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梅
2009年,新教育的春風悄悄吹進了這所美麗的鄉村小學——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豐利鎮凌河小學,從此,晨誦、午讀、暮省成了我們日常的生活方式。我們在詩行里與黎明共舞,在童書中與美好相約,在反思中與幸福同行。我們用心締造完美教室,合力研發卓越課程,著力打造理想課堂……新教育實驗,在我們這所鄉村小學如一朵盛開的鄉間野花,雖然不鮮艷,卻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熏陶著一群淳樸的學生。然而,如何讓鄉村學生的生命從樸實走向優雅?如何讓鄉村學生的生命之花開得更加絢爛?這成了我們新的困惑。
五蓮邂逅,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當我們一籌莫展時,全國新教育第二屆種子教師研訓營向我發出了熱情的召喚。于是,2015年8月,滿懷著渴望與激動,我與一群優秀的種子教師在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相逢。那天,朱老師的一番話如夏日的一陣清風,吹散了我心頭的疑云。“‘每月一事’立足于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從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開始,使其慢慢形成良好的品質,這是對生命最好的饋贈,也是讓生命朝向美好的最佳途徑……”簡單的話語令我記憶猶新,那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那是一股向上承接陽光的動力。那一刻我便決定積極推進“每月一事”,讓鄉村學生的生命朝向最美。
“每月一事”,當時已有不少實驗學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五蓮,我虛心向其他教師請教,留心學習他們積累的資料。一個個鮮明的主題,一套套清晰的實施方案,一本本精美的實踐手冊,讓我更加心生向往。回來后,我迫不及待地從網上購買了許新海博士領銜編寫的《養成一生有用的好習慣》,認真閱讀。暑假的一次種子教師網絡交流會上,我提出了推進“每月一事”的想法,隨即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幾經商量后,大家一致認為九月應以“熱愛自然”為主題,以“走進秋天”為契機,引導學生親近自然,學會觀察,懂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緊密相連,從而樹立愛自然、敬自然、護自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主題確定后我們分工搜集資料,整理方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份包括“活動導語”“活動目的”“活動時間”“活動內容”的方案很快形成了,其中“活動內容”又具體包含“主題音樂”“主題閱讀——晨誦篇、午讀篇”“主題實踐”“主題展示”四個部分,整個方案內容詳實,操作性強。面對集體的智慧,我們心潮澎湃,盼望著新學期早點到來。
勠力齊心,點點滴滴總關情
牛頓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一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希望這所鄉村小學的教師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遠的地方。于是開學后,我把種子組教師的勞動成果分享給了他們。清晰的流程,詳實的內容,具體的實施策略,立即引起了大家興趣,當我在新學期第一次新教育實驗專題會議上正式提出推進“每月一事”時,校長和教師們紛紛表示贊同!隨后,我們又結合鎮、校少先隊工作計劃,確定了一年里每個月的活動主題:一月,學會溝通;二月,學會微笑;三月,學會環保;四月,熱愛閱讀;五月,熱愛勞動;六月,學會反思;七月,尊重他人;八月,學會演講;九月,熱愛自然;十月,熱愛祖國;十一月,學會感恩;十二月,熱愛運動。我們將“每月一事”的活動主題制作成宣傳欄,以強化教師和學生們的活動意識,同時將在種子教師組學到的經驗運用到現實中,將每個月活動方案的制訂分配到各個年級,讓教師們分工合作。負責整理方案的教師每月5日之前將方案傳到教師群里,供大家參考,各學段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再調整和修改。月底,我們還要求各班將“一份活動方案”“一份主題誦讀教學設計”“一組實踐活動照片”“一組實踐活動作品”“一份活動小結”整理成冊,用心保存,以此見證學生們的成長歷程。
用心播種,和風細雨潤童心
四年多來,我們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清晨,我們用主題詩歌開啟黎明;中午,用主題音樂、主題閱讀潤澤童心;傍晚,我們用主題寫繪、主題日記反省生命。每個月,我們用主題實踐活動,豐富學生們當下的生活,促進良好習慣和品質的形成;用主題展示,樹立榜樣,激勵學生朝向最美。四年多來,我們且行且思,不斷探索改進,如今,我們“每月一事”方案的包容性、綜合性更強,“主題解讀”“主題歌曲”“主題晨誦”“主題電影”“主題實踐”成了方案的固定欄目。不同年級,不同要求,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根據不同年級的特點螺旋式上升。
有行動,就有收獲。在推進“每月一事”的這些年里,我們欣喜地看到了學生們在慢慢改變。
在“熱愛自然”主題月里,我們將教材內容與晨誦內容進行了整合,在誦讀童詩的同時,誦讀了描寫秋天的成語和古詩。學生們在多元化的誦讀里,將最蓬勃的生命融入到了最美的大自然里。我們相信,這粒愛的種子歷經歲月,定會日漸茁壯!
在“學會溝通”主題月里,我們把日記作為師生溝通的橋梁,鼓勵他們在日記中說真心話,寫實事,特別鼓勵學生敘寫班級故事,學習身邊的榜樣,教師在日記后面留言。文字的溝通讓那些內向的學生漸漸變得開朗了,愿意和老師交流了,師生的情感也在這樣的文字溝通里悄悄升華。
在“熱愛運動”主題月里,我們組織“小雪松”冬季運動會,開展踢毽子、跳繩、拔河專項比賽,每天利用大課間進行跑操訓練……學生們的體魄在運動中得到了強健,每天運動一小時也漸漸成了習慣。
有人說:“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播種命運,收獲人生。”為了讓鄉村學生收獲最美的人生,我們就這樣把良好的習慣和品質悄悄播種在每一個月里。我相信,只要我們的腳步不停歇,學生們的生命終將朝向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