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文彬
【摘要】:隨著社會的改革和網絡技術的飛躍發展,初中學生受到社會不良信息干擾的幾率越來越大,嚴重影響了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初中擔任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教學策略,靈活使用教學策略,設計有效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互聯網這個教學手段,喚起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關心國家大事,關心政治,構建高校課堂,快速提高教學質量,勢在必行。
【關鍵詞】:初中生 思想政治 教學策略 教學質量
幫助初中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依據教學現狀,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著循序漸進,因勢利導的原則,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強化個性化的教學,促使學生對本學科教育理論的學習和理解,達到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目的。
一、初中思想政治課現狀及問題
1.1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學生身心發展不一致
《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我與集體》、《國家與社會》等是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內容。這些教材,目的是通過此內容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自我成長相關知識和法律常識,了解國情,社會發展的基本路線,國民所需承擔的責任。從而形成不忘初心、敢于擔當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初中生來說十分得體有效。但是,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也有部分內容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要求,少部分教材內容與初中生的身心發展不同步,不符合初中生的年齡特征,有的是重復教育。例如:初中二年級上冊中有《同學朋友》、《做誠信的人》在小學里的思品課的教材中多次出現過此類內容。讓初二學生重新學習,會感到太簡單。還有一些內容,太抽象、很難懂,這些內容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引發初中生愛國、愛民、愛社會主義、愛勞動、愛科學的熱情,難于培養有理想、道德、高素質、遵紀守法人才,反而導致學生對這門學科厭學,這是教學質量不能提高的原因之一。
1.2 教學理念滯后缺乏教學方法的創新
教學理念跟不上社會發展的形勢。有少部分教師沒有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對本學科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不夠明確,在課堂教學中定位不準,對現實的改革思想不清楚,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創新思想不夠,在思想政治的課堂教學中只是讀讀課文,做做課后練習就完事,對于教材的教學目的教師不清楚,學生糊里糊涂的學,無法完成高效教學。
1.3對學生的考評形式單一
大部分學校對思想品德課的評價,以一張考卷為主,學生綜合表現憑教師的個人印象打分占考核比例很少,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生會把主要精力用在記憶理論知識上,從而忽視自身的言形舉止的規范。
二、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優化策略
面臨初中思想政治課在教學領域存在的問題,我們要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去面對,重溫新課程改革的意見,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本學科的培養目標。依據現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精心制定課堂教學策略。優化對學生的評價機制,將學生平時的表現行為,思想動態,價值觀的樹立,讓學生相互評出分數,然后計入總成績。自始至終把德育評價落實到每個學生的日常行為之中。
2.1樹立新的教學理念,用好多媒體
解決初中思想品德課出現的偏差,首先樹立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本,育人為上。全面落實“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教育思想。樹立學生在本學科的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好課堂知識的基礎上不斷的接近社會、不斷的更新自我,獲取社會知識,擴寬視野。自覺的關心時事政治,關心國家大事,和社會融為一體。
為此,在初中生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結合事實熱點,培養綜合素質。例如:在教學《在合作中發展》一課時;首先讓學生互相討論“在合作中發展”的含義,然后在多媒體的頻幕上播放有關國家“一帶一路”的視頻,邊看邊講解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接著播放世界地圖,指出一帶一路的地理位置是由長三角、珠三角、海峽西岸、環渤海等組成的經濟聯合體,加強了中亞、西亞、南亞等地區交流合作。形成利益共同體,會給我們帶來與世界交流的巨大方便,使學生明白合作的重大意義。逐步養成關心國家大事,了解社會,了解世界習慣,達到學生整體素質提高的目的。
2.2應用多媒體提高學習興趣
科學技術的更新,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使我們的教學手段也發生巨大的變化,只要我們在教學策略上合理而巧妙的應用,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定會成倍的上升。
應用多媒體有兩大好處,其一是節約板書時間,可讓教師多多的去輔導學生。其二是媒體中有音樂、有圖片、視頻等很容易直觀向學生展示,學生愛聽、愛看、愛學,容易產生自我思考和主動學習的參與度【3】。同時還可以增強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是關鍵;理清教學目的,教學思路,充分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利用教材這根標桿,把學生的行為、思想推向社會,讓學生自主的去展望世界,展望未來,為將來走向社會,奔向世界,成為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優秀人才。努力上好思想政治的每一堂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關海魁. 淺析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J]. 學周刊, 2017, 20(20):35-36.
【2】范竹發. 思想政治課概念教學的有效策略[J]. 教學月刊·中學版(政治教學), 2017(4):35-38.
【3】李棟平.“互聯網+”促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J]. 中學教學參考, 2017(4):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