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燕
【摘要】:《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游戲是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對學前兒童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價值。但是幼兒園自主游戲和幼兒自然狀態下的游戲是不一樣的。在幼兒園中怎樣才能充分發揮游戲的教育作用,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呢?加強教師的指導,發揮教師在游戲中的主導作用是關鍵。本文從幼兒園自主游戲中教師介入指導的意義出發,使用觀察法、訪談法對幼兒園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介入指導進行分析研究,進而提出幼兒園游戲中教師介入指導的組織安排與指導時應遵循的原則和策略。
【關鍵詞】:自主游戲 觀察 介入指導
游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是適合孩子人格健全發展的活動。自主游戲是幼兒自發、自主、自由的活動,具有以下特征:1.是一種內在動機性行為;2.是一種自由選擇的活動;3.擺脫了用手段與目的形式來考慮問題的束縛。
一、問題的提出
隨處發現,孩子在玩時都很投入,很快樂。孩子們在游戲中不斷地嘗試,不斷地練習,不斷地表現,他們通過游戲表達意愿,渲泄情緒,展示能力,因此游戲的世界是一個真正的童心世界。那么在幼兒園中怎樣才能充分發揮游戲的教育作用,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呢?加強教師的指導,發揮教師在游戲中的主導作用是關鍵。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 “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改善指導方法,發揮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特殊作用,讓幼兒在游戲中真正獲得發展,成為游戲的主人。
二、教師介入指導游戲的意義
教師的介入指導能發揮游戲對促進幼兒發展的潛效應。游戲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但是純粹自發的游戲可能產生雙重效應,可能產生正效應也可能產生負效應。缺乏教師指導的,在自然狀態下的游戲對幼兒產生負效應的可能比較大,產生的正效應也是零星的、偶發的。然而幼兒園游戲是在教育范疇內提出的,它的發展價值是和正效應相關的,也是與教育目標的相符合的。教師對游戲的規劃,不僅能使游戲所具有的潛在價值得到充分地顯現,也可以通過在游戲中適當的介入指導排斥游戲的負效應因素。從而使游戲促進幼兒發展價值的正效應得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介入指導會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幼兒的認知發展、動作發展和社會性發展主要是通過游戲的技能反映出來的,所以游戲水平反應了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同一年齡的幼兒園的游戲水平之所以高低不一,先天的因素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游戲技能的指導。常與年長者或游戲技能較強者一起游戲的幼兒,游戲水平提高地更快,這是因為指導本身也是構成游戲的要素之一,即指導者本也是游戲者。
三、教師介入自主游戲的組織與指導
2.11.幼兒自主游戲的組織安排
幼兒的自主游戲包括三個基本環節:自由選擇、自主展開和自發交流。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自主游戲只是強調和突出了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不否認老師在其中的共享、觀察、幫助的職能。相反,老師必須通過在幼兒游戲過程中的認真觀察和總結,及時地在游戲后對幼兒游戲的情況進行分析,這樣可以為幼兒選擇和進行下一次的游戲活動提出指導,從而更為有效地引導孩子的發展。
2.教師介入游戲的指導策略
(1)要意識到自己在介入時的角色定位
教師是幼兒的觀察者、教師是幼兒游戲環境的創設者、教師是游戲進程的支持者、教師是游戲評價的引導者。外在干預形態是指教師在指導游戲時,并不直接參與游戲,而是保持一個外在的角色,來引導、說明、建議、鼓勵游戲中幼兒的行為。內在干預對幼兒的干預更直接一些,干預的成分更多一些。這就要根據指導的對象來選擇干預的形態的,對與年齡小的幼兒,比較適宜通過內在干預塑造幼兒的游戲行為,而年齡大的幼兒,則比較適宜通過外在干預提供給幼兒可以自主選擇的游戲方式。
(2)要把握恰當的介入時機
為保證幼兒的安全和游戲的順利開展,教師把握介入游戲的正確時機關系到游戲指導的實際效果。介入的時機正確,可以擴展和提高幼兒的游戲內容和層次。反之,可能會抑制他們的游戲。遇到以下情況時,教師可適度地介入:當幼兒在游戲中因遇到困難、挫折,難以實現自己的游戲愿望時;當幼兒在游戲中有不安全的傾向時;當幼兒在游戲中主動尋求幫助時;當幼兒在游戲中出現過激行為時;當幼兒在游戲中反映不符合社會規范的消極內容時。通常游戲的介入時機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教師預設的教育目標,主要指教師所希望的幼兒在游戲中表現出不斷發展著的游戲層次,專注投入的游戲態度和積極的情緒體驗;二是取決于幼兒的需要,主要指幼兒的游戲行為是否自然順暢,是否存在幫助的需求。
結語:
總之,對幼兒游戲的指導關鍵在于一個“巧”字,即巧妙點撥,教師適時適宜的介入與指導使游戲延續、提高、升華,有效地發揮游戲的作用。馬卡連柯曾經這樣談過:如果我只是指導、要求和限制,那我就會成為一種外部的力量,而不能成為一種兒童的力量。我必須和兒童們一起游戲。游戲是幼兒的生活,幼兒是游戲的主體,教師對幼兒園游戲的介入指導,對游戲中幼兒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只有在遵循一定原則的前提下,選擇好適當的時機以及合適的方法,利用最適當的指導方法才能發揮游戲對幼兒的最佳效應。游戲對幼兒的教育作用是多方面的。它為幼兒提供了學習與發展的條件和機會,使幼兒提高了對整個社會的認知水平、促進了幼兒的身心健康;幼兒游戲這種“在玩中學”的模式,促進了幼兒整體素質發展。教師只有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采用科學的方法,有計劃地做好游戲觀察、充分尊重幼兒、注重幼兒游戲的差異化,才能解決好目前教師介入及指導幼兒游戲時存在的問題,發揮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特殊作用,讓幼兒在游戲中真正獲得發展,成為游戲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朱宗順.學前教育原理 [M].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1.
【2】(美)弗羅斯特.游戲和兒童發展 [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
【3】梁周全 尚玉芳.幼兒游戲與指導[M].北師大出版社,2011.
【4】姚偉.幼兒游戲與玩具[M].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