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玉芝
【摘要】:現如今我國學校中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學校課程教育不斷向前發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發展的新階段,推進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生活化是現代小學語文老師不斷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實際的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生活化教育方法的使用還不是很嫻熟,一些實際問題不能夠及時解決,課堂教育的既定目標也沒有辦法及時實現,文章主要通過研究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意義,進而分析促進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提升現代課堂教育的質量,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接受性,為學生的良好發展打下基礎,并且促進現代小學課程改革。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語文教學 生活化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課堂的知識 來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推進,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生活化的發展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平時教學過程中老師很自然的把自己作為語文課堂上的主體,籠統的把書本知識灌輸給學生,這樣就導致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降低,語文知識的學習僅停留在表面。語文課堂講解時老師積極地把生活實際與課本知識相結合,實現情景交融,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學生才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在這種生活化的教育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形成邏輯認知,也促使學生對語文知識準確把握,提升語文成績。在課堂知識講解的過程中一些生活常識和課外知識也會拓展進來,學生知識儲備增加,為以后知識學習做準備,同樣也會引發學生的思考,促進學生靈活的結合知識與生活,利用課堂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1.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想象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創新教育方法讓教學內容與實際情景相結合讓課堂氛圍更加輕松,學習環境更加適合學生自主探索,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提升,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小學高年級學生身心有一定的發展,把他們引入到情境中增添個人情感,讓學生感受在其中,在情境中學習,激發情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充滿主動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課堂知識的理解不斷強化,同時感受生活中的美妙。
創設“聽”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在“聽”的情境中加入個人的想法。“聽”主要是主觀的耳聞,老手在語文課堂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去感受,指引學生感受音樂中的美的感覺。如:可以選擇有代表性的輕音樂,讓學生閉目傾聽,先是一只鳥叫,隨后一群,叫聲非常輕快、動聽悅耳。學生聽后,由于受音樂的陶冶,再加上老師提示的時間,想象出一個生動的畫面。課堂教學積極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活,在生活情境中激發想象,感受生活美妙的同時,主動學習語文知識。
2. 豐富學生生活化閱讀體驗
現代教育體制的改革要求促進現代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生活化,閱讀教學在這一改革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課堂上,老師不僅要為學生講解書本內容,還要擴大知識面,讓學生體驗更多的生活化閱讀,增強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的能力。生活化閱讀的體驗可以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更廣闊的知識儲備庫,為以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基礎。
學生的家庭時間相對學校時間來說是比較豐富的,除了常規的在學校上課讀寫學習幾個小時,在家里加上也可以帶領學生學習。家長可以代表老師,制定家庭學習計劃,在家里規定學習時間,或早上的30分鐘朗讀時間,或是晚上30分鐘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家長陪同孩子記憶一些佳詞佳句,輕松歡快的氛圍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長期的積累學生會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保證課外閱讀量,學生知識可以擴展。
3.作業設計貼近生活化
實現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就要把作業設計更加貼近于生活,要避免傳統教學中的枯燥的課堂教育,給學生布置作業主要是抄寫生字,做試卷等。在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推進現代化改革實現生活化,給學生布置的作業要根據課文內容,并且體現生活化,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更牢固地掌握語文知識,在實踐中檢驗語文理論的準確性,擁有主動性,讓學生心理上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再排斥,行動上積極學習新知識。
鑒于此我要求學生放學后在家看一集自己喜歡的影視劇,第二天在上語文課前三分鐘時講述自己的感悟和從中學到的東西,讓學生相互分享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語文知識。《還珠格格》這個大家比較熟悉的電視劇中,也有很多學習的片段,在乾隆考察小燕子知識時,小燕子對成語的理解非常滑稽,“三十個人排排站好”就是所謂的“三十而立”,“老鷹攻擊羊群,下的樣鉆進石頭縫”這就是“羊縫鷹圍”。這觀看的過程中,老師要指導學生,看詞句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停留在表面,要深入思考不然事會鬧出笑話的,學生不僅觀看影視作品放松身心還能在觀看中學到知識。
4.將生活教學法與語文文本教育相結合
提高生活化教學法使用頻率,需要老師積極自覺把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語文課本教育相結合,在課本教育的過程中積極鼓勵學生,促進課堂學習效率,并且在書本知識教育的同時擴展知識面,讓學生自主吸取生活知識的營養。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尋找連接點,將生活化教學法滲透到語文教材講解中帶動課堂氛圍,讓學生對語文學習保持主動性,靈活把握課本知識的內容活學活用,語文知識水平提高個人能力也有所提升,順應現代教育體制改革趨勢。
總結
通過上面論述證明,小學高年級語文課文上的很多知識是來源于生活的。在現代化的教育體制改革過程中,推進小學語文課堂教育生活化,必須要摒棄傳統課堂教育的方法與理念,創新語文教育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探究,改變原有的老師與學生主體位置設定。老師要創設特定的情景把生活與教材相結合,不斷豐富學生的生活化閱讀體驗,課后作業實現生活化,讓學生在作業實踐中體驗新生活,面對生活,積極的把生活化教育模式應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增強現代化發展的語文課堂質量,促進現代教育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海珍.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生活化有效策略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7).
【2】 張友鋼.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生活化有效策略研究[J]. 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