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銀瓊
【摘要】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同時也促使中小學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方式的改變。數字化校園為教師們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從而加快學校信息化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信息素養。因此,數字化校園是學校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數字化校園環境下提高教師信息素養可以通過以下途徑:1.通過培訓和師徒結對活動,轉變教師對新技術的觀念和態度;2.通過研修網開展集體備課活動,改變教師信息素養的理念;3.利用錄播系統,實現跨校研修,不斷促進教師專業成長;4.利用校園網絡,加強教師專業培訓,拓寬信息素養的應用時空;5.開設校園博客,拓展教師信息化成長空間。社會在進步,時代在變化,教師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單純依靠校本教學資源早已不能適應教師的發展需求。因此,學校要加速改變教師信息素養理念、提高教師信息應用能力、拓展教師的信息素養。
【關鍵詞】數字化;信息素養;網絡研修;校本培訓
目前,學術界公認的數字化校園概念是以網絡為基礎,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實現對教學科研教務生活和管理有關的所有信息資源進行全面數字化,在傳統校園的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拓展實現校園的實踐和空間維度,提升傳統校園的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科研和管理水平與效率的目的。因此,實現數字化校園是每所學校發展的必然趨勢。筆者認為數字化校園環境下提高教師信息素養主要有以下途徑。
一、通過培訓和師徒結對活動,轉變教師對新技術的觀念和態度
先進的設備和技術需要教師樹立先進的指導思想和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因此,我校經常召開信息技術培訓會議。及時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意識,從而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其次,新興的信息技術,對于很多老教師來說都是一個挑戰,他們在以往傳統的僅依靠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和老式電化教學手段的思維定性影響下,很難接受和適應新技術。對此,學校特意安排了“師徒結對”活動,通過老教師和新教師的結對,相互以長補短,老教師指導新教師如何教學,新教師幫助老教師慢慢學習新技術,使每位教師樹立良好的信心,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技術的考驗,使信息技術更好地融入我們的數學課堂。
二、通過研修網開展集體備課活動,改變教師信息素養的理念
網絡研修是一種以網絡為基礎開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借助網絡,可以不受時空和人員限制,不但能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內容豐富、理念新穎、技術先進的優秀課程資源,而且能創設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專業人員及時交流、平等探討的活動平臺。我校作為肇慶市網絡校本研修的試點學校之一,更應發揮好其中的作用。學校教師根據不同科組分組在研修網上進行集體備課。例如,教師在上公開課前把自己的教學設計上傳到學校研修網站待同科組的老師圍繞該教師的教學構想網上展開討論,主備課教師可以及時看到大家的意見,吸納當中一些適合自己的建議,并對原有的教學設計進行適當的調整,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 而當上課教師試教之后,可以把本節課的錄像上傳到研修網,這也避免了個別老師有事忙而不能聽現場課而錯過教研的情況,同科組的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進行評課、議課,各自提出寶貴的建議,在思維的碰撞中相互學習。之后,同年級的教師可以對本節課進行適當整改再繼續上課。整個活動結束后,每位教師都要在網絡教研網上共享教學反思,利用網絡平臺交流教學得失。整個集體備課的過程中,無論老教師還是新教師都能和諧自由地對教案提出建議和想法,主備課老師也能夠從容地選擇某些建議,使教師腦力資源得到共享,教學個性得到培養,教學差異得到互補,從而提升教師的教學智慧。另外,為了完善研修網的數學教學資源,老師們堅持每學期初提前把本學期的教學設計、課件等上傳到研修網,等學期末再把自己每單元的教學反思以及自己在一個階段的研修心得,或是自己在研修中學習的一些知識,及時地寫下來,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學別人之所長,補自己之所短,使自己的專業素養盡快地提高。
三、利用錄播系統,實現跨校研修,不斷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在數字化校園環境下,利用先進的錄播系統實現跨校研修,通過校園網進行直播,教師可以選擇到現場聽課,也可以同步視頻觀課,還可以通過點播功能觀課,并發帖子點評等。豐富老師觀課聽課評課的形式,而且不再受傳統的聽課評課模式限制,保證更多的老師能有機會參與到觀課評課的活動中來,特別是新教師也有機會參與到評課,使新教師的專業技術迅速成長,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使師生和諧的共同發展。
四、利用校園網絡,加強教師專業培訓,拓寬信息素養的應用時空
數字化校園為教師信息素養的提高提供了豐富的培訓資源。一是根據不同科組的教師的不同需求,創建教師信息培訓的資源庫,實現網絡培訓。培訓主辦單位可以把當期培訓的視頻、文本、課件等提前存放在網站上,并要求教師在規定的時間段內完成學習,教師可以在這段時間內的任意時間點擊進入網站學習,這樣老師們就可以不受時空的控制聽名師的課例和講座等,有效地發揮了名教師的引領和示范作用。二是學校利用校園網,開辟本校教育論壇、電子備課、課題研究等欄目,開展校本培訓活動。例如我們學校曾開展了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的整合培訓,各個科組的教師都根據自己的需求選課進行培訓,教師還可以在討論區發帖子提出培訓時遇到的疑問,同科組教師之間也能通過論壇相互解答疑問,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網絡培訓為教師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學習方式,拓寬了教師的信息素養。
五、開設校園科組博客,拓展教師信息素養成長空間
數字化校園是一個強大的平臺,如我校有覆蓋全校的計算機網絡系統、智能廣播系統、校園安全監控系統,課堂錄播系統,安全高速接入互聯網。提供方便教師使用的信息資源,是信息資源開發建設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師信息素養提高的另一重要途徑,在此基礎上我們學校數學課組開設校園科組博客,提供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協作交流平臺,拓展教師信息素養成長空間。博客性質如同論壇一樣,老師們可以把自己的教學案例、教學反思或者學生的優秀作品整理傳到博客空間進行保存。博友可以通過閱讀博客,很快地了解博主,相互參考學習,促進共同進步。例如,我區數學教研員李偉聰老師就堅持更新博客,把自己的教育教學隨筆和工作感想等分享給全區老師,做好了帶頭榜樣作用。同時,通過閱讀李老師的博客,使我們這些年輕教師受益匪淺。
數字化校園為我們提供的提高教師信息素養的途徑還有很多,譬如通過加入端州區數學教研員建立的QQ群、微信群中參與討論和研究、組織開展“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課”、組織開展微課比賽、錄像課比賽等。因此,筆者認為提高教師信息素養和信息運用的能力,不能急功求成,是需要老師慢慢融入、慢慢適應的過程,需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不斷調整方法和策略的過程,逐步驅動我校數字化校園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靜靜.數字化教學環境下教師信息素養的提高[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
[2]段寶霞.培養和提高高校教師信息素養的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2006:63-64.
[3]黃榮梅.淺析信息化環境下高校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J].福建電腦,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