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李麗
摘 要:閱讀是一種構建意義的心智活動,對一個人心智發展極為重要。“閱讀過程中所建構出來的意義是屬于讀者自己的,讀者通過自己來構建意義促進心智世界的發展?!遍喿x教學的本質是“讓學生參與課程構建”。學生參與閱讀課程建構的一個重要策略是在閱讀中建構自己的閱讀方式。語文整體性閱讀教學,是指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對課文側重整體性感知,整體把握,整體理解的一種教學方式。它著眼于文章的整體,注重理清文章內部的相互關系,領會文章的主旨內涵,吸收文章的精髓,并且把閱讀看成是一個整體。
關鍵詞:閱讀建構 群文方式 整體性 最近發展區
正文:
著名兒童閱讀課程研究專家、中國海洋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朱自強認為,閱讀是一種構建意義的心智活動,對一個人心智發展極為重要。“閱讀過程中所建構出來的意義是屬于讀者自己的,讀者通過自己來構建意義促進心智世界的發展?!蔽覀冋J為小學生閱讀是人生學習的起始階段,是“一張白紙可以畫最新最美的圖畫”。而群文閱讀可以重建小學階段的讀寫生態,通過閱讀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教育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群文閱讀是一座豐富的礦藏,教師需要讓自己的所有行為變得更科學、更規范、更藝術、不偏激,才能把握新教材改革的正確方向。“老師們要把自己當作半個演講家,應該帶著飽滿的熱情帶著孩子們閱讀,才會樂趣無窮。同時,老師也要具備整合問題的能力,才能夠深入淺出地提問,給孩子想象的空間。”
一、群文閱讀中的建構意義
閱讀教學的本質是“讓學生參與課程構建”。學生參與閱讀課程建構的一個重要策略是在閱讀中建構自己的閱讀方式。
(一)構建閱讀技巧
群文閱讀的課堂,要尊重學生的學習特點,注重群文選文和議題,做到立足于學生,一切從課堂和學生的實際出發。在《中華兒童智慧多》的群文閱讀教學。本次的教學目標:1.圍繞人文議題,用“智在何處——智從何來——智在何方”這一問題串聯群文閱讀的全過程,運用“求同、比異、創造”等群文閱讀技巧,將學生的思維一步步引向深入。2.幫助學生在自己的閱讀實踐中學習,運用“抓關鍵詞對比閱讀、扣文眼深入閱讀、探文末延伸閱讀”等閱讀方法讀懂文本,受到啟迪。
群文的選材共四篇,分別是《小王戎》《文彥博》《能言善辯的小孔融》《靈活多變的徐文長》。教學中首先引出議題中的核心詞“智慧”,明確四篇文章篇目。然后一起到《小王戎》中尋找智慧,通過對文中小伙伴和王戎的對比閱讀,分析得出智在何處。這一環節,意在讓學生通過閱讀提煉出“抓關鍵詞對比閱讀”的金鑰匙。學生再共讀《能言善辯的小孔融》和《靈活多變的徐文長》,通過初識文眼,引出閱讀方法:扣文眼深入閱讀。學生繼續圍繞小孔融和徐文長“智在何處”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在學習三篇文章后,對文本進行橫向整合統整建構新的知識:在生活中遇事不慌張,要冷靜思考解決問題方法,靜能生慧。明白從“智”到“慧”,要多讀書、多觀察的道理。接著拋出第三把金鑰匙“探索文末延伸閱讀”,將學生閱讀的關鍵點引向三篇文章的文末,發現他們都成功了。此時對文章進行縱向比較,得出“中華兒童智慧多”。在學習到方法后,引導學生用上今天的三把金鑰匙去閱讀《文彥博》《足智多謀的甘羅》探索他們的智在何方、智在何處。最后的拓展延伸,出示兩則材料,請學生學習小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生活中的難題。這次的群文實踐,遵循了學生特點、選擇了適合學生的文章。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管是自由默讀,還是小組合作談論,他們都保持著積極的學習興趣,真正感受到閱讀的快樂。通過將文本結構化,學生們更好地整合“中華兒童”的信息,并改變固有思維方式,實現了從碎片化思維向高階思維的轉變,從而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建構閱讀遷移
特級教師王崧舟說:語文的本體是什么?顯然不是語言文字所承載的內容,即“寫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樣的語言形式來承載這些內容,即“怎么寫的”,語文要學的就是“這個”。所以,群文閱讀的落腳點,也應是通過文本閱讀,來學習寫作,表達生活。在上《故事中的狐貍》,學生已經感受到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后,讓學生進行拓展訓練:如果請你寫一個關于狐貍的故事,你筆下的狐貍會是怎樣的形象呢?請想一想,補充題目后,再動手寫一寫。最后老師總結閱讀方法,這樣學生不僅學習積累了閱讀方法,還學會了如何進行表達,提升了學生語用能力。
(三)建構閱讀體系
群文閱讀能將課內課外閱讀資源進行整合,深度觸發教與學關系的轉變,豐富并完善“三位一體”的閱讀課程體系。群文時立足于教材中的某一個點,為學生開拓課外閱讀的面。如在上《一只小鳥》時,學習到小鳥它探出頭來望外面新奇的世界,補充《啊,可愛的小鳥》讓孩子感受小鳥的快樂。學習到小鳥的歌聲從此消失了,以文帶文閱讀《小鳥,原諒我》感受作者的后悔,拉近與文本的距離。課文結束時再次補充《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呼吁大家珍愛自然界中的每一個生靈。通過以點帶面的輻射,從課內到課外,讓學生形成一種立體的閱讀感受,在閱讀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水平。
群文閱讀中古詩的組合,簡稱群詩。如關于友誼情深的詩作有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高適的《別董大》、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贈汪倫》以及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不妨將其組合在一起,進行“一樣送別,別樣離情”的群詩閱讀。在反復朗讀詩歌的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這幾首詩歌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各是什么?學生在欣賞交流的過程中會發現,同樣是送別詩,但詩歌的意象不同,感情的側重點也是有所不同的。這樣,在比較中閱讀,在閱讀中比較,一文牽動多文,一篇帶出多篇,相互加深理解,促進閱讀增值。
二、群文中的整體性
語文整體性閱讀教學,是指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對課文側重整體性感知,整體把握,整體理解的一種教學方式。它著眼于文章的整體,注重理清文章內部的相互關系,領會文章的主旨內涵,吸收文章的精髓,并且把閱讀看成是一個整體。
對一個學生來說,閱讀能力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個重要素質。在群文教學中的整體性閱讀為學生提供了整體的感知?!豆适轮械暮偂方虒W中,閱讀以狐貍為中心展開,給讀者呈現了各種不同形象的狐貍,同時也讓孩子們從中領悟許多道理。共四篇閱讀材料,分別是《狐貍分奶酪》《狐貍和馬》《狐貍孵蛋》《瞎眼狐清窩》。這四篇閱讀材料中的人物形象都非常的鮮明,學生們通過整體性的閱讀對議題的幾篇文章有了初步的感知,從整體上把握了文本內容,理清了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才便于在后面的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才能對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角度和層面進行評價和質疑。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整體性感知出狐貍形象(狡猾、奸詐、聰明等等),再和老師一起共讀有趣的故事《狐貍孵蛋》,去發現故事中的狐貍形象是怎樣的?從哪里看出的 ,要找到證據。為了感受文中狐貍的形象,請同學們四人一個小組練習分角色表演課文。
接著讓學生們在文本中來“尋找證據”去感受狐貍的形象特點,學習后面的三篇文章。老師提出要求:接下來的幾篇文章又會呈現哪些不同的狐貍形象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后面的三篇文章,讀完后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文中的狐貍,并完成表格。我想在同學們交流完后,就順理成章的開始對比動物小說中的狐貍和寓言、童話中的狐貍,看看他們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讓學生對文本中的狐貍形象有更全面立體的了解,從而閱讀構建狐貍新的人物形象,達到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最后對現實中的狐貍和故事中的狐貍進行統整,故事中的狐貍形象來源于生活。
整體性閱讀教學以培養學生迅速、全面、準確的在多篇文章中提取所需的信息能力,并且有助于學生整體性意識與大局觀念的形成。按照整體的觀念來看,語文閱讀基礎知識是一個有機地整體,讓學生全面牢固地掌握這個基礎知識體系,就成為了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而學生則可以通過對每一篇課文、單元、以至整本書的閱讀學習來獲得這一體系的某一方面的知識,從整體上把握構建知識。
三、閱讀靠近最近發展區
最近發展區理論是由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的兒童教育發展觀。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下
(接374頁)
(轉375頁)
一發展階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群文閱讀教學也應該著眼于學生最近發展區,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學情實施群文教學,達到跳一跳摘得到,關注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速度,關注學生在文本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
(一)重視群文閱讀教學中的選文
群文閱讀的選文要貼近學生的發展區,依據老師的教學需要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的一組文本。我們在教學時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班級的整體情況進行群文的選文。選文可以是文學性的,例如神話、故事、寓言、散文、童話、詩歌、小說、傳記等,也可以為獲取和使用信息的實用性文本,例如新聞報道、說明書、廣告、通告等,還要盡量選用多種行文特色和敘事風格的作品。一組選文就在于他們之間有著共同的議題,圍繞著議題可以展開閱讀教學。選文是從文學性出發的,兼顧到了各種體裁的表現形式。
(二)班級的學情決定了群文的選文
群文閱讀的選文是服務于學生的閱讀,在選文的過程中,要明確選文的學段,時刻提醒自己選文是哪個年齡段的孩子。在選文數字的長度、內容的深度、形式的展現上要符合閱讀對象的年齡特征,充分考慮學生的閱讀理解接受力。如在課堂上我讓剛上三年級的孩子去閱讀數幾百字的小說《瞎眼狐清窩》,即使有了閱讀的方法,也無異于拔苗助長,所以適合學生閱讀理解水平的選文才是最好的。當教師把選擇的文本呈現在學生面前時,他們有往下讀的強烈欲望;讀完以后,他們又有與人交流的強烈需要,這樣的選文才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三)群文的選文應便于學生自讀
群文閱讀的課堂形態之一是圍繞議題,靜心默讀,老師一般不在課堂上作過多的生字詞的講解,所以選文一定要便于學生自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識水平去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文章非常重要,是前提、是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不同,尊重學生的閱讀視角,選擇學生有閱讀興趣的文章。選文有繪本《狐貍孵蛋》和《狐貍分奶酪》簡單易懂,學生們喜歡,所以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中,選擇這兩篇文章的孩子最多。因為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另外的《瞎眼狐清窩》是小說的節選,雖然表現了瞎眼狐偉大的母愛??墒菍倓偵钊肴昙壍暮⒆觽儊碚f,無疑是很難的,是體會不了文章的感情的。《狐貍和馬》這則寓言故事,他們能找出狐貍所做的事情,但是不能概括出寓言的寓意。因為沒有尊重學生的特點進行選文,所以導致在第三環節時學生們能用方法去學習,但是卻得不出答案。同時抑制了學生們的表達,禁錮了思維。在群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如何著眼于學生最近發展區進行有效的選文是前提。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中,通常每一單元的課文都有一個主題,而且這些主題對學生的語文素養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我們在選擇素材時既圍繞單元主題又著眼于學生最近發展區,再整合教材的同時對教材進行補充,使學生對群文議題或單元主題產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認知,豐富學生體驗,培養學生能力。
閱讀是個體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個體豐盈自我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群文閱讀教學,為學生接觸優秀作品搭建了一座橋梁,換起了學生的閱讀覺醒,促使孩子們在優秀的民族文化浸潤中,汲取豐富的文化營養,能幫助孩子們成為民族文化的傳承者。
【參考文獻】
【1】蘇?;? 搭建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閱讀支架平臺[J]. 廣東教育(綜合版), 2016(11):29-30.
【2】佚名. 開展“群文閱讀”活動提升學生思維能力[J]. 中學課程資源, 2019, 139(01):21-22.
【3】閱讀教學中培養創新思維的策略[J]. 文教資料, 2006(6):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