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拉
一、教材分析
本次教學設計選取的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本冊安排6次習作,在呈現方式上,每次習作練習除了對有關本次習作內容和要求的提示說明外,還增設了“習作討論平臺”,提出具體的啟發性建議和引導,幫助學生打開思路,順利進入寫作情境。本文主要通過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百花園五習作》教學設計為例,以“我喜歡的格言”為切入點,通過具體事例體現格言對學生的影響和意義,指導學生習作,訓練學生擬提綱的能力,認識詳寫和略寫的內容,學會修改提綱。
五年級是小學階段的高年段,對于高年段的習作目標來說相對要高一些。要明白寫作的目的,要有意識地在習作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真情實感,具備基本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的能力,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能做到:學寫常見應用文;自行修改習作;修改他人習作;格式及標點符號正確;書寫工整、規范;語句通順;少錯字別字;避免流水賬;習作還要有一定速度,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學情分析:本班學生有52人,大部分學生屬于留守兒童,語文基礎不好,知識面不廣,缺乏生活體驗,閱讀量少,平時積累的素材不多。沒有很好地掌握習作的方法和表達的方法。甚至有一部分學生不愿意動腦想而去抄作文,還有一些學困生不會習作,怕習作。
二、教學目標
1.達到習作指導的目的,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2.通過喜歡的一則格言引發的故事達到啟發教育。
3.學生具備擬提綱的能力,能合理進行詳寫和略寫。
4.學會修改提綱。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習作指導課(第一課時)
1.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把我們的國家主席習近平請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大家想見一見他嗎?
生:想。
(課件出示習近平主席圖片。)
師:習近平主席作為我國的最高領導,非常關心我國青少年的學習。他很喜歡讀書,尤其喜歡經典的格言,經常引用格言和青少年交談。老師還知道一些習主席最喜歡說的格言,現在分享給大家,請大家讀一讀。
(課件出示習近平主席喜歡的格言)
①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②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③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
④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師:同學們,讀完這幾句格言,我們能感受到這些格言的深刻意義。那大家知道格言是什么嗎?讓老師來告訴大家吧。
(課件出示格言概念)
生讀:格言,是指可以作為人們行為規范的言簡意賅的語句,是人們機智的精華,眾人匯成的睿智,是指導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寶,時刻激勵人生取得進步。
師:同學們有哪些喜歡的格言呢?說出來和我分享一下吧。老師先和大家分享我喜歡的格言。我很喜歡馬克思的一句格言:“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夠到達彼岸。”它給了我很多的啟發:只有擁有堅強的意志力,才能夠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到達勝利成功的彼岸。生活就像一望無際的海,有時平靜,有時浪濤洶涌,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堅強,去抵擋風浪,風吹浪打,永不放棄,這樣才能得到平靜的享受。
①設計意圖:通過示范指導學生運用同樣的句式,說一說自己的格言給自己帶來了怎么的教育或啟示。
②指名學生回答。
③師小結:列寧說:“只要愿意學習,就一定能夠學會”,老師相信你們都是愛學習的孩子。那么,接下來我們就圍繞“我喜歡的一則格言”為主題寫一篇習作。
(板書課題:我喜歡的一則格言)
設計意圖:通過輕松愉悅的談話導入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興趣,從而引出課題。
2.審清題意,明確要求
師:同學們,認真審題是我們寫好文章的前提,注意習作導語。
(課件出示習作導語)說一說你從中知道了哪些習作要求。
①同桌交流討論,師參與互動。
②指名學生說。
師小結:本次習作內容都是你們自己平時積累的格言中挑選出來的,通過你喜歡的格言,寫一寫它在成長的道路上給了你怎樣的教育。從習作的要求可以看出,這是一篇記敘文,主題是格言對自己的教育。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讀習作導語,明確習作要求,使學生初步理清習作思路。
3.問題引路,小組交流
師: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看到和聽到的格言很多,其中一定有不少自己喜歡的。但是,本次習作只需寫一則。請大家認真默讀習作討論平臺的三個問題,在小組內交流。(課件出示習作討論平臺的三個問題)
(1)想一想你最喜歡的格言是什么,為什么喜歡?
(2)你打算通過哪一件或幾件事來體現它給予你的教育?
(3)想一想哪些情節應該寫得詳細些,哪些情節應該寫得簡略些?
①小組交流討論。
②指名學生答。
③學生互評。
師板書:喜歡的格言(為什么)
具體事例(有代表性)
情節 (詳略得當)
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讀和說結合的方式,明白要圍繞中心選材,和結構的安排要詳略得當,為下一步擬寫提綱做鋪墊。
4.指導寫作,擬寫提綱
師:聽了大家的匯報,感覺你們好像無從下手。沒關系,老師會給大家分享習作指南,請大家齊讀一遍,再擬寫你的提綱。
(課件出示習作指南內容)
生齊讀:首先確定自己喜歡的格言,這則格言的內容是正確的。理解這則格言的意思和出處,古今中外的格言都可以。然后圍繞所選格言,寫一寫發生了哪些事情,可以寫一件或者幾件有代表性的事情。幾件事情中,要注意主次和詳細,有詳有略,才不會累贅。
師:我把自己寫的提綱給你們參考一下,這樣大家就更明白該如何擬寫提綱了。
(課件出示示范提綱內容)
(1)題目:我喜歡的一則格言(寫在第一行正中間)
(2)主要內容:我在學滑板車時,經過很多次的練習都以失敗告終,正當我想放棄時,爸爸講發明家愛迪生的故事給我聽,我才堅持下去,最后學成功的事。
(3)中心思想:是格言“失敗乃成功之母”給我的深刻啟示。
(4)結構安排
開頭:我學過很多格言,古今中外的,關于學習的,關于珍惜時間的,還有贊美的等。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則格言就是溫德爾·菲利普斯說的“失敗乃成功之母”。(開門見山,略寫)
主體:我剛開始在學滑板車的時候,因沒有掌握好方法,而失敗了一次又一次。爸爸見此情景,給我講述了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的科學小故事。讓我想起那句格言“失敗乃成功之母”,后來我在爸爸的幫助下不斷地堅持練習,最終成功。(重點段,詳寫)。
結尾:通過這次學滑板車的事,我深刻感悟到一個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不要害怕失敗,要從失敗中尋找問題。總結方法,最終一定會成功。(點題,略寫)。
①讓學生自行擬提綱,老師巡視課室,按需指導。
②指名學生讀自己的提綱。
③其他同學給予評價和建議。
(你認為xx同學擬寫的提綱怎么樣?)內容是否具體?中心思想是否明確?主次是否分明,詳略是否得當。
④全班同學進行交流,通過小組評、大家評,提出建議。
師小結:同學們,你們是否已經發現,寫好一篇文章,其實并不難。平時的積累很重要,不僅是語言的積累,文章的架構、表達方式等,都是需要有合理、正確的提綱。正如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把習作提綱列舉好,會使你寫作時思路順暢,下筆如有神。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閱讀習作指南,給出示范,擬寫提綱,互評提綱,進而學習修改提綱,由淺入深來突破本次習作的難點。
5.作業布置
繼續完成自己的提綱。
五、結語
本節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就是不理解格言的概念以及格言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的教育。一部分學生還不知道如何去擬寫提綱。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在設計中采用了引導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消除對習作的畏難情緒。教師應為學生創造一切可習作的機會,生活處處都是寫作的素材,在于我們是否有心注意。一則格言或一件身邊的故事,一則新聞或一段路人的對話,等等,都可以及時引導學生進行習作訓練。本文希望通過“我喜歡的一則格言”的習作指導,讓學生愿意分享自己的習作,更能欣賞別人的習作,這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