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蘭金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引入,關注不只是卷面分數,更多的是從一個學科培養綜合能力的過程。新課程目的是加強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的綜合教育。全面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與機械化的考試不同,它更具有趣味性和實踐性,更加的貼近現實生活。要求學生去培養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用探索的精神來完成自己學科任務。以此發現自我從而開發學生的潛能。高考對于每一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高中化學能力的培養需要一朝一夕的努力。因此培養學生化學核心能力至關重要。
關鍵詞:高中化學;素養;問題;對策
引言:學科素養是一個很重要的核心能力。這對于要高考的學生來講是具有推進作用的。高考考的不僅知識的儲備,也是一場自我核心素養的體現。對每一位高考生來講,它的作用毋庸置疑。而化學作為理科當中比較好容易拿分的科目,那么應該怎么樣做才能夠培養的化學素養呢。本文淺談基于高考如何培養化學素養。
一、保持高考意識面對高中化學學習
高中化學有兩本必修,六本選修課本,這也是僅僅化學這一門課程要學的內容量。一共8本化學書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學業壓力是比較重的。對于要選擇文科的學生來講,掌握了高中化學的知識能夠識別和規避生活中由于化學原因導致的危險。而對于理科生來講,保持高考的意識面對高中化學的學習十分重要。高一到高三教師講過無數的解題方法和技巧面對考試,但是根據學生卷面分析卻是不盡人如意。那么以下幾點重點分析保持高考意識對于學生學習化學有怎么樣的益處。
首先,從開始高中生涯時,就應該有一個對自我的要求,有一個對每一學期化學學習的要求和目標,明確自己在每一個階段要達到怎么樣的層次。追求目標越高,學生的才能發展也會越快。目標明確就能夠有足夠的動力面對高中化學學習,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培養了學生優秀的學習習慣。
其次,高中階段化學學習的目標就是高考,那么就應該關注歷年高考真題。當學生學習到高考常考和重點章節時,就應該著重標記,打好基礎之后,進行能力提升。這種意識的培養能夠讓自己面對高考真題不恐慌。
最后,學生面對高中三年化學大大小小的考試,尤其是高中前兩年要保持做事情的持久度。事事能夠恒心做下去;面對困難能夠理智分析;面對挫折能夠有正確的方式發泄等都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鋪墊來為高三一年的沖刺做準備。高考的層次是高中階段所有考試最高的一個階段,不僅是知識量的考驗,還是各方面能力的檢驗。能力的培養是長期過程。
二、高中化學學科素養現狀
新時期的教育下學科素養的培育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是一直在提倡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但是現實情況不那么理想。據一項調查表明:當問及基礎知識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是掌握的很牢固。例如:當被問及高中化學常見物質的物理性質,大部分學生能夠清楚的說出來。而當問及為化學做出貢獻的科學家有哪些的時候,很多的學生都是只知道門捷列夫。學生大部分時間被作業,課本所占據。對于社會的現狀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1]。還有一個現象是學生的思維禁錮在課本當中,無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當家里的鍋著火的時候應該怎么做。只有部分學生回答了蓋上鍋蓋等正確的回答。化學核心素養不僅知識量,更是將知識運用到生活的能力。
三、化學素養對高中生的重要性
正確的態度學習初中化學對于學生來說很重要。高中化學知識繁多,不利于理解的知識還是占了一大部分,再加之學校設備資源不充分和實驗危險性考慮,很多實驗學生不能夠動手感受。枯燥的知識學習再加之學生困于題海戰術。學生通過大量的背誦來記憶化學知識等。導致學生減少了對化學的熱情。缺乏思維能力的鍛煉。不具備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限制了學生眼界的開拓。影響了學生潛能的挖掘。不利于提升化學素養。化學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食品袋里的防腐劑。對于面臨高考的學生,不能只注重高三階段的刷題,素養的養成必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開頭沒有注重,養成了不好的學習習慣,這是很難改掉的。即使是戰術上出現錯誤,也不要在戰略上有缺陷。
四、相應的對策
(一)注重學生本體
“因材施教”是一種最好的教學方式。根據現實來看,這個是有些困難。但是可以改變策略。讓學生主動學會主動探索[2]。在探索過程中學會審視自我。教師應該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鼓勵和糾正。讓學生擁有自信。培養思考能力。發散的思維和保持探索的精神能夠讓學生在學習和未來的生活中得到益處。
(二)增強生活性
化學書本中的很多實驗現象都是來源于生活。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教學方法能夠引導學生遇到問題能夠多思考一下。例如:包裝糖果的金屬紙是鋁、感冒輸液用的生理鹽水為質量分數為0.9%NaCl、醫院檢查胃病用“鋇餐”等等。化學無時無刻伴隨在我們的身邊。讓學生養成多思考,多動腦的習慣。對于培養自身的學科素養有很大的幫助。
(三)多樣的學習渠道
時代的潮流推動著技術的革新。現在已經有了各大顯示學習的平臺。它們根據學生的興趣設置屬于自己的課程表。這些學習平臺規范而又系統的面向學生。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學生培養學習興趣。中國海洋大學教育系副教授陳凱泉認為,知識最終的目的都是需要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的。有能力的學生還可以自己去發現化學的美。不一定只停留在同一水平。這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提高教學水平
教師是與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陪伴者。一位老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課堂可能會過于死板。而年輕的教師與學生有著相似的興趣愛好,但是年輕教師面對高考還是缺乏經驗。以高考為最終目的是需要一批善于反省和自我要求嚴格的教師來帶隊。教師道德的建設和知識經驗儲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通過教師不斷地虛心請教,孜孜不倦的自省和觀察。師德以及能力才會逐漸的顯現出來甚至是加強。教師自身素質和專業能力不能過于低,想要給別人一滴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
(五)培養合作精神意識
人在發展過程中是離不開協作的。應對高考是一個需要和同學師生溝通合作。不同的學生學習方式和能力都不一樣,一個蘋果與另一個蘋果的交換還是一個蘋果。而一種思想與另一種思想的交換得到的是兩種思想。團體的合作交流能夠拓寬學生的眼界和培養換位思考問題的能力。讓自我對化學知識的學習進行反思和改正。增強化學素養的同時,還能夠培養與他人的合作能力,為自身的發展有一個推動的作用。
四、結束語
高考是高中學生終將面臨的一個問題,不如早早進行灌輸。而高考也只是一個人生的起點,高考之后的學習和生活主要是靠自身之前的能力培養,因此要利用好高中階段,培養好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吳明好.基于高考對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國考試,2017(3):31-37.
[2]周業虹.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中國考試,2017(2):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