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芳
摘 要:一直以來,學校為了培養更多人才適應越來越多元化的社會,在教育方式改革的路上越走越遠。如今,筆者發現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一直處于主演的位置,不斷地給學生灌輸自己掌握的知識。但是,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們根本不清楚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那些知識點,甚至學生也顯得不太容易接受化學知識。由此,筆者建議可以采用問題化教學的方式應用到中學化學課堂中,使用這種方式,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會提高,掌握知識的能力也會加強,教師可以很容易地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
關鍵詞:改革;傳統中學教學;問題化教學
引言:如今社會發展得越來越快,國家越來越重視培養科研人才。而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教師有必要對教學方式進行深度研究。實際上,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滿足現在學生的上課需求。教師應該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而問題化教學作為新的教學模式的一種,對提高學生上課注意力、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等方面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本文將給教師們詳細分析問題化教學在中學課堂教學的應用。
一、中學化學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一)學生對化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從小學帶來的固有思維模式,學生總是把語、數、外這三門學科當成重中之重,然而化學對學生是小科目,可能會引起心理上的不重視。其次,化學作為一門理論性比較抽象的學科,有些學生難以接受,會產生抵觸心理,這種情況下,有些學生會直接放棄這門學科。當然,作為教師有必要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改善這一現實。問題化教學模式作為創新型教學模式的一種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只要教師科學合理地向學生提問,教學成果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二)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化學知識的位置
通常教師在教授新的化學理論知識的時候,無法做到讓知識能夠生動形象地被學生理解,苦于大多數學校沒有提供充足的實驗設備,或者有些實驗可能有點危險,導致學生在校化學實驗的機會太少。因此,只能抽象地記憶知識。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往往忽視了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只是按部就班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只是跟著教師引領的方向走,沒有充分發揮主動性,一直處在被動學習化學知識的位置。
二、問題化教學的重要性
(一)問題化教學增強主動思考的能力
在問題化教學時,筆者建議教師在授課的時候應該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教師只能做一個引路人,充當帶領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指南針,而不是幫學生學完化學知識。問題化教學是教師拋出幾個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例如,在上課前,老師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然后在上課時讓學生分享出來,老師再給學生解答發生這種化學現象的原因。如此一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印象更深刻了,掌握知識的能力就會加強,同時還能提高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
(二)問題化教學使教學工作變得事半功倍
問題化教學,顧名思義即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教學問題,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其對課程內容持久深入理解的一種教學模式[1]。教師通過問問題的形式讓學生自己探索已有的化學知識,給學生主動發揮自己思維的空間,而不是讓學生依賴老師的答案。通過問題化教學,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有所提升,比如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教師只有充分掌握了問題化教學的要領,中學化學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問題化教學是創新教學模式下的一種趨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接收知識的水平有高有低,如果教師還一直延續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可能達不到一種好的教學成果。因為現在的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時可能不太容易吸收知識。建議教師在教學時采用創新的問題化教學模式,上課時學生會覺得很新鮮,學生會主動參與到學習知識的氛圍中,教師不再自己在課上主演一場大戲,而是把舞臺交給學生。這樣一來,教學方法變得比以前簡單,教學成果會有顯著提升,教師的負擔也會減輕。
三、掌握問題化教學的辟邪劍譜
(一)設置豐富有趣的問題
科學合理的提問往往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思考問題的活動中。筆者給出的建議是:第一點,老師在問問題前可以先調查一下學生近期內感興趣的東西,在設置問題時可以和他們感興趣的事物結合到一起。第二點,提問盡量簡單一些,不能過于高深,否則學生沒有積極思考的余地[2]。第三點,問題的設置要呼應化學理論的知識。掌握這三點提問方式相信學生會對老師的問題感興趣,教學成果也會取得極大的進步。例如,在學習《分子和原子》這節課時,先拋出問題:教室外的桂花,我們能聞到香味,確看不到“飄香”的過程,這是為什么呢?讓學生結合自己身邊的現象,學會思考,并培養他們觀察身邊事物,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提高他們的化學素養。
(二)營造一個合作學習的環境
在了解學生化學能力的前提下,教師可以進行科學地劃分,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這樣老師在提出問題后學生也有交流的對象。學生如果自己沒有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可以在和小組成員的交流過程中找到靈感,而且通過組間交流,學生可以相互之間學到一些學習方面的技巧。教師在學生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充分觀察一些對化學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及時想出一些幫助學生的方法,提高學生對自己學習化學能力的自信。在問題化教學過程中,學生間的相互合作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三)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
問題化教學中,充分體現教師在教與學中作為啟發者的作用。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設置由淺入深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度學習。例如在《質量守恒定律》一課中,先由福爾摩斯的故事,引出第一個問題:福爾摩斯計算煙圈質量的方法正確嗎?學生討論之后,引出第二個問題:根據氫氧化鈉和硫酸銅的實驗,怎么驗證反應前后的質量?學生開始動手操作,在實驗中獲得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的結論。教師繼續追問第三個問題:稀鹽酸和碳酸鈉的反應也是如此嗎?在一系列的啟發和實驗中,學生逐步理解了質量守恒定律。此時,教師再拋出最后一個問題:誰來幫忙福爾摩斯糾正錯誤?這樣,學生在好奇與實踐中,不斷深化對質量守恒定律這一重要原理的理解。
四、結束語
根據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問題化教學是現代創新型教學的一種模式。教師在中學化學課程中應用問題化教學模式,一方面,教師把自己轉換成領路人的角色,另一方面,學生在自主學習化學的課程中能獲得更多知識。科學合理地掌握問題化教學的辟邪劍譜,教師才能讓化學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味,學生也能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獲益良多。
參考文獻
[1]劉淑珠.問題化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中),2017(4):151-151.
[2]劉孟林,石謙.問題化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分析[J].云南化工,2018,v.45;No.227(04):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