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明
摘要:我國經濟正處于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國際經濟形勢嚴峻,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之下,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資金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經營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企業外部形勢復雜而多變,內部風險意識不強,防范措施應對不當,致使企業資金管理中的問題層出不窮,財務風險逐漸增大,日益成為企業管理工作的巨大隱患。本文在分析企業資金管理的重要性基礎上,深入探討了當前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指出了加強企業資金管理的對策措施,以期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國內經濟正處于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國際經濟形勢嚴峻,企業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都要求企業經營更加謹慎,防范潛在風險。任何企業都需要資金的支持,資金是企業生產經營的“血液”,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命脈”,資金存量充足、結構合理、周轉順暢是企業安全、平穩、持久發展的根本保證。
資金管理對企業資金進行計劃、控制、監督、考核等項工作的簡稱,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遍布于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核心作用。近年來,企業外部形勢復雜而多變,內部風險意識不強,防范措施應對不當,致使企業資金管理中的問題層出不窮,財務風險逐漸增大,日益成為當前企業管理工作的巨大隱患,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對資金進行管理和控制。
加強和完善資金的管理和控制對企業來說越來越重要,一方面,通過做好資金管理工作,能夠確保每一筆資金流動狀況更加清晰明了,有利于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也可以帶動管理質量的提升;另一方面,通過加強資金的管控,有助于及時發現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時制定和采取合理、恰當的解決措施,從而保證企業的安全、平穩、持久發展,進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1 當前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資金管理觀念和意識不強
企業實務中,一方面,管理層往往缺乏資金流量與時間價值的觀念,不重視資金的流動性和時間成本,只是一味的看重眼前利益,過度關心產值和產量,又常常不考慮風險一次性投入大量資金,一旦后續資金無法落實,企業資金無法實現周轉,日常運營被迫中止;另一方面,企業過度看重資金風險,賬戶保留大量現金,使企業的資金存量遠大干其經營規模。大量資金閑置和效益極低,時間價值無從談起,不利于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同時也無法帶動管理質量。
1.2 資金缺乏有效的監控
企業往往缺乏完善的資金監管體系,監督及考核不科學、合理,資金流動所反映的生產經營信息無法形成關聯,信息鏈不暢通,信息支離破碎,無法實現對資金的有效監管,企業運營風險也無從監控。雖然有相應的監督部門和監督制度,但是由于事前和事中的監督缺失,事后監督不能及時、詳細地向企業反映資金流向,并且資金運動環節上往往有人為控制現象發生,出現問題則出現權責不明、相互推諉責任的情況。
1.3 融資渠道單一
企業資金來源主要依賴商業銀行貸款,銀行貸款占資金需求總量的50% - 80%,融資方式比較單一,無法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其他融資渠道又不暢通,企業也不具備相應條件。同時由于融資渠道的單一,加之現金的銀根緊縮,使得通過銀行貸款籌得資金難度越來越大,企業為了搶奪有限的銀行貸款,財務人員需要與銀行部門反復交涉,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提高了籌資成本,費用也越來越高。
1.4 資金使用決策盲目
在實際的企業決策過程中,管理者掌握的信息不對稱、不全面,極易導致企業戰略和資金使用決策出現偏差。有時在不進行充分市場調研的情況下,單純依靠有限的信息資源,熱衷市場熱點,隨波逐流,將企業優勢和劣勢拋于腦后,導致決策失敗。一些企業對資金管理認識不到位,在新常態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片面地追求產量和產值,依靠資金投入來迅速擴大經營業務,市場供需一旦發生變化,企業經營必將陷入停滯。
1.5 資金使用效率低
資金管理模式受制于企業的管理模式,企業管理粗放,增大了資金管理的難度,資金往往呈現分散嚴重、管理缺乏力度,反過來又制約了企業自身的發展。一方面,企業隨意開設賬戶,導致資金過于分散,無法集中管理,使用效率大幅降低;另一方面,資金被大量庫存占用,庫存又大量積壓,資金使用不當,資金流轉速率降低,反而增加了企業成本,加重了企業的負擔。
1.6 預算管理不到位
企業雖然建立和健全預算管理制度,卻由于管理和執行不力,無法發揮預算管理的作用,使預算管理形同虛設,破壞了預算的嚴肅性。由于預算制度無法落實,企業資金陷入無序管理的狀態,資金風險日益暴露,有時嚴重背離企業自身的需求,阻礙了企業資金的正常運轉。
2 加強企業資金管理的對策措施
2.1 樹立管理理念和風險意識
企業管理人員的理念和意識直接決定了企業資金管理的有效性和水平。首先,要牢固樹立資金時間觀念,將企業生產經營、財務運營風險與資金流動性、潛在的經營風險結合在一起,發揮資金的
最大價值。其次,提高企業管理人員專業素質和風險意識,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參加業務培訓,培養資金管理人員的判斷能力,及時發現潛在的財務風險,及早對風險作出識別并采取有效措施。
2.2 完善資金管理的全程監督
企業資金監督和管理要覆蓋資金管理的各個環節,首先要在內部貫徹“錢流到哪里,管理、監控就跟到哪里”的觀念,明確資金管理工作的全過程職責,一旦出現風險,及時發現,立刻解決。其次,建立資金管理監督評價體系,對資金各環節的事前審批、事中執行和事后評價等過程進行嚴格而有效的監控,明確各項工作的流程和標準,規范各種行為,預防潛在風險。
2.3 做好融資規劃和計劃,拓寬融資渠道,為企業“輸血”
(1)根據企業發展規劃,開展企業資金最大需求量、現有條件下企業資金最大供應量、企業資金供需缺口分析,整合外部融資資源,分析內部融資能力,制定企業5年融資規劃和3年實施計劃,明確融資責任分工,保證融資計劃執行,保持良好的融資結構,促進企業良性發展。
(2)根據企業的融資規劃,積極拓展融資渠道。按照資本結構的“優序理論”,企業融資的首選是企業的內部資金,再是進行外部融資。企業融資的內部融資主要是指企業留存的稅后利潤,另外可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等,在內部融資不足時,再進行外部融資。在外部融資方面,除了依賴傳統銀行資金支持,努力尋求企業間金融互助合作,有條件的選擇發行新的股票。
2.4 開展價值投資,讓錢生錢,為企業“造血”
(l)做好項目的投資管理。在項目選擇時,要明確企業的戰略規劃和市場定位,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圍繞企業自身主業及上下游行業,選擇能夠突出主業和拓寬生存空間的項目進行對接,注重短期效益的同時也要保證企業中長期目標的實現。同時以嚴格落實公司工程項目投資為總抓手,統籌抓好項目從前期論證到過程控制及效果評審的全過程監督和審計,確保項目投資預期效益實現。
(2)推動資本運作邁出實質性步伐。一是對當前股權投資市場的現狀進行分析,從是否具有投資可行性以及結合公司市場延展可能具有投資性機會等方面提出建議,經公司研究確定方向后制定可行性推進方案;二是梳理集團公司資產情況,結合公司新項目投建、融資需求等提出資本運作方案,拓寬企業發展空間;三是協調政府有關部門、銀行、擔保公司等,尋找因暫時資金短缺等可控原因無法繼續經營的公司,對其資產優良的部分資產、子公司等進行投資或重組。
2.5 加強營運資金管理,提高資金周轉效率,降低資金無效占用,防止“淤血”
(1)提高存貨周轉,實現采購、儲存、耗用或銷售等各環節控制,改進結算方式,加大承兌支付比例,延遲現金付款;積極推進庫存管理信息化建設步伐,實現庫存的動態管控,降低庫存和資金占用,最大限度節約挖潛。
(2)提高應收賬款周轉,從前期的賒銷決策、中期的應收往來賬維護和賬齡分析、到后期的賬款催收和呆賬處理等各環節人手,提高貨款回款率,減少周轉天數,降低承兌比例,減少資金占用。
(3)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做好周轉臨時閑置資金管理,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基礎上,盡可能通過理財措施降低資金成本。根據生產經營需要,公司資金余額必須留有余地,以備不時之需。雖然要多付出一點代價,但這是為保證資金鏈安全必須付出的成本。
2.6 做好日常資金管控,開展資金預算與平衡,防范資金鏈風險
(1)加強賬戶管理、印章管理、票據管理和支付管理等日常管理,通過崗位分離和把關審核,堵塞管理漏洞,實現預測、支付、記錄和稽核過程管控,保障資金安全。
(2)開展資金收入、支出預測,結合資金需求,完善資金計劃管理,探索適合企業實際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強化資金歸集管理,發揮資金聚合優勢,通過預算控制,實現資金平衡,防止資金斷鏈風險。 (3)完善預算獎懲機制,科學地將報酬和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有效的銜接,更好地激發個人參與預算的動力,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益。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有效地運營和管理資金,成為每個企業面臨的重大課題。為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態勢,從革新管理理念和樹立風險意識出發,通過強化企業資金監管力度、拓寬融資渠道、開展價值投資、加強營運資金管理、開展資金預算與平衡才能全面對企業資金進行有效的管理,保證企業安全、平穩、持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