數學教育創新,需要將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放在首要位置,著眼于數學思維的基礎作用,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塑造學生數學素養。
2.數學思維能力拓展是培養數學素養的必然路徑
通過對近幾年研究者對改善中學數學教育的文章進行梳理,發現多數研究將改革的重點落在了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思想滲透上。從學者的研究方向可以看出,數學思維的培養對數學教學改革成敗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學思維能力是學生學習中形成的對數學的理解和感悟,以及解決數學問題的思路引導,它是搭建學生數學素養的必然路勁。中學數學教學要想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主要的環節應當圍繞如何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來開展。從短期目標看,思維能力對提升學生數學成績有明顯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教師的成績壓力,能夠有較強的意愿去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長期看,思維能力的提升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數學思想,較好地掌握和應用數學方法,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數學素養養成。通過創新教學策略來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素養的必經之路。
三、思維能力創新培養策略
1.加強數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的滲透
數學思想是數學思維的系統體現,是數學發展過程中諸多解決問題模式高度凝結的智慧。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加入數學思想的引導,對學生提升思維能力極有幫助。數學思想能夠指導學生在遇到難解問題時尋找解題路勁。比如數形結合的思想,是數學中解決問題的常用手段,當學生在面臨難以用純數學解決的題,可以通過比較容易理解的圖形來輔助思考,尋找解題途徑。老師在教學中通過對數學思想的滲透,讓學生從思維層面看懂數學問題,以及相應的解題思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極為有利。學生在處理數學問題時對數學思想的應用又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高效的思維回路,能對數學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借助數學思想的引導,學生思維習慣逐漸向數學的本質靠攏,這就能讓學生形成學習數學,理解數學,應用數學的良性循環。
2.豐富教學手段,增強教學互動性
過去的教學模式多為教師單向輸出的課堂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是基于對老師講授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領悟能力。缺乏互動的課堂教學,老師不能準確把握學生的理解情況,造成學生囫圇吞棗的現象,對數學理解不透,更不用說提升數學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及時了解學生對所講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的理解。互動教學的方式可以不局限于單純的增加問答環節,可以嘗試多樣的互動模式,比如,可以提供一些適合的小組討論機會,共同思考解決數學問題,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調動自己的思維,有目的地去學習數學。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可以鼓勵學生先講一講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解答問題。通過該多種途徑改善教學互動狀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數學課堂中,在主動思考中培養數學素養。
3.采用引導式教學,拓寬學生思維
數學是一門注重邏輯和思維的學科,區別于語文等其他課程,不需要太多記憶的東西。但是,在以往的課程教學中,由于教師水平的不同,有些老師將數學課講成了語文課。學生學習時習慣性的通過記的方式來學數學,學生不僅學得吃力,效果還不盡人意。引導式教學區別于傳統的說教課堂,它立足于激發學生的思維,致力于讓學生形成自主思考問題的習慣。在引導式教學中,老師的角色從過去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探索知識的引路人,在關鍵難點位置給予學生支持,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知識。教育部主管教育的工作人員,也曾多次提及學校教育要注重感悟式教學,通過正確地引導,讓學生能夠形成主動探索和研究的學習習慣。引導式教學在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方面效果顯著,學生每一次的主動探索都是其思維邊界的拓展。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能力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升,其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也就大大提升,數學教學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是學生思維能力提升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因此,初中數學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設計要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供有利的土壤,創造較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首先,課堂教學要真正走向以學生為主。老師在課堂設計中要創造較多的自主學習機會,比如,在講課之前提出一些開放式的問題,讓學生帶著解決問題的思路聽課。其次,課后作業的布置上,在完成基礎內容掌握的前提下,可以加入一些具有探究性的作業,讓學生課后通過自己的思考,并查閱相關資料解決問題。再次,開展類似英語角一樣的數學興趣小組,鼓勵學生積極自主學習一些數學相關的知識,在興趣小組中與大家分享,通過分享來實現對數學深層次的理解。最后,借助有意思的數學教學工具,來幫助學生建立數學學習興趣。比如《最強大腦》中經常會提到一些有意思的數學道具,如數字迷盤,七彩巧板等。只有充分調動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才能有效的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習慣。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育是學生數學素養養成的關鍵時期,而培養數學素養的關鍵步驟在于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中學數學教育改革方向應當聚焦到提升數學思維能力上來,豐富教學手段,通過多種途徑改善數學教育模式,為學生創造提升數學思維的沃土。
參考文獻:
[1]盛保和.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3(6):96-97.
[2]羅國興.初中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分析[J].名師在線, 2019(5).
[3]顧慧玲.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分析[J].才智, 2018(9).
[4]常寧,米哈爾古力·吐爾汗江,王守哲.初中數學學習策略研究綜述[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