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霞
【摘要】: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基層黨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也是基層黨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加強高校黨支部的組織力的建設尤為重要。而一些創新型的學科由于組織形式以及科研內容與傳統高校學科形式不同,對黨支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以“2+2”聯合培養模式的黨支部為例,探討如何優化基層組織力。
【關鍵詞】:2+2聯合培養 基層組織力
“2+2”聯合培養,即大學本科4年期間,其中的2年在一個校區或學校學習,另外2年在其他校區或學校學習的情況。此類學生通常會在生活環境的適應、專業的發展、高年級低年級之間的溝通等方面出現困擾困惑。而相比于其他4年均在同一組織架構下培養的大學生來說,此類學生的培養只有2年的時間,非常短暫,對于黨員的發展和培養存在巨大的挑戰。
一、專業本身存在的問題
以某校動畫(中外聯合辦學)專業為例,該專業的學生大一大二在一校區學習語言及部分專業理論課程,大三大四搬到主校區,融入全校環境,并學習專業課程,主要由外方老師來授課,且需要前往外方學校學習3周到半年不等的時間。經過多年工作經驗總結,該專業在教學和管理上均存在一些問題。
1、教學上,學生大三大四的課程均由外方老師來授課,而外方教師師資力量不足。每學期不超過四名,師生比為1:75,畢業設計指導師生比為1:48。且外方老師缺少在上課時間之外與學生溝通或指導,學生無法高質量與老師探討。授課安排不合理,大三開始的專業課多為兩個班近80個人一起上課,無法深入交流和指導。外方學校的課程安排、硬件條件、教學質量不過硬,大一時調研赴外方學習的意愿超過50%,到大二直線下降,到大三只有12%的同學表示愿意去到外方學習,實際赴外方比例為17%。課程節奏方面,大一大二多數時間學習英語和基礎課程,且課程安排較松散,大三大四專業課程集中且作業量很大。
2、管理上,學生歸屬感不強,“思維慣性”根深蒂固。集中表現在:對于住宿條件、周邊環境等的對比,搬遷后心理落差大。由于兩個校區距離較遠,高年級學生與大一大二學生幾乎沒有溝通,造成了與其他專業不同的氛圍,缺少高年級對于低年級的帶領和引導。同時年級管理人員與學生在大一大二沒有接觸,大三開始接觸則相對陌生,存在更大的溝通成本。信息交接與對接無法做到100%對稱與一致,特別是在一些心理問題的處理、評獎評優的依據等方面,都會出現較大的分歧。
二、黨支部建設存在的問題
鑒于專業本身存在一些教學以及管理上的問題,在黨支部的管理和建設上,對比于其他傳統教學模式培養的學生,也就是四年均在同一校區同一學院管理培養下的學生來說,也存在如下工作難點:
1、由于物理距離原因,該專業的低年級和高年級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溝通較少,在發展黨員時,培養人與被培養人之間沒有能夠建立起更長期的聯系,對于被培養人的了解程度不夠。
2、由于發展黨員需要經歷團組織推優、確立入黨積極分子、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后一年發展黨員這個固定流程,所以低年級的黨員數量相對較少,無法很好的對于積極分子進行帶動,也缺少了對于入黨積極分子的入黨啟蒙教育和考察。
3、黨員未能在專業的相關問題以及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起到更加積極的帶頭作用,缺少服務群眾的意識,此方面應當尤其加強。
三、提升組織力的主要途徑
經過在實際工作中的探索,該專業具有非常強的專業特色,在支部建設過程中,應當依托專業特色,發揮高低年級之間傳幫帶的積極作用,并創新支部生活方式,優化培養和發展黨員的過程。
1、依托專業特色,進行支部共建
在兩個校區分別以專業為單位設置黨支部,兩個黨支部就是溝通兩個校區最好的平臺。黨支部應重視搭建兩個校區溝通的橋梁,通過黨支部的帶動,進行支部共建的活動,加強同一個專業高低年級之間的互動和學習。采用傳幫帶的形式,宣傳高年級的優秀事跡和先進典型。由于該專業在兩個校區生活和學習,傳幫帶的具體開展有一定的阻力,年級之間的管理相對分散,這就要求黨支部更好的發揮積極主動的作用,定期進行支部共建,并擴大到普通群眾中。
2、創新入黨啟蒙教育,規范入黨流程
在通過黨支部共建的方式建立起兩校區的溝通后,除了在專業方面的傳承之外,應當重點加強入黨啟蒙教育以及對于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的考察、教育和培訓的方法。采用“1+N+3N”的黨員發展培養模式,通過多種方式優化基層組織建設。1+N+3N,即1名黨員與1-3名發展對象以及3-9名入黨積極分子結成團隊,在學習專業知識和黨相關理論知識方面,以及組織生活開展、校園活動等方面,都可以進行入黨的啟蒙教育。黨員應當主動為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講解相關內容,同時也要起到督促和監督的作用,做到多教育、嚴考察、真培養。作為入黨介紹人,在發展黨員時向黨組織系統的反饋發展對象的真實情況,做到合格一個發展一個。
3、提升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增強基層支部組織力
高校學生管理以行政班為單位,黨員都是班級當中的優秀代表,無論是從學習生活還是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黨員都應該起到積極的模范帶頭作用。當學生處于兩校區生活的狀態之下,更要求黨員能夠積極主動的架起兩個校區溝通的橋梁,主動聯絡低年級的入黨積極分子,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參與組織活動的熱情。同時,在一些關鍵時刻,比如搬遷校區、宿舍矛盾、突發緊急緊急情況或意識形態問題等,都應該有黨員的身影。所以在日常對于黨員的教育當中,應該加強黨員服務群眾的意識,提升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進而加強基層支部的組織力和凝聚力
針對“2+2”聯合培養機制的學生,基于支部共建項目的開展,解決由于年級、區域不平衡所帶來的黨員發展以及學生管理的問題,要求黨員積極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切實做到服務人民群眾,并且將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落到實處,切實發揮培養人啟蒙教育、考察和培養的作用,使黨員發展的工作扎實穩步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