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萍
摘 要: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分為專門的晨間活動、戶外體育活動、生活活動、集體教學活動、游戲與區域活動、離園等活動。這些活動在幼兒的發展中都具有特殊的價值,也是幼兒園課程實施中不可缺少的環節。這些活動需要過渡環節作為紐帶,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因此,我們需要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優化與組織好過渡環節,一日活動中的各項活動才能更好地銜接、轉換,幼兒才能愉快地度過一天。
關鍵詞:幼兒;一日活動;過渡環節;方法
過渡環節蘊藏著豐富的教育契機,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教師要合理調整,適當拓展,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以及消極等待環節,豐富過渡環節的內容,為幼兒創設一片自由的天空,讓他們參與到自主自理的活動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合理調整,嚴格把控過渡環節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過渡環節,避免消極等待和時間的隱性浪費。但現階段很多幼兒園都沒有做到這一點,將幼兒的一日活動分成了許多片段,這種情況下,就多了很多不必要的過渡環節,造成了時間的浪費。對此,教師必須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從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幼兒一日活動的角度出發,合理刪減不必要的過渡環節,嚴格控制過渡環節,以給幼兒更大的自由空間。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調整作息時間,合并或者融合成一些小塊活動,使之成為一個連續的整體,以避免由于活動頻繁轉換帶來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如幼兒入園之后的活動一般是晨間嘉年華、集體活動、吃水果,這三個活動的時間間隔不長,卻用了兩個過渡環節來銜接,造成了時間的浪費。對此,我們園經過教研,刪減了一個過渡環節,將早操后到區域活動之前安排了一個過渡環節,將吃水果時間放入區域之中,給予幼兒自主權,不再統一吃水果,而在區域之前的過渡環節幼兒自主安排如廁、洗手、喝水等事項,同時提醒幼兒先洗手,從而減少幼兒等待的時間,增加幼兒的自由空間。這種做法,打破了原有的一次完成一件事情的嚴格的時間表,不僅增加了彈性的時間,有利于教師靈活組織教學,也讓幼兒擁有了自主安排和分配時間的權利,有利于幼兒自主調節節奏。
二、巧用音樂,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過渡環節
音樂是人的第二語言,它可以讓所有的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讓音樂來為幼兒做輔助,可以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幼兒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而合理地安排提示音樂能引導幼兒有序、自主地進行活動和過渡到下一個環節。
音樂的風格多樣,不同風格的音樂適用于一日生活中的不同環節。在日常活動中,教師經常用音樂引導幼兒進入下一個環節,不僅讓班級的常規活動更加有序,而且還能體現幼兒的自主性。在一日活動中,教師利用音樂,優化幼兒的過渡環節。在過渡環節中,融合音樂的多種玩法,可以讓過渡環節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節奏樂,讓幼兒根據音節的高低在身體的不同部位拍節奏。教師可以在彈奏時,改變節奏的快慢,增加幼兒樂趣,減少幼兒的等待時間,讓幼兒在玩中過渡到下一環節。
三、適當拓展,豐富過渡環節內容
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教師往往把如廁、喝水等作為過渡環節,這難免有些單薄,對前后活動的銜接容易產生不利影響,降低幼兒的活動興趣。對此,教師有必要拓展活動形式,更新活動內容,將游戲、讀書等融入到過渡環節中,豐富過渡環節的內容。一方面可以將游戲融入過渡環節。因為游戲的隨機性強,正適合在這種低結構、低密度、寬松、自主的短時間過渡環節中有效地開展。小朋友天性活動好動,大家都喜歡做游戲,教師可根據主題活動的開展,自制一些小玩具,組織幼兒在過渡時間游戲,也可以讓幼兒自發組織,玩些有趣的民間小游戲,如木頭人、丟手絹等。通過這些小游戲,幼兒互動多了,學會了分享、謙讓、協商,有利于促進幼兒合作能力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將讀書融入到過渡環節。幼兒的語言發展的能力單單靠教師組織一些語言教學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關鍵在于日常生活的培養。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幼兒其實都很愛表達,但因為詞匯量的積累有限,他們的表達往往比較簡單,用詞比較貧乏。針對這個現象,教師可以抓住時機,利用過渡環節,引導幼兒讀書、從中發現和學習一些有趣的詞語、句子等,從而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四、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讓過渡環節張弛有度
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要合理安排過渡環節中的時間,要區分出必要的和不必要的過渡環節,篩選出可以與教學活動有效相融合的過渡環節,減少和消除不必要的消極等待現象。在幼兒一日活動作息時間表的設計上,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各個環節的內容,有序銜接過渡環節,有效控制各個環節以及過渡環節的時間,增加過渡環節的彈性,給予幼兒自由的空間。
教師可以根據過渡時間的長短,分為短時間過渡和長時間段過渡。比如進入集體活動之前的準備、戶外活動之前的排隊,晨間談話之前的過渡等都是短時間段的過渡,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開展手指游戲、聽故事等活動。而在區域活動后就餐前、下午點心后上課前等這些時間就為長時間段過渡,這個時間段我們開展不同的過渡活動,比如在就餐前的過渡,可以開展以幼兒為主的活動,如幼兒個人才藝展示,小小歌唱家或者小小故事家等。而在就餐后或吃完點心后,可以開展分散形式的活動,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供幼兒自主操作。通過這樣多種的活動形式,有利于提高幼兒在過渡環節的活動效率。
五、提供自主自理的活動機會,讓過渡環節成為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平臺
過渡環節是幼兒自主自理習慣的培養平臺。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為幼兒創造自主活動的機會,讓他們自由活動。一方面,教師要為幼兒創造自主活動。比如在午餐之前的過渡,在這十幾分鐘就可以讓幼兒展示自己的才藝。另一方面,教師也要為幼兒提供自理的機會。比如在區域活動后的過渡,教師要引導幼兒自己將區域里面的材料分類并整理好,放回原來的地方,時間久了,幼兒就能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但值得提醒的是,教師在這一過程要當好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要把握好幼兒自主的“度”,及時為幼兒提供幫助,同時還要抓住教育契機,營造溫馨、輕松的交流氛圍,讓過渡環節成為師幼互動的橋梁。
總之,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教育,看似不重要的過渡環節,卻蘊含這豐富的教育契機。它可以使幼兒園的教育亮點瞬現,精彩紛呈。而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過渡環節是一個現實而重要的問題,還需要我們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為指導,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新的富有成效的優化策略,讓過渡環節成為自由、自主、自律的空間。
參考文獻
[1]莫曉燕.讓“驛站”也精彩——幼兒園一日活動過渡環節的組織管理[J].新課程.教研版.2013
[2]李潔莉,王情.多舉措實現幼兒園一日活動各環節的有效過渡[J].江西教育.2016
[3]孟中芳.有效利用一日生活中的過渡環節[C]2012年幼兒教師專業與發展論壇文集.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13
[4]陳梅.巧妙“串珠成鏈”——趣味性銜接讓幼兒一日生活更精彩[J].家教世界.現代教育.2016