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翠琴 劉紅紅


摘要:科技創新能力是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能力,為此本文在對企業科技創新一般能力構成的基礎上,結合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關鍵要素及評價原則的基礎上構建了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以期對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作出公正客觀的評價,并由此促進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
自201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等四部門共同制定和出臺《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以來,中小企業可以從從業人員、營業收入和資產總額等指標劃分為中型、小型和微型三種類型,其中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統稱為小微企業。其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普遍性但成長的困難性逐步成為政府扶持的重要對象和學術界研究的關注焦點。如2012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指出了小微企業在經濟增長、緩解就業、提升科技創新和社會穩定發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必須對其在財稅支持、融資扶持、結構調整、市場開拓、經營管理、集聚發展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展開有力支持。2018年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會同自治區發改委、財政廳、工信委、金融辦,以及廣西銀監局、證監局和保監局等機構聯合出臺了《關于深化廣西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有關政策措施的通知》
通過加大再貸款和再貼現投放力度等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并給予更大的財政支持力度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可見,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政府和社會各界都給予了較多的關注。而小微企業的成長和發展一方面是來自于政府的重視和扶持;另一方面在于自身發展的優勢,如規模小機制靈活、運行效率高成本低和創新性強等,使得小微企業逐步成長為可以為國民經濟帶來重要推動力的一部分。為此,本文著重對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原則、影響因素及其評價體系作一個簡要探討,以期對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有一個大致的把握,有利于提升廣西小微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從而加強和擴大小微企業在廣西地方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1 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原則
為了對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展開客觀公正的評價,必須構建一個科學的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而科學的指標體系是建立在合理的評價原則的基礎上。為此,本文提出的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指標體系是基于以下原則構建的。
1.1 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是指構建的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應當對廣西所有小微企業作一個宏觀考查,在把握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構成、主要內容和特征等關鍵要素的基礎上設置,才能從整體上對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展開客觀科學的評價。
1.2 可操作性原則
可操作性是指構建的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應當盡可能是可量化的評價指標,從而得到的評價結果也是量化的,這樣得到的評價指標數據的客觀而評價結果是可信的。因此,只有在對相關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等調研數據進行綜合考察的基礎上選取符合要求的評價指標才是可操作性的。
1.3 成長性原則
成長性是指應當動態的看待廣西小微企業的長遠發展,一般來說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往往會帶來企業規模的擴張和企業的茁壯成長。因此,在選擇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指標體系中應當適當選取能反映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的潛在指標,從而評價結果不能反映過去的科技創新能力,并能充分反映出未來小微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
1.4 靈活性原則
鑒于廣西小微企業表現出來的行業、地區、規模和科技創新能力等異質性,如果僅僅用一個標準的評價指標體系對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進行評價,評價出來的結果雖然具有可比性但卻不能真實反映出特定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水平。因此指標體系應兼顧不同行業小微企業的特點及其差異性,評價時各指標的重要性要有所考量。
1.5 經濟性原則
科技創新能力是一種綜合性能力,具體表現為小微企業在某一科學技術領域具備的發明創新水平,涉及到研發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知識結構、研發經驗、研發經歷、科研設備、經濟勢力和創新精神等多種要素,其中各要素都與科技創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顯著的積極關系。但是正因為小微企業自身存在的規模小、實力不雄厚和人才充足等內在缺陷使得小微企業往往不具備雄厚的經濟實力去提升科技創新各要素。因此,在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時應當盡量選取對科技創新能力產生影響的關鍵指標,盡可能為小微企業節約創新成本。
2 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構成極其關鍵要素
2.1 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影響因素
從投入產出角度來看,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一般由創新投入能力、創新管理能力、創新產出能力和創新環境能力等5個能力構成,創新投入和產出能力是企業輸入和輸出的創新資源,創新管理能力和研發制造能力是過程能力,創新外部環境是由政府和社會創造的外部因素。具體來說,創新投入能力是指為促進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企業所投入的財力、人力和物力等資源的能力,表明了企業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創新產出能力投入各項資源后產生的各項科技成果及其收益狀況.包括形成的各項知識產權并由此產生的經濟效益、規模擴張和知名度提升等,表明企業科技創新活動的主要成果;創新管理能力是指企業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而進行的組織結構調整、管理制度優化和研發團隊績效提升等各項活動,表明企業科技創新的流程優化活動;創新環境是指社會和政府等外部組織為企業科技創新活動提供的外部支撐,主要包括法律法規、交通設施、金融擔保和科技中介服務體系等,是企業科技創新活動的間接促進要素。
綜合來看,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構成的創新投入能力、創新管理能力、創新產出能力和創新外部環境能力等構成了一個從投入—過程——產出及其環境的閉合系統,如圖1所示,綜合全面的考查了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形成的所有過程,可以綜合全面的反映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
2.2 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關鍵要素
隨著“一帶一路”和“東盟博覽會”等政策的推動,近年來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但也存在因研發投入不足、科技人才流失和創新環境不佳等因素導致小微企業科技創新難以為繼而使得企業經營。因此,在構建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時應當充分關注以下要素。
(1)廣西小微企業融資情況。創新投入不足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的首要原因,有很多小微企業即使擁有相對充分的科技創新的人才、設備和項目等但是由于創新資金不足而阻礙了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近年來,廣西推出了很多緩解小微企業資金不足的政策,如2016年廣西推行了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小微企業專項發展資金和鼓勵金融機構加大貸款力度等舉措,2018年出臺《關于深化廣西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有關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文件,但政策的推出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顯現出顯著成效。因此,在政策效果還未明確時,再加上科技創新政策的政策輻射面也難以輻射到全體小微企業,因此,廣西小微企業資金不足的狀況還
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2)廣西小微企業科技人才狀況??萍既瞬艩顩r是決定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關鍵要素,但科技人才的獲得、維持和發展卻是小微企業面臨的重大問題。首先,科技人才難以獲得。廣西地處西部,本身經濟就不發達,再加上小微企業也難以給出豐厚的薪資待遇水平,科技人才到廣西小微企業就業的可能性極低。其次,科技人才難以維持。即使通過一定的方式吸引了科技人才就職,但由于小微企業發展的遲緩性讓科技人才不看好小微企業的發展前景而離職,產生商業機密泄露、增加崗位重置成本和人心不穩等問題,又對小微企業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最后,科技人才難以發展。小微企業具有規模小、資金不足和人員小等顯著特點,使得科技人才獲得培訓、晉升等發展空間狹小,科技人才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在對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進行評價時尤其要關注科技人才狀況。
(3)廣西小微企業創新環境不佳。普遍來說,較發達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方來說,廣西小微企業創新環境塑造的不是很理想,生產力促進中心、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科技創業中心等科技中介在內構成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不健全,難以為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科技創新服務,使得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活動受到阻礙。以柳州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為例,在2017年柳州市發布了第一批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涉及到研發及工業設計類(7家)、檢驗檢測類(10家)、電子商務類(6家)、信息服務類(6家)、培訓服務類(8家)、金融服務類(2家)、品牌策劃類(1家)和創業孵化類(3家)等共43家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從成立時間、數量和類型來看都較為滯后,對小微科技創新活動產生了不良影響。
3 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在基于系統性、可操作性、成長性、靈活性和經濟性等原則的基礎上,結合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一般性影響因素及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關鍵要素,本文構建了一個綜合的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具體來說,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由科技創新投入能力、科技創新管理能力、科技創新產出能力和科技創新環境能力構成:科技創新能力包括在特定評價期間內小微企業研發人員數(人)、研發資金量(萬元)和研發設備價值(萬元)等科技創新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等情況,考查了科技創新的關鍵投入要素;科技創新管理能力包括在特定評價時期內小微企業科技創新過程中科技項目數(項)、科技團隊數(個),科技管理制度出臺數(項)和協同項目數(項),考查了科技創新管理的活躍程度;科技創新產出能力包括在特定評價時期內小微企業新產品銷售額(萬元)和新增就業人數(人)等顯著產出和知識產權數(件)等潛在產出的情況,其中知識產權數主要指該企業獲得的專利申請數和有效發明專利數,考查了科技創新活動給企業帶來的直接成效和未來潛在成效;科技創新環境能力包括在特定評價時期內小微企業獲得政府資金扶持量(萬元)和研發費用減免額(萬元)等資金扶持及所在地市反映市場化變革的穩定的觀測框架的市場化指數,該指數全面客觀的考查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非國有經濟的發展、產品市場的發育程度、要素市場的發育程度和市場中介組織發育和法律制度環境,該數據可由各年《中國市場化指數》獲得。該指標體系符合本文提出的系統性、可操作性、成長性、靈活性和經濟性原則,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提煉了影響廣西小微科技創新能力的關鍵要素,符合系統性要求;各指標都是可獲取的,操作起來較為容易;包含了知識產權數(件)、研發人員數(人)等對小微企業未來科技創新能力相關的指標,符合成長性原則;構建了包含一般企業科技創新環節的指標體系,也有結合各地市的市場化指數,具有一定的靈活性;13個三級指標體系中有研發資金量(萬元)、研發設備價值(萬元)、新產品銷售額(萬元)、政府資金扶持量(萬元)和研發費用減免額(萬元)等5個經濟指標,滿足了經濟性原則。因此,利用此科技評價指標體系可以對廣西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做出公正、客觀和準確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