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培
高中生物教學不同于其他科目,它是以上課教學內容為主,加以實驗內容輔助教學,讓學生在掌握生物知識的同時通過觀察實驗過程收獲生物知識。但是,這種應試教育下的教學模式比較死板單一,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大腦沒有進行深刻的思考,并且也沒有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所以,這種教學方法不適合高中生物教學。盡管教育界一再倡導素質教育,但很多地方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還是會存在應試教育的觀念,有一部分教師并不重視學生的學習,只會按照課程標準上的要求進行知識的推進,并不在乎學生的掌握情況和吸收能力。學生也在這樣的上課過程中,沒有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更不用說增強學習生物的能力。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不高,課下又沒有鞏固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這就導致學生學習生物課程的效率遠遠不及其他科目。例如,在學習呼吸作用的時候,教師只會讓學生觀察套在植物上的塑料袋,而沒有更多地讓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究,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就難以調動起來,學生也因此沒有完全掌握到應該學習的知識。
一、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在進行生物知識講授的時候,老師應該根據需要,提出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并給學生足夠的機會,讓其自由發言,并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其次,學生本身是有一定差別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主動學習。學生往往會對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感興趣,老師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并給學生充分的鼓勵,根據實際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以提高學生在生活中挖掘知識并學習知識的能力,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
二、建立生物興趣小組,加強實驗教學
實驗是學生進行生物學習的關鍵性一步,生物的學習比較依賴實驗。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建立生物興趣小組,加強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增強自己獨立進行實驗的能力。學生需要在小組內積極地與同學進行交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學習情況。例如,在學習第一章《走進細胞》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實驗,觀察細胞,教師在一旁進行合理的指導。學生可以通過實驗明白生物知識究竟對于實驗有著怎樣的指導意義,并且明白怎樣將生物知識運用到生物實驗中。教師在實驗結束的時候,組織學生進行經驗交流,擴大生物實驗的成果性。加強生物的實驗操作,是進行高效生物學習的基礎。
三、明確學習目標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老師應該重視和學生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更好地明確學習目標,避免學生在學習上產生盲目性,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學生來說,應該認清自己的特點和條件,并根據老師的引導來制定實際的教學目標,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明確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進行教材閱讀的時候,能夠清楚地辨別內容,了解學習的重點,提高學習效率。
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時候,老師應該引導和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課本自讀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學習效率。學生應該在這一基礎上養成預習新內容的好習慣,提高獨立學習及研究教材的水平。學生應該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重視問題的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及時提出不懂的問題。此外,在課后,學生還應該做好復習工作,及時地鞏固所學知識。
五、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
學生的閱讀能力關系著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培養學生理解生物知識的能力。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不理解意思而導致自主學習受到阻礙,所以要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學習“組成細胞的分子”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自主地閱讀教材,找出關于細胞是如何構成的知識,并且在課堂上表達自己關于構成細胞的物質的認識,最后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總結。這樣的教學效果就能加強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并且增強學生探究生物知識的能力。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深入地把握生物知識的重點與難點。
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興趣
老師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實際教學中,要善于列舉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生會更容易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的時候,老師必須做到民主,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必須及時、認真、耐心地解答,對于學生存在的不同觀點,無論是正確還是錯誤,都應該對其進行鼓勵。此外,老師還可以將課堂討論融入課堂,讓學生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有明顯的提高,學生之間也能夠更好地進行交流和溝通,學習興趣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七、培養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自我反思意識
在生物學習中,因為有實驗的原因,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進行總結,增強自身的生物學習能力。并且學生也需要不斷地與教師進行交流,解決生物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爭取在每一節課堂上做到最好。學生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獨立地進行學習的探究,并且養成檢查自身學習成果的習慣,讓反思意識成為自己的習慣。自我反思意識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影響著學生的自主學習質量。所以,學生需要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完善自身,養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習慣,為生物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也需要對學生進行檢查,督促學生反思意識的形成。學生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在生物學習方面的不足,并且積極地與教師交流,進行合理的改善,爭取在生物的學習中做到最好。總而言之,要不斷地完善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教師也需要不斷地督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提升學習生物的能力。
八、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主動學習
老師在進行生物課堂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學習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教學內容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教學情境還能夠幫助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幫助老師和學生更好地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學生往往會對周圍的世界比較好奇,因此,老師應該重視情境創設,在創設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織織學生觀看科學家的故事,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生物學習興趣。此外,老師必須真正意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縮短學生與生物知識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識,從而提高其科學探究能力和認知能力。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時候,老師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重視對學生的引導,讓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驗探究和課堂教學中去,讓學生更好地思考問題,并提高其動手實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以及團隊協作能力有明顯提高。在教學中,興趣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只要學生對其產生了興趣,那么主動學習的意識便會提高,從而更好地實踐、探索和發現,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時候,老師必須真正意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并通過各種方法,將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出來,幫助其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生物學探究,只有這樣,生物教學效率才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