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金融業出現了傳統金融資金供給不足,市場需求難以滿足的現象,于是互聯網金融應運而生。作為互聯網技術與金融結合的產物,相對于傳統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不僅在技術上有了很大的改進,而且在金融行業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上都有很大的改變。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積極有效地推進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并及時防范在發展中將會面臨的各種風險,將是擺在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面前的重大課題。本文從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入手,突出闡明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以及在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同時將要面臨和需要防范的風險,這對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和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信息技術 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監管
一、互聯網金融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金融主要有六種模式:第三方支付、大數據金融、P2P網絡借貸、第三方金融服務平臺、眾籌和傳統金融業務的網絡化。由于互聯網金融涉及范圍廣,因此許多普通用戶對眾多金融產品了解不夠全面,相關專業知識匱乏,其抗風險能力較弱,于是采取有效監管措施,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勢在必行。對于互聯網金融存在的風險和疏漏,政府從未袖手旁觀。央行、公安部、工信部、國家網信辦等部門早在2015年7月就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鼓勵互聯網金融平臺、產品和服務創新,支持互聯網金融穩步發展,激發市場活力,加強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充分發揮行業自律機制在規范從業機構市場行為和保護行業合法權益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等指導意見。
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不僅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經濟發展速度,呈現出了如下發展趨勢:(一)與傳統金融模式相結合。二者由于目標相同,必將走上互相融合,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的道路。(二)更加注重客戶舒適度。互聯網金融產品好壞與否的投票權掌握在市場中的用戶手中,只有真正受客戶歡迎的金融產品才能夠給互聯網金融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才能使該企業走在經濟發展的前列。(三)法律監管將更加完善。隨著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的重視不斷加強,相關的法律文件更加完善,未來互聯網金融必將擁有更加全面的監管體系,互聯網金融也將呈現更加穩定和安全的局面。(四)金融社交化將成為移動金融的發展方向。由于微信支付、支付寶等支付結算軟件的普及,人們只要帶上移動終端,就能夠隨時隨地了解金融資訊,進行金融交易,因此金融社交化必將成為未來移動金融的發展方向。
三、互聯網金融在發展中存在的風險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下,互聯網金融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互聯網金融風險大體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法律監管的不完善。由于互聯網金融涵蓋范圍廣,因此其獨特性、不定性都在一定程度上與傳統金融存在沖突,相應地,傳統金融的法律法規在某些方面不再適用于互聯網金融模式。因此,許多企業游走在法律邊緣,進行類似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以達到集資目的等業務活動,不僅破壞了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和諧,而且妨礙了有關監管部門的監督和執法工作,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使整個金融市場處于動蕩之中。(二)模式創新契合難。我國的互聯網金融是依托互聯網等科學信息技術成長起來的,在大數據的今天,互聯網高速運轉,各種互聯網金融模式層出不窮,與此同時也就難以避免地出現了與市場環境、消費者需求不相符的現象,從而使相應地金融產品不能達到預期的收益,長此以往,必然導致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整體水平下滑,客戶滿意度下降,收益率降低等問題。(三)IT技術安全風險。互聯網金融系統的安全與穩定性在絕大程度上取決于IT技術,互聯網技術風險很可能導致本企業金融系統出現漏洞甚至整個互聯網金融系統出現系統性風險,進而導致整個體系的癱瘓。(四)人員操作的道德風險。目前,由于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規模參差不齊,于是仍有許多企業擁有線下團隊,隨之而來的便是人員操作的道德風險。
四、互聯網金融的風險防范
互聯網金融作為網絡技術與金融結合的產物,在給投資者帶來經濟收益的同時,如何利用好互聯網金融這把“雙刃劍”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首先,要提高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門檻,從源頭防范系統性風險。同時要求有關互聯網金融企業配備符合行業要求的金融人才和有關IT技術人才,配備符合條件的硬件設施,建立健全企業的風險管理機制。其次,加強行業自律監管,提高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職業水準。然而,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完善互聯網金融行業行為準則,加強對新型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約束與管理,嚴厲處罰違法違規現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同時,對相關執法人員嚴格要求,定期培訓,隨時檢查,避免一切貪污受賄,危害金融市場的行為,對知法犯法的監管人員,必須采取懲罰措施,保證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安全與穩定,創建綠色金融。此外,加強投資者的專業知識儲備,通過報紙、電視等媒介,使更多的投資者掌握基本的金融常識,更加深層次地了解金融市場的運行機制,免做盲目跟風的投資者,要注重培養投資者對金融市場的敏感度,增強對互聯網金融市場可能面臨的風險的了解,避免投資者在進行金融產品選擇時只看重收益而忽視風險。
在互聯網金融業日新月異變化的今天,對市場而言,互聯網金融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對互聯網金融而言,市場則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大家庭。互聯網金融作為新興金融模式,盡管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但其卻具有傳統金融不具有的活力和創造力,其發展潛力不可預估,市場前景不可限量。我國的互聯網金融起步與國際上許多發達國家相比較晚,目前也正處于成長的初級階段,但只要政府、金融企業和投資者為創建綠色金融,普惠金融而共同努力,最大可能地避免防范有關風險,規范有關行業行為,把握好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必能推動我國的互聯網金融行業蓬勃發展!
作者簡介:王祎琳(1993),女,回族,吉林長春。碩士研究生,單位:吉林財經大學,研究方向:互聯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