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現民
摘 要:進入新時代,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確保我們黨的長期執政。如何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克服“虛化、弱化、邊緣化”問題,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課題。本文著重提出了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意見、建議。
關鍵詞:新時代;基層黨組織建設;著力點
十九大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實現偉大夢想,就必須加強黨的建設,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一、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傳統和現實意義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
(一)重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基本原則。馬克思、恩格斯在1847年6月,把正義者同盟改造成共產主義者同盟時,就指出黨的支部在黨的整個組織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地位。[1]列寧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提出了基層組織是黨的“基本細胞”的思想,強化了對共產黨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性認識。
(二)重視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早在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就是以各地共產主義早期組織為基礎的。黨成立后,把建立黨的地方和基層組織確立為黨建基本原則。二大更是對黨的基層組織作出了具體規定。四大通過的《對于組織問題之議決案》以及之后發發布的一系列的文獻,提出了一些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新的觀點,使我們黨對基層組織建設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作出了“三灣改編”的重大決定,將黨組織(支部)建立在連上,確立了“黨指揮槍”的原則,奠定了新型人民軍隊的基礎,也奠定了基層黨支部在基層發揮領導核心作用、聯系群眾和黨員的橋梁與紐帶作用的基礎。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基層黨組織圍繞抗戰全面開展各項工作,承擔著政治引導、宣傳教育、解釋黨的政策、組織民兵對敵戰斗等功能。解放戰爭期間,我們黨依靠遍龐大的基層組織網絡發動群眾,完勝三大戰役,徹底打垮了國民黨反動派。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黨的建設雖然走了一些彎路,但是,我們黨及時撥正了航向。改革開放時期,基層黨組織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團結帶領群眾創新創業,艱苦奮斗,特別是進入了新時代,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建設,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使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飛躍,現在正走在強起來的道路上。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我們黨能夠長期穩固地執掌政權、完成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執政使命,是同不斷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各條戰線的基層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密不可分的。”[2]
(三)重視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是應對當前復雜環境必然要求。
從國際環境的變化看,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碰撞更加頻繁,尤其是蘇聯解體后,西方敵對勢力把我國發展壯大視為威脅,持續在所謂的“自由”、“民主”、“人權”等一系列問題上向中國施壓,抹黑中國形象,扶持“疆獨”、“藏獨”、“港獨”、“臺獨”分子以及其他敵對勢力,侵蝕和破壞我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3]
從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看,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基層組織建設也不斷加強,但是受到市場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以及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受到沖擊,重利益等價交換原則也逐步滲透到基層黨組織建設中,貪污腐敗現象時有發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屢禁不止,基層組織建設遇到很大挑戰。
從基層黨組織的自身狀況看,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現象在一定范圍內和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4]在政治功能上,有些基層黨組織在政治和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沒能得到彰顯,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足;在組織生活質量與效果上,有些基層組織生活重形式輕效果,不能結合實際,政治性、嚴肅性不強;在中心地位上,一些基層黨組織沒有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黨建工作沒有給予高度重視,影響著基層組織的創造力、戰斗力,凝聚力,削弱了黨的長期執政基礎。
二、新時代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新定位、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于治黨理政的新方位新實踐,對新時代基層黨組織作出新定位新要求,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突出強調“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強調基層黨組織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強化黨的領導與基層治理功能,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戰斗堡壘[5],旗幟鮮明指明了新時代黨的基層組織應該擔負的職責、完成的任務、發揮的作用、達到的建設目標,為新時代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了遵循。
三、新時代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著力點
新時代,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必須按照新定位、新要求,統籌協調推進各個領域基層黨建工作,既要做到統籌兼顧,又要做到重點突破,找準著力點。
一要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要教育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旗幟鮮明講政治,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強化黨的理論教育,切實用黨的理論武裝全體黨員,尤其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干部,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嚴肅黨的組織生活,把“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活動抓實抓牢、抓出效果。要狠抓落實,發揚“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和“釘釘子”精神,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的方針政策決策部署,把上級黨組織決議決定不折不扣的落到實處。
二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堅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是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導核心。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首先就要選好配強黨組織書記,選對“領頭雁”、“當家人”。其次要加強班子的團結。要緊緊圍繞黨組織書記這個“臺柱子”,打造一支團結向上的基層黨組織團隊,形成群策群力、團結奮斗、主動擔當、充分發揮作用的戰斗堡壘。
三要壯大黨員隊伍。黨員是基層組織的細胞,只有不斷壯大黨員隊伍,才能保持基層黨組織的新鮮活力。要堅持政治標準,把社會各階層具有影響力、示范性的先進分子吸納到黨的隊伍中來,不斷壯大黨的力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戰斗力。
四要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作為管理學范疇的“組織力”,意指組織內諸要素協調統一成為整體合力。引用于基層黨組織建設,其涵義主要指服務群眾、組織群眾的能力。[6]我們要秉承黨的群眾路線,始終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甘做群眾的服務員、勤務兵,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的組織網絡、組織優勢,加強對基層各類組織的有效領導,做好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工作,把廣大人民群眾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教育引導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實現群眾對黨組織的“一呼百應”。[7]
五要扎實抓好制度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提出了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原則,把制度建設貫穿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中,大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8這就要狠抓主體責任和責任主體,強化和創新制度建設,念好“緊箍咒”,扎好“制度籠”,設好“高壓線”,打造一個公平、公正、誠信的老百姓信得過的基層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