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家國情懷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歷史知識框架的構建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樹立民族自信,激發學生歷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將知識學習與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促進學生提升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可度,樹立正確的歷史學習意識。
關鍵詞:高中歷史;家國情懷;課堂教學
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深度挖掘學科知識的人文性質,將歷史教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聯系在一起,重點完善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讓學生得到系統地提高。
一、高中歷史課堂中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意義
1.1家國情懷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
家國情懷的培養激發學生對于國家和家庭的寄托更深厚的情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家庭觀,在教學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過程中與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的貫穿有很多的契合點,歷史課堂在知識講解的時候涉及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從古人的性格特點、行事作風等幾個角度引導學生的思考,強化認知,例如通過文天祥、鄧世昌、譚嗣同等中華英雄的事跡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學習理念,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學生強調“立德樹人”的原則,引導學生樹立國家責任感和自豪感。
1.2家國情懷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德育工作進行
高中生的價值觀和社會觀還沒有完全確立,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對學生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歷史教學在高中德育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歷史教育將中國的傳統文化理念傳遞給學生,激發學生對于國家的熱愛,對國家的深情,在歷史知識探究的過程中理解國家與家庭之間的關系,樹立正確的責任感。
1.3家國情懷的培養有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
在歷史知識探究中,家國情懷教育讓學生系統地理解宗法制、分封制、小農經濟等社會結構的演變。通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演變,讓學生系統地認識家庭社會關系的處理,讓學生正確認知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模式之間的聯系,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對社會結構的演變有正確的認知,能夠辯證地看待當前的社會事件,成為社會主義真正意義上的接班人。
二、高中歷史課堂上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措施
2.1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深化知識講解的深度,廣泛整合教學資源
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要廣泛地搜集課程資料,正確認識歷史課程教學的背景、歷史課程的基本性質,使得學生在歷史課堂上可以獲得更多的啟示。
例如:在歷史教材中記錄著許多偉大的歷史人物、歷史事跡,教師挖掘教材中的家國情懷的資源,讓學生多維度地了解和認識歷史英雄的人物和事跡,例如抗日戰爭中的英雄戰役、甲午中日戰爭中的鄧世昌等英雄人物,歷史教材中對這些人物的描述僅僅幾句話,教師在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素養的時候可以深化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對鄧世昌當時所處的艱難環境、社會環境等艱苦的環境有一個系統的認知,渲染英雄犧牲的悲壯色彩,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得學生在無形中提升民族責任感,學習先烈的優秀品質。
2.2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滲透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教育
歷史課程的教育不能一味地描述歷史事件,而是要在課堂上為學生構造生活情境,輔助學生深度理解歷史事件,將各個知識點與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鼓勵學生主動進行歷史知識的研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學習近代生活的變遷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在網絡上為學生搜集多種1975年的生活照片,包括當時我國社會主要的房屋建筑特色、土著建筑、出行方式、飲食習慣等等,使得學生對近代的生活有一個基本的印象,再與當代的生活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對比,讓學生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的重要意義,明確改革開放的正確指導方針,通過近代生活與現代生活之間的對比,讓學生深刻理解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哪些事件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讓學生將當前的生活與國家的發展結合在一起,樹立一個全局觀來看待社會事件。
2.3在高中歷史課堂上使用設問的方式滲透家國情懷教育
巧妙設問的形式增強歷史課堂的教學活躍性,設立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重點和難點知識點,在課堂聽講的時候有所側重,通過互相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例如:在講解古代手工業的時候,教師先為學生講解漢朝絲綢之路的開拓過程,讓學生明確民族文化的發展和進步的歷程,進而聯系現代社會提出的“一帶一路”的概念,啟發學生回答“古代絲綢之路開拓和建立的歷史意義”,聯系現代生活的進步意義,學生可以從更加客觀、整體的角度來回答古代絲綢之路的開辟意義,探究古代絲綢之路的開展對漢朝的經濟發展帶來的意義,鼓勵學生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投入到當前的知識學習和生活中。
三、總結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讓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有更具體、形象的認知,在學生滲透家國情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將歷史知識與家國素養聯系在一起,既讓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還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責任感意識,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思考和反思自我,提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秦蘇.高中歷史課教學落實家國情懷教育的實踐研究[J].吉林教育,2017.
[2]左言琴.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8):149.
[3]張偉.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J].好家長,2017(68):199-199.
作者簡介:胡家珍,江蘇儀征人,出生于1978年,女,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